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教育网,权威招生服务平台
微信公众号
在职研究生微信公众号

政策解读

微信小程序
在职研究生微信小程序

快速择校

广西大学研究生复试公告 即广西大学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实施方案已公布

来源:育路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时间:2024-07-26 09:57:07

广西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复试资格审核材料已公布,具体内容请查看正文。


根据教育部印发的《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以及《广西大学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办法(2024年修订)》,结合《广西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为确保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科学规范,保障复试安全、平稳进行,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指南。各学院依据本指南制定本院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实施细则,组织开展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复试工作。

一、基本原则

坚持以按需招生、全面衡量、择优选拔、宁缺毋滥的原则选拔优秀考生,坚持复试环节公平、公正、公开,严格执行复试程序,做到政策透明、程序公正、结果公开。

二、一志愿考生复试资格要求

成绩达到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B类考生)”以上,并符合我校各学科专业对外公布的考生复试资格分数线和复试要求。

三、调剂考生复试资格要求

(一)调剂基本条件

1.须符合我校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及招生专业目录中规定的调入专业相关报考条件。各招生学院可在本院的复试调剂细则中明示;

2.初试成绩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在调入地区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并同时达到我校各学科专业对外公布的考生复试资格分数线;

3. 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应在同一学科门类范围内;

4. 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初试全国统一命题科目应与调入专业全国统一命题科目相同;

5. 调剂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原则上只接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

6. 第一志愿报考照顾专业(指体育学及体育硕士,工学照顾专业,下同)考生若调剂出本类照顾专业,其初试成绩必须达到调入地区该照顾专业所在学科门类(类别)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第一志愿报考非照顾专业的考生若调入照顾专业,其初试成绩必须符合调入地区对应的非照顾专业学科门类(类别)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体育学与体育硕士,工学照顾专业之间调剂按照顾专业内部调剂政策执行;

7. 报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会计、图书情报、审计专业学位硕士的考生,在满足调入专业报考条件、且初试成绩同时符合调出专业和调入专业在调入地区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可申请相互调剂,但不得调入其他专业;报考其他专业的考生不得调入以上专业。

8. 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不得调剂到该计划以外录取;该专项计划外考生不得调剂入该计划录取;

9. 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的考生,申请调剂到普通计划录取,其初试成绩须达到调入地区相关专业所在学科门类(专业学位类别)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符合条件的,可按规定享受退役大学生士兵初试加分政策;

10. 报考普通计划的考生,符合“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报考条件可申请调剂到该专项计划录取,其初试成绩须符合相关招生单位确定的接受“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考生调剂的初试成绩要求。调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招录的考生,不再享受退役大学生士兵初试加分政策。

(二)调剂的申请及审核

1.根据国家规定,我校每次开放调剂系统持续时间将不低于12小时,考生调剂志愿锁定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锁定时间到达后,如招生单位未明确受理意见,系统自动解除锁定,考生可继续填报其他志愿。若某招生学科在该时间段申请调剂的生源以及已有的一志愿考生生源不足,我校将再次开放调剂系统。我校硕士研究生复试及调剂信息将在研究生院主页及时更新,请考生密切关注;

2. 所有调剂考生的复试相关工作实施必须通过教育部指定的“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进行,否则调剂无效;

3. 对申请我校同一专业、初试科目完全相同的调剂考生,各学院应当充分商议和筛选,民主决策,按考生初试成绩择优遴选进入复试的考生名单;

4. 招生学院在研招网调剂系统选择调剂考生要审核考生的学籍学历信息,发现考生学籍学历有错误提示的,必须报告研究生院招生办。若考生被列入复试名单,需提醒考生在复试前出具相关校验报告方可参加复试。点录时,注意使用系统的“择优复试筛查”功能。

四、 复试资格审查

复试前,考生应向招生学院提交满足考生复试资格要求的证明材料,包括居民身份证、学生证、学历学位证、获奖证书及科研成果等,专项计划考生还需提交生源地教育厅盖章的《报考2024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考生),经学院核验符合要求方可进入复试。

五、 复试差额及入围公示

各学院根据学校实际下达招生计划指标数进行差额复试,差额比例一般不低于120%,具体差额比例各学院根据学科专业实际情况设定并公开,合格生源比例不足的,按实际合格生源数组织复试。

考生可查阅招生学院复试细则了解详情,进入复试的考生名单(分第一志愿、调剂生批次,包括考生姓名、考生编号、复试专业、初试各科成绩)提前在招生学院网站公布。如有考生放弃,依次递补。如考生已接受其他招生单位待录取,不得再参加我校调剂复试。

六、 复试考核方式及内容

2024年广西大学硕士研究生复试方式分线上(网上)和线下(现场)两种方式进行,复试的具体时间、形式和内容等由各相关学院确定并向社会公布。

(一)思想品德考核

会计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的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在复试中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成绩。

其他专业思想品德考核是否计入复试成绩由学院自定,但考核不合格者不能进入拟录取名单。考核从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德、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方面进行,考核方式学院自行确定。拟录取名单确定后,招生单位应向考生所在单位函调人事档案(或档案审查意见)和本人现实表现等材料,全面考查其思想政治和品德情况。函调的考生实际表现材料,须由考生本人档案或工作所在单位的人事、政工部门加盖印章。(调档函可在广西大学研究生系统自行打印)

(二)业务考核

此项考核含三项内容:外语听说能力、专业基础能力、科研潜力及综合素质。考核时间不少于15分钟。

1.外语听说能力考核一般包含考生自述以及与评委的外语交流;主要考查考生是否具备阅览外文文献,了解国际学科学术前沿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

2.专业基础能力考核结合复试科目进行,主要考查考生专业知识结构的扎实程度、实践操作技能等;

3.科研潜力及综合素质考核,主要考查考生科研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责任感、纪律性、协作性以及人文素养、心理健康等。

各学院可根据本学院相关专业/领域的实际情况确定具体考核内容及三项考核内容的各自分数权重。

如果各位考生由于调剂院校或者专业不满意,(或没有达到院校复试分数线),未来还有以下几种出路可选择:

(1)直接就业。如果家庭条件允许,可以考虑直接就业。

工作2~3年之后可以考虑选择在职研究生,继续实现自己的梦想!

(2)继续考研。如果对考研有强烈的决心和热情,可以选择再次备考。总结之前的经验教训,重点攻克自己的弱点,再次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

(3)考公务员或教师编制、银行编制、医院编制、国企等。如果体制内工作感兴趣,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准备公务员考试或事业编考试。这些考试的准备内容与考研有相关性,可以减少复习压力。 并且工作2~3年之后还可以选择在职研究生,来助力自己升职加薪!

(4)参加事业单位或企业招聘。如果不想立即投入到考研中,可以选择参加事业单位或企业的招聘考试。利用这段时间先积累工作经验,后期根据职业发展需求再考虑提升学历。

(5)创业。如果不想给别人打工,可以考虑创业。但创业需要充分的准备和家人的支持,需要谨慎考虑。

(6)出国留学。如果家庭条件允许,可以考虑出国留学。如果不想出国还想获得双证硕士,目前有一些中外合作或者国际院校,不用出国也可以在短时间拿到学历学位证书,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增加筹码。

总之,考研失败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重要的是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兴趣,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广西大学在职研究生报考咨询
相关文章推荐

29

2025.01

广西大学2025年考研调剂信息 附历年非全日制研究生调剂专业

分数不够,调剂上岸也需要抢位。广西大学2024年考研调剂信息公布,建议调剂信息多找,遇到合适的尽早申请,调剂是最后的上岸机会...

26

2025.01

广西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研究生复试公告:广西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2025第一批研究生复试成绩结果已公布

0基础学员专属课程▷▷8课时+130页复试资料+58套模板+更多...广西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2024第一批研究生复试成绩结...

23

2025.01

广西大学研究生复试公告:广西大学2025研究生复试费缴纳流程已公布

【2024考研复试课程来啦~点击学习!!】广西大学2024研究生复试费缴纳流程已公布,具体内容请查看正文。快速查询>>2024考研国家...

23

2025.01

广西大学研究生复试公告:广西大学2025考研复试实施方案已公布

广西大学2024考研复试实施方案已公布,具体考研复试时间、复试要求、复试材料等内容请查看正文。快速查询>>2024考研国家线丨各院...

19

2025.01

广西大学2025非全日制研究生分数线 附历年考研复试基本分数线已公布

一志愿考生复试资格要求成绩达到“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B类考生)”以上,...

免费咨询

在线咨询报考资格测评
扫码关注
在研研公众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电话咨询
联系电话
400-805-3660
微信咨询
用手机号进行搜索添加微信好友
15901414202

张老师

15901414201

张老师

13810876422

周老师

15811207920

育小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