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教育网,权威招生服务平台
微信公众号
在职研究生微信公众号

政策解读

微信小程序
在职研究生微信小程序

快速择校

中国政法大学在职研究生有哪些报名方式?

来源:育路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时间:2021-05-26 09:44:08

   中国政法大学位于我国首都北京,是很多人都想要就读的学校,因为该校名气大,近年来,为了满足职场人士的进修需求,也开设了在职研究生课程班,许多想要报名中国政法大学在职研究生的人员,不清楚报名方式。下面就为大家讲解:中国政法大学在职研究生有哪些报名方式?

中国政法大学在职研究生有哪些报名方式.jpg

  现在,中国政法大学在职研究生有同等学力申硕、非全日制两种方式,二者在报名的流程、环节等方面,是有很大区别的。详情如下:

  一、同等学力申硕

  学员选择这种方法进入中国政法大学在职研究生课程学习,是没有入学考试的,只要符合大专及以上学历的要求,就能够联系在线老师,经过该校审核,就可以直接进入学校学习,是一种免试入学的方式,但是课程学习结束后,想得到硕士学位证书的人员,需有本科学士学位3年,才可以报名申硕考试,3月份报名,5月下旬进行考试。

  这种方式的学员,毕业后可以拿到中国政法大学颁布的结业证和学位证两个证书,尽管没有毕业证书,但它的考试难度小,仍然得到了许多学员青睐。

  二、非全日制

  学员选择这种方式,就要先参加入学考试,考试分为全国联考和学校复试,其中全国联考有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环节,一般是在10月报名,12月考试。但是此方式是采用择优录取的原则,只要成绩排名靠前,才有机会被选取,难度是比较大的,学员要提早进行复习和备考。

  关于中国政法大学在职研究生有哪些报名方式的疑问,大家已经有所了解了。想了解其他在职研究生问题,可以继续浏览本站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中国政法大学在职研究生在线报名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

用户评论
500字以内
发送
    相关文章推荐

    26

    2025.09

    中国政法大学社会法学同等学力申硕招生信息汇总

    中国政法大学社会法学同等学力申硕招生信息汇总:项目课程分公共学位课(英语、习近平法治思想)、专业基础课(社会法基础理论、劳动法学等)、特色选修课(社会保障法案例分析等)三层级,采用“案例研讨+专家讲座”模式,报考实行“先学后考”模式:研修班报名需大专及以上学历;学制2年,采用“网络班+直播互动”授课...

    24

    2025.09

    中国政法大学同等学力申硕报考流程,线上报名即可

    中国政法大学同等学力申硕报考流程,先自查资格并备好材料,线上报名免试入学。入学后线上线下结合修学分,修满符合条件者3月在研招网报统考,5月考试。统考通过后线上选题、匹配导师写论文,线下答辩。答辩通过线上申学位,可邮寄领证书。...

    19

    2025.09

    中国政法大学同等学力申硕专业目录,专业报考条件一览

    中国政法大学同等学力申硕专业目录含8个细分方向,有“学术+实务”双导师。研修班入学本科有学位可申硕,专科或本科无学位只能结业。申硕要学位与工作年限、学术成果、课程考核都达标。流程分研修和申硕阶段,学费分阶段缴。...

    03

    2025.09

    中国政法大学同等学力申硕招生专业目录:法学多方向可报

    中国政法大学同等学力申硕招生专业目录包含民商法、刑法、行政法等法学热门方向,详解大专及以上免试入学条件与报名流程,说明申硕统考(外语+法学综合)及论文要求,分析该学历在法律行业的职场价值,为法律从业者、公职人员提供精准报考参考,助力学历与职业双重提升。...

    20

    2025.08

    中国政法大学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简章,重点关注这些信息!

    中国政法大学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简章:非全日制招生专业聚焦法学与管理领域,报考有学历和工作年限要求,需参加统考和复试,学制3年,学费合理,授课以周末集中为主。同等学力申硕招生专业更广泛,课程班大专及以上可报,申硕需本科有学位满3年等,先学后考,学制2年,统考成绩保留4年。两者均依托优质资源,学位证效力...

    18

    2025.07

    中国政法大学在职研究生专业一览表,法学人必选

    中国政法大学在职研究生专业一览表涵盖民商法学、刑法学、经济法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等众多法学相关领域。课程班入学,大专及以上学历可提交申请;申硕则需本科学历且获学士学位满三年,或无学士学位但有硕士或博士学位。该校在职研究生能有效提升个人能力,采用专业培养机制与全程辅导。申硕成功获国家认可硕士学位证,可...

    免费咨询

    在线咨询报考资格测评
    扫码关注
    在研研公众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电话咨询
    联系电话
    400-805-3660
    微信咨询
    用手机号进行搜索添加微信好友
    15901414202

    张老师

    15901414201

    张老师

    13810876422

    周老师

    15811207920

    育小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