育路高考网,提供查院校、选专业、填志愿,高考择校路线规划服务
微信小程序
高校招生小程序

快速择校

微信公众号
高校招生公众号

政策解读

010-51291557

客服热线 : 8:00-20:00

2009年中国教育十大关键词(组图)

2009-12-30 14:31:17 来源:网络
如何教育孩子,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
如何教育孩子,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

  翻阅即将过去的2009年日历,教育均衡化发展、中学校长实名推荐上大学、长江大学长江大学十五位大学生舍身救人、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每一件教育大事的背后,都汇聚着社会关注的目光——有兴奋,有焦灼;有期盼,有遗憾;有思索,有鞭策。

  教育、校园、教师、学生、考试、就业,之所以每每都会成为公众的热点、社会的难点和政府的重点,一句话: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肩负培养创新型人才和社会财富创造者的学校,目光的投向,必定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兴旺。

  今天,让我们一起回眸2009年,更憧憬明年的中国教育之路阳光灿烂——

  争论自主招生的公平性

  校长实名推荐

高考始终牵动着家长敏感的神经图
高考始终牵动着家长敏感的神经图

  【回放】 2010年的高考改革,最引人关注的莫过于今年10月北京大学宣布的自主招生“校长实名直荐制”。根据北大公布的方案,2010年自主招生“校长实名直荐制”实施的范围是北京、天津、重庆等13个省(区、市)综合素质优秀或学科特长突出的高中毕业生。上述省区市的39所中学的校长被北大确认为具有推荐资格。北大明确,“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并不意味着获得推荐的学生就能直接上北大,推荐的程序是:如果被推荐的学生通过相关审核,将免于参加北大自主招生笔试,直接进入自主招生面试。 

  北大自主招生实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的做法一石激起千层浪,网络上更引起激烈争议,有人叫好,认为其是高校招生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能够让一些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有机会敲开北大的校门;有人担忧,认为中学校长说了算,怀疑推荐环节的公平性;还有一些在名单之外的省份愤愤不平:北大为何剥夺他们辖内中学的直推权?实际上,所谓的“校长推荐制”算不得新鲜事。在上海,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早在几年前就引入类似的做法,同济大学今年也出台了“校长直推制”。而且,所谓的“校长推荐”、“校长直推”都不是校长一个人说了算,最后是否录取话语权还是高校手中。 

  【解读】 北大的这项改革,算不得大刀阔斧,也不见得有太多的新意,人家在字面上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校长实名直荐”归根到底不过是一个“荐”字,没有决定权。既然如此,缘何吵得个沸沸扬扬?关键问题还是出在我们的诚信体系建设上。不是都说应试教育、传统高考是扼杀人才吗?可是,离开了硬碰硬的分数线,又有什么办法能保证招生的公平呢?毕竟,自主招生也好、校长直推也罢,其间夹带了个人主观因素,在写条子、走后门之风不减的现实社会,自然引起了大众的不安情绪。这也是高考改革的难点所在。眼下,每所名校在自主招生时均信誓旦旦,将确保三公原则,然而,就是这些名校,时时暴出抄袭事件、造假事件,又如何让人放心呢? 

  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大局出发,北大的此次改革,不是步子太大,而是很小的一步。当务之急是为这些改革措施加一道保险。除了学校自己制定的“防火墙”之外,应该考虑让社会机构参与监督高校的自主招生,如此一来,我们的高考改革,步子可以迈得更大一点,争吵之声则会小许多。   本报记者 张炯强

  减负依然任重道远

  “绿色升学”

  【回放】 2009年春季开学日,申城静安、徐汇、卢湾、闸北4个区的教育局局长向市教委立下“减负军令状”,并向全社会承诺:升学绝不该是题海大战,更不能以牺牲孩子的健康心理和体质为代价。4个区从该学期开始要打造“绿色升学率”,全面改革,改变以往“唯分数论”的考评体系。2009年秋季开学日,长宁、杨浦、黄浦、金山等4个区的教育局局长又下“减负军令状”,向全社会郑重承诺:开设个性化的课程和活动,让每位学生喜欢学校,办好每一所门口的学校。之后,全市性的中小学生“减负”工作如火如荼起来。 

  【解读】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多年来都是个“顽疾”。虽然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三令五申推出改革举措,但这些措施许多都是“昙花一现”,时间一长仍屈服于“升学”目标。但是,上海8个区的“减负军令状”却已迈出第一步:无论是长宁区的“快乐星期三”无作业日,还是静安区的丰富学生学习经历的“N项体验计划”,都从各个层面渐渐改变教学和评价体系,并已有一定的成效。 

  市教委主任薛明扬曾说过,学生负担过重的根源是学生学习内容过多、作业量过大、学习任务过重,但这只是学生负担过重的表象,但如果学生能从学习中体会惬意和幸福,量就和负担没有必然联系。近日,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教所进行的第八次“减负”调查显示,增加课时、作业量过多和统测是造成学生过重负担的重要因素。对此,专家认为,无意义、低效能的作业与测试加重学生负担,折损身体健康,必须引起重视。不合理的“学业负担”其实也分两大类,一类是学校教育自身存在的问题,另一类则有社会根源:人口众多而致的教育资源缺乏;“望子成龙”等传统文化的加载等。这些社会因素正在逐步拖慢“减负”工程的进度。在整个社会大背景下,“减负”仍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本报记者 马丹   

  名校开办分校还不够

  教育均衡化

  【回放】 2099年秋季开学,闵行区浦江镇迎来了第一所市级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向明中学浦江校区经过改扩建,以崭新面貌迎来首批高一新生。和以往名校托管薄弱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输出形式不同,向明中学浦江校区是100%的向明“血统”,师资队伍全部来自向明中学。学校特意配备了校车,每天往返卢湾和闵行之间,方便教师往返两个校区授课。浦江校区160个学生中,60%来自闵行,40%来自本市其他区县。 

  【解读】 教育均衡化,是上海基础教育当前阶段的发展关键词,也是政策出新、做实的落脚点。 

  日前在一次电台节目中,副市长沈晓明向市民承诺,上海在2012年的时候将建成30万套的经济适用房,政府将在建造经济适用房造的时候同步造学校,硬件能够处于上海基础教育学校当中较好的水平。上海中学、交大附中、向明中学等一批中心城区名校,都位列其中。分校也绝不仅仅是“沽名钓誉”,从师资配备、校园文化、特色课程设置等方面,分校都将和原有校区事先充分的资源共享。 

  除此之外,教师柔性流动、组建区域内教育集团等举措,也体现了政府为教育“均衡化”做出的探索和努力。同时,也不可否认,均衡终究是一个理想状态。硬件上做到相同水准不难,但由于生源、学校历史乃至教师特长的区别,千校一面是不能,也是不必要的。均衡,不是指每个孩子都要接受完全相同的教育,而是指要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到适合他的教育。试想,如果每个学校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能办出自己特色;高一级学校在招生时,除了看分数,也多考虑一些学生个性特长,或许这时,教育工作者和接受者,心态才能更平和。

  (责任编辑:卢雁明)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特别说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断调整与变化,育路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及家长参考,敬请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高考专业报名咨询
  • 意向专业:
  • 学生姓名:
  • 联系电话:
  • 出生日期:
  • 您的问题:
  • 《隐私保障》

高考低分择校动态

免费咨询

在线咨询
录取几率测评
扫码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电话咨询
联系电话
010-5129155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