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读
快速择校
导语introduction
2026年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简章正式发布,学制采用2-3年弹性机制,为在职人员提供更灵活的学习路径。该政策明确区分专业类型:工商管理(MBA)、会计(MPAcc)及工程管理(非全日制)学制为2年,其余学科专业均为3年。报考者需满足国家规定学历要求,通过研招网报名并完成现场确认,依次参加全国统考初试和院校复试,最终按综合成绩择优录取。
1.学制与专业适配性
弹性学制设计充分考虑在职人员职业特性。2年制专业聚焦管理类实践课程,采用周末集中授课模式;3年制工科专业则强化技术研发能力培养,课程安排兼顾工作日晚间与周末。两类学制均要求累计修满32-40学分,实践环节占比不低于30%。
2.报考条件与流程
学历门槛:管理类专业需本科毕业满3年或专科毕业满5年;工科专业接受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
关键流程节点
2025年10月5日-25日:研招网正式报名
2025年11月上旬:北京考点现场确认
2025年12月第三周: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
2026年3月-4月:院校复试(含专业笔试+综合面试)
3.录取机制特点
初试成绩权重占60%,复试占40%。工程管理、计算机技术等热门专业近年报录比维持在5:1,复试环节特别注重考察项目实践经历与行业认知深度。2025年新增人工智能专业方向,首批计划招收非全日制学员35名。
在职备考需建立“碎片化+模块化+周期化”学习体系:
1. 工作日:每日保证1.5小时高效学习(建议19:30-21:00),重点攻克英语词汇与数学基础
2. 周末:4小时/天的专题强化训练,按“教材精读→真题演练→错题复盘”循环推进
3. 节假日:进行全真模拟考试,近三年真题需完成3轮以上演练
1. 管理类联考(199科目)
逻辑推理侧重形式逻辑解题技巧,写作部分需积累10个以上企业案例素材
1. 工程类专业基础课
数据结构、控制理论等核心科目,需掌握近5年院校自主命题的题型规律
1. 政治理论
二十大报告与“十四五”规划纲要为命题重点,时政热点追踪至2026年3月
1. 官方指定教材:2026版《工程数学》新增机器学习应用章节
2. 院校开放资源:研究生院官网提供近3年复试真题库(更新至2025年12月)
3. 辅助工具推荐:X-Mind构建专业知识图谱,Forest专注软件管理学习时段
某智能制造企业技术主管张先生的成功案例显示:针对其本科毕业8年、数学基础薄弱的特点,制定“3阶段强化方案”:
1.基础重建期(2025年8-10月)
每日通勤时间完成30个考研核心词汇记忆,周末参加线性代数专项集训
2.能力提升期(2025年11-12月)
结合企业技改项目撰写工程管理案例分析,同步提炼专业英语术语库
3.冲刺优化期(2026年1-3月)
参与院校导师课题组线上研讨,针对性完善研究计划书
该方案使其初试数学成绩提高42分,复试环节凭借“工业4.0转型实践报告”获得评委高分。2025年类似背景考生中,系统规划备考者录取率高出平均值37%。
弹性学制为在职深造创造新可能,但需匹配科学的备考策略。考生应结合专业特性与自身基础,在教材研读、真题训练、实践融合三个维度深度着力。若需获取个性化报考建议或最新招考动态,可通过网站在线咨询通道提交具体背景信息,专业导师将在12小时内提供院校匹配方案与备考资源包。对于工程管理、人工智能等热门方向,建议在2025年9月前完成专业能力评估。
学费:58000.00元
学制:3年
招生条件、学费学制等信息点击>>>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在职MBA(SMBA)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推荐阅读:
18
2025.04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公共管理与传媒学院考研调剂信息:1.第一报考志愿为新闻与传播(055200)、新闻传播学(050300)的全日制考生。2.初试成绩要求如下:政治≥47分,英语(英语一、英语二)≥47分,业务一≥90分,业务二≥90分,总分≥351分。3.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英语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