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教育网,权威招生服务平台
微信公众号
在职研究生微信公众号

政策解读

微信小程序
在职研究生微信小程序

快速择校

读中国政法大学在职研究生能否获得硕士学历证书?

来源:育路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时间:2021-04-14 09:15:00

   近年来,职场竞争十分激烈,如果能有高学历和积极的工作态度,在工作中会得到领导的赏识,于是很多学历层次低的人士,都选择在职研究生的方式来提升自己的学历。那么,读中国政法大学在职研究生能否获得硕士学历证书?

读中国政法大学在职研究生能否获得硕士学历证书?.jpg

  中国政法大学在职研究生的招生方式主要有同等学力申硕和非全日制,如果学员想要获得硕士学历证书,就需要通过非全日制的方式进修,因为同等学力是单证,只能获得硕士学位证书。

  1、以非全日制报考法大在职研究生,可获得硕士学历证书

  非全日制一直都是大家非常认可的报考方式,它凭借着双证的优势,更是得到了不少人员的青睐与认可。不过,证书也不是那么容易拿到的,入学考试难度相对较大。非全日制的进校考核与全日制研究生一同进行,而且通过率很低,学员一定要做好复习措施,争取一次性考过,然后修满学分,并完成论文答辩,就可以拿到硕士学历、学位双证书了,此证书含金量高,能够得到社会的高度认可。

  2、法大在职研究生硕士学历证书用处大

  目前,大专、本科学历已经普及,所以企业对高学历人员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持有法大在职研究生硕士学历证书,除了提升学历以外,还能通过学习积累更丰富的工作经验,对升职加薪也有一定的帮助。这也是众多学员争先恐后获取硕士学历的原因。

  综上可知,读法大在职研究生是能取得硕士学历证书的,但是要通过非全日制方式进行报名,而且证书含金量非常高,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会因此得到很大的帮助。

中国政法大学在职研究生在线报名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

用户评论
500字以内
发送
    相关文章推荐

    26

    2025.09

    中国政法大学社会法学同等学力申硕招生信息汇总

    中国政法大学社会法学同等学力申硕招生信息汇总:项目课程分公共学位课(英语、习近平法治思想)、专业基础课(社会法基础理论、劳动法学等)、特色选修课(社会保障法案例分析等)三层级,采用“案例研讨+专家讲座”模式,报考实行“先学后考”模式:研修班报名需大专及以上学历;学制2年,采用“网络班+直播互动”授课...

    24

    2025.09

    中国政法大学同等学力申硕报考流程,线上报名即可

    中国政法大学同等学力申硕报考流程,先自查资格并备好材料,线上报名免试入学。入学后线上线下结合修学分,修满符合条件者3月在研招网报统考,5月考试。统考通过后线上选题、匹配导师写论文,线下答辩。答辩通过线上申学位,可邮寄领证书。...

    19

    2025.09

    中国政法大学同等学力申硕专业目录,专业报考条件一览

    中国政法大学同等学力申硕专业目录含8个细分方向,有“学术+实务”双导师。研修班入学本科有学位可申硕,专科或本科无学位只能结业。申硕要学位与工作年限、学术成果、课程考核都达标。流程分研修和申硕阶段,学费分阶段缴。...

    03

    2025.09

    中国政法大学同等学力申硕招生专业目录:法学多方向可报

    中国政法大学同等学力申硕招生专业目录包含民商法、刑法、行政法等法学热门方向,详解大专及以上免试入学条件与报名流程,说明申硕统考(外语+法学综合)及论文要求,分析该学历在法律行业的职场价值,为法律从业者、公职人员提供精准报考参考,助力学历与职业双重提升。...

    20

    2025.08

    中国政法大学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简章,重点关注这些信息!

    中国政法大学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简章:非全日制招生专业聚焦法学与管理领域,报考有学历和工作年限要求,需参加统考和复试,学制3年,学费合理,授课以周末集中为主。同等学力申硕招生专业更广泛,课程班大专及以上可报,申硕需本科有学位满3年等,先学后考,学制2年,统考成绩保留4年。两者均依托优质资源,学位证效力...

    18

    2025.07

    中国政法大学在职研究生专业一览表,法学人必选

    中国政法大学在职研究生专业一览表涵盖民商法学、刑法学、经济法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等众多法学相关领域。课程班入学,大专及以上学历可提交申请;申硕则需本科学历且获学士学位满三年,或无学士学位但有硕士或博士学位。该校在职研究生能有效提升个人能力,采用专业培养机制与全程辅导。申硕成功获国家认可硕士学位证,可...

    免费咨询

    在线咨询报考资格测评
    扫码关注
    在研研公众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电话咨询
    联系电话
    400-805-3660
    微信咨询
    用手机号进行搜索添加微信好友
    15901414202

    张老师

    15901414201

    张老师

    13810876422

    周老师

    15811207920

    育小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