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读
快速择校
浙江工业大学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简章预计于2025年8月至9月正式发布,为2026级考生提供权威报考指南。该简章将明确报名时间、考试科目、录取标准及学费政策等核心信息,同时首次公布新增专业目录,响应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趋势。以下从新增专业预测、招生政策要点及备考策略三方面展开分析。
根据近年学科布局与产业需求变化,2026年浙江工业大学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简章可能新增以下专业方向:
聚焦机器学习、大数据分析等前沿领域,填补数字经济产业人才缺口。课程设置涵盖Python编程、深度学习框架应用及商业智能实战,适配金融科技、智能制造等行业转型需求。
响应国家双碳战略,新增碳资产管理、清洁能源技术等课程模块。培养方向包括企业ESG合规管理、绿色供应链设计,服务新能源企业与环保机构。
结合后疫情时代健康产业升级,开设医疗大数据分析、智慧医院运营等课程。毕业生可胜任医药企业战略规划、公立医院管理岗位。
2026级招生将延续“考试+综合评估”双轨机制,核心政策要点如下:
预计2025年10月8日至25日开通网报系统,9月下旬提供预报名通道。考生需同步完成学历认证与工作证明提交。
专业类别 | 初试科目 | 复试权重 |
---|---|---|
管理类(MBA) | 英语二+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 40% |
工程类 | 政治+英语一+数学+专业课 | 50% |
新增交叉学科 | 专业基础+行业案例分析 | 60% |
工商管理硕士(MBA)全程学费区间为12-15万元,工程类专业维持在8-10万元,新增专业预计定价9-12万元,分学年缴纳。
考生需重点把握三类核心资源:
浙江工业大学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简章发布后,应优先比对专业课程设置与职业规划契合度。例如新增人工智能专业要求具备编程基础,跨考生需提前补充Python实战能力。
建立“3阶段”复习框架:
1. 基础巩固期(2025年9-11月):完成考纲知识点全覆盖
2. 真题攻坚期(2025年12月):近5年真题模考率达90%
3. 面试准备期(2026年2-3月):行业案例库分析与模拟答辩
关注浙江省在职研究生补贴政策,部分企业提供60%学费报销。杭州钱塘区对数字经济领域毕业生发放3万元人才安居补贴。
及时查阅浙江工业大学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简章,可精准定位适配专业并优化备考路径。若需获取个性化报考方案或新增专业课程详情,建议通过在线客服提交学历背景与职业目标,专业导师将提供院校匹配度测评及备考规划。
专业 | 学费 | 学制 | 上课方式 |
会计硕士(MPAcc)在职研究生 | 80000.00元 | 3年 | 周末班,集中班 |
药学在职研究生 | 25000.00元 | 3年 | 周末班,集中班 |
工商管理在职研究生 | 128000.00元 | 3年 | 周末班,集中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