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09年高考200人获加分 官方回应仅77名(2)
11日,处于风暴中心的巴蜀中学一片宁静。
记者找到学校办公室,一位女工作人员在电话请示了一位领导后告诉记者,学校按市教委的要求不接受采访。
在重庆市教委新闻中心,一位姓陈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正在调查此事,结果还没出来,无法提供相关信息。
11日,重庆市招考办在其官方网站正面回应“招生门”事件。该公告称,群众反映(包括网络帖子)今年巴蜀中学高考考生中具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加分资格(即可加20分——记者注)有200余人,且全部集中在该校3个实验班中,经初步查证不符合事实。该校符合该加分资格的只有77人,群众反映的3个实验班只有14人符合该加分资格。
该公告还公布了其他几所学校符合同等资格的学生人数,其中最多的是重庆一中,50人,7所直属中学符合同等资格的一共有238人。
公告称,这些考生的民族成分是否存在弄虚作假的问题,相关部门正在联合调查中。调查结果将在高考成绩公布之前公开,如果有弄虚作假的情况,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处理,绝不姑息迁就。
同时,该网还对7所直属中学238名少数民族聚居地考生重新集中公示,希望知情者举报。
[调查]
更改民族身份以便加分一直都有
巴蜀中学地处渝中区的闹市。
巴蜀中学在重庆是实力超群的一所学校,尤其是该校每年考取清华北大的人数多,该校为此特意设立了“清华北大班”。
除了少数民族学生加分,重庆还有三峡库区考生、享受照顾区县考生、农村独生女、奥林匹克竞赛等十多个加分项目。
为了争取考试之外的加分,很多学校采取了很多“迂回”措施,比如全国多个地方出现的假体育特长生现象。重庆市对体育加分政策也已经进行了调整,部分加分项目被取消。取消的加分类别还包括重庆市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足球加分从每队申报15名减少为11名;排球、乒乓球加分均从名次前8名减少为前6名。
(责任编辑:卢雁明)
特别说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断调整与变化,育路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及家长参考,敬请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