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高考网,提供查院校、选专业、填志愿,高考择校路线规划服务
微信小程序
高校招生小程序

快速择校

微信公众号
高校招生公众号

政策解读

010-51291557

客服热线 : 8:00-20:00

高考生走出消极暗示怪圈 积极暗示缓解压力

2009-05-26 11:33:55 来源: 腾讯高考

知识储备、考试心态和应试技能共同构成影响考试的三大因素。就大多数考生而言,进入冲刺阶段,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和多多少少的考试焦虑,在所难免。而心理压力的超负荷和焦虑氛围的干扰如果得不到有效调节,必定会影响考试的发挥。想要轻装上阵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考生要调整好心态,做足心理备战的功夫。

随着考期的逐步临近,考生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有几大症状较为明显,已经影响到考生的迎考心态。

症状第一种:“我不行”

表现:自卑,觉得自己处处不如别人;自负,觉得自己什么都会,只不过经常出些低级错误。

分析:自卑,自负,都跟信心有关,一个是自信心缺乏,而另一个则是自信心过大。对此,考生要采取正确看待自己的方法,妄自菲薄和不自量力都是不可取的。

建议:对于自卑的学生,应该认识到:高考只是对学生一般能力的考查,所以只要用心去做,合理地利用最后这段时间,都会有进步。自卑,往往是因为过于注重跟别人攀比造成的,只要心平气和地接受现实,努力向上,那就值得肯定。

对于自负的同学,要时刻提醒:看清自己,高考容不得一点疏忽,一分之差可能结果完全不同,所以踏下心来,把临考前该做的事情做漂亮才是最要紧的。

症状第二种:“管它呢”

表现:“高考?爱咋着咋着吧”。

分析:经过一年的复习,心理的疲惫使部分考生对复习和高考都产生厌倦情绪,做什么都打不起精神,抱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甚至对高考产生排斥心理。容易出现这种症状的考生往往性格内向,不爱说话,精神长时间集中在高考上,从而在心理上产生惰性。

建议:存在这种情况,“倾诉”不失为一个走出倦怠的好法子。找朋友、同学或老师等信任的人聊聊天,可以说说自己的感觉,也可以谈一些平时自己喜欢的话题,通过倾诉来转移情绪。

症状第三种:“太敏感”

表现:过分关注考试排名,对自己的名次升降敏感过度,喜欢竞争,感觉有种向上的动力,但是有的时候感觉很吃力。

分析:有研究表明,多数人在竞争过程中学习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大大增加,结果比竞争意识差的人情况要好得多;然而,过于频繁的竞赛,会使学生产生怯场、紧张的心理状态,不仅失去激励作用,反而有损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考生应该明白,竞争可以激发你的潜质,但太看重竞争,过分关注结果只会适得其反。特别是对学习成绩比较差的考生,太强烈的竞争意识,容易丧失学习兴趣和信心。

建议:考生应该在适当的竞争基础上,看到自己一点一滴的进步。另外,适当地放松紧张心态还可以不时地鼓励自己,从而忽视外界的一些干扰,相信自己,不灰心,不放弃,建立独立稳定的心理环境。

症状第四种:“爱抱怨”

表现:“我们的数学老师太差劲了,要不是他,我的数学也不会考这么点分!”“要是生在北京,我这个成绩肯定能上清华,可现在,连能不能上重点大学都不一定!”……高考临近,不少考生心情焦躁,抱怨个不停。

分析:紧张的备考氛围、激烈的竞争环境,对于考生来说,这是一次心理攻坚战。时刻紧绷的大脑、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使考生无力喘息,而抱怨、牢骚也就适时地产生了。

建议:高考要求的是公平公正,但是,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因此,与其让抱怨浪费宝贵的复习时间,影响本来不错的心情,还不如多看几页书,多做几道题。高考迫在眉睫,抱怨有害无益!

  (责任编辑:卢雁明)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特别说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断调整与变化,育路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及家长参考,敬请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高考专业报名咨询
  • 意向专业:
  • 学生姓名:
  • 联系电话:
  • 出生日期:
  • 您的问题:
  • 《隐私保障》

高考低分择校动态

免费咨询

在线咨询
录取几率测评
扫码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电话咨询
联系电话
010-5129155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