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读
快速择校
西北民族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创建的第一所民族高等学府,隶属于国家民委,是国家民委与教育部、国家民委与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建院校,是甘肃省确定的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
学校前身为 1950 年 8 月成立的西北民族学院,2003 年 4 月更名为西北民族大学,2007 年学校以 “优秀” 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学校设有西北新村校区、榆中校区和附属医院、附属中学、附属小学、附属幼儿园,校园总面积 1778.49 亩,总建筑面积 78 万平方米,图书馆藏图书文献等 428 万余册 / 件(含电子图书),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 5 亿余元。历经七十余年的发展,学校形成了以 “黄土地” 和 “黄河” 为表征,以 “朴实无华,甘于清贫,淡泊名利,无私奉献” 和 “志存高远,奔流不息,百折不挠,勇往直前” 为核心的西北民族大学精神,为国家培养了 20 万余名各级各类专门人才。
学校拥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设有 25 个教学科研单位,学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 12 个门类,有本科专业 72 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2 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16 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 2 个,自主设置硕士学位授权交叉学科 1 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 20 个,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师生 3 万余人。
学校拥有 “国家西部大开发突出贡献集体” 1 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1 个,“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 2 个,国家级教学团队 1 个,“全国劳动模范” 1 人,国家级人才 5 人,全国优秀教师 1 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5 人,国家民委领军人才 14 人,甘肃省拔尖领军人才 3 人,甘肃省领军人才 20 人,甘肃省优秀专家 3 人。有省部级重点学科 27 个,在甘肃省 “双一流” 学科建设中,民族学为优势学科,中国语言文学、计算机科学与民族信息技术、生物工程为特色学科。有国家级特色专业 4 个,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35 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2 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66 门,是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单位。
授予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工作是国家开辟的一条使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获得学位的渠道。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的规定》等文件规定,同等学力人员可以通过参加课程学习班的方式学习相应专业的研究生课程,并参加西北民族大学组织的 “同等学力人员课程水平认定考核”,考核合格,且通过国家组织的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外国语水平和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的人员,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后,依据相关规定,授予硕士学位证书。
学部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 个(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1 个(汉语言),校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1 个(汉语国际教育);省级教学团队 5 个,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 1 门、省级精品课程 14 门,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2 个、省部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2 个、校级田野调研基地 3 个,教学实践基地 45 个。
目前,学部承担各类科研项目百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 8 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 6 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招标项目 2 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冷门 “绝学” 和国别史等研究专项项目 3 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 3 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72 项,省部级项目以及横向课题 56 项。
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是西北民族大学创办最早的传统特色学科,已形成了本科、硕士到博士的完整培养体系。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位授权点,有文艺学、应用语言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等 5 个博士研究生招生培养方向;有文艺学、理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育学等 9 个硕士研究生招生培养方向。有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汉语言、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等 4 个本科专业,其中汉语言文学和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招收第二学士学位。中国语言文学学部是目前国内规模较大、语言文学类学科相对齐全的中国语言文学教学科研单位,具有良好的教学传统优势和综合比较研究优势。
通过系统的课程学习和科研训练,学生应能够掌握本学科的前沿动态和研究方法,具备扎实的中国语言文学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学术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独立科研能力,能够从事中国语言文学及相近学科的教学、科研工作和文化宣传、新闻出版、现代传媒、文化产业以及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相关工作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1.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遵守法律法规,品行端正。
2.具有大学本科学历,获得学士学位,并获得学士学位后工作三年以上(含三年),或虽无学士学位但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者。对已获得的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为国(境)外学位的,其所获的国(境)外学位需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
3.有一定专业基础,在教学、科研、专业技术、管理等方面做出成绩。
六、专业培养方案
1、课程设置:参考同专业全日制学硕研究生课程培养方案。
2、学习方式:采取线上学习的形式。
3、授课计划:分为两个学习阶段:即课程学习和研学阶段,两个学习阶段完成后进行课程考核。
4、考核方式:单科成绩满分为100分,考核成绩≥60分为合格。
5、授予证书:修完所申请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且考核成绩合格者,可获得由西北民族大学颁发的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课程水平认定证书(结业证书)。
1、通过我校同等学力课程水平认定考核。
2、通过全国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外国语水平及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简称“国考”)。
3、在通过全部考试后的一年内提交硕士学位论文,在半年内完成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并通过。
4、申请人自通过资格审查之日起,必须在四年内通过我校课程学习考核以及全国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外国语水平及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超期未完成者,本次申请无效。自通过全部考试之日起,申请人须在一年内提出学位论文申请,在提交论文后的半年内完成论文答辩并通过。论文答辩未通过,但论文答辩委员会建议修改论文再重新答辩者,可在半年后至一年内重新答辩一次,答辩仍未通过者或逾期未申请者,本次申请无效。符合条件的学员,可以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的规定》和西北民族大学相关规定,申请授予西北民族大学法学硕士学位。
九、申硕全流程
1、提交材料:
①《西北民族大学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申请表》,一式 3 份;
②《西北民族大学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入学须知》,一式 2 份;
③学历和学位证书的原件及复印件、学位认证报告和电子注册备案表的复印件(A4 纸复印);
④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A4 纸复印);
⑤近期正面免冠 1 寸蓝底照片 2 张(照片背面注明姓名和报考专业)。
2、院校审核通过,发放录取通知书
3、参加现场确认:根据学校安排的时间、地点前往参加。本人携带纸质版报名材料抵达现场,进行资料复核以及指纹、人像采集。
4、学分课程学习:修满学分可获得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课程水平认定证书:专业共计13门课程(3门公共课+10门专业课),采取线上学习的方式,计划在1年-1.5年的时间完成授课。
5、参加全国统考:
①网报时间:每年3月初-3月中旬,每年一次考试机会;
②缴费:单科100元(以当年考试报名通知为准);
③备考:统考辅导规划:7-10月基础阶段,11月-次年2月冲刺阶段,3-5月强化阶段;
④考试时间:5月的倒数第二个周末,上午外语考试,下午政治学或哲学学科综合考试(考试时间以当年考试通知为准)
⑤成绩查询:7月底-8月初;
⑥考试结论:外语-60分及以上(通过);外语-60分以下(不通过,还需继续参加考试,直到通过为止。
6、论文撰写:
①选择导师:师生双向选择(当年8月-9月中旬);
②论文选题:和导师沟通论文选题及开题报告的攥写(9月-11月);
③论文开题:开题报告11月中旬-12月初;
④预答辩:次年3月;
⑤查重盲审:次年3月底-4月中旬;
⑥正式答辩:次年5月初(答辩不通过或未满足答辩要求的学生,可在半年后至一年内重新答辩一次)
7、证书发放:硕士学位证书发放(次年的6月-7月)(延期答辩通过的学生,在答辩通过后的3个月内发放硕士学位证书)
1、学分课程学习:每年6月份启动授课,次年9月份结课。
2、论文撰写阶段:通过第一阶段的学员,在当年8-10月中旬选择导师;当年12月-次年1月安排开题答辩;通过开题答辩的学员在次年9月进行预答辩;通过预答辩的学员在次年10-11月提交论文盲审查重;通过盲审查重的学员在次年12月进行正式答辩;通过正式答辩的学员在次年12月授予硕士学位。
具体学习安排以最新通知为准!
学员修完所申请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且考试成绩合格者,可获得由西北民族大学颁发的项目结业证书。
符合相关条件的学员,可以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的规定》的要求,授予法学硕士学位。
[免试入学可申硕]达到报考条件即可免试入学,一边参加课程学习,一边备战国考考试(边学边考),符合条件者可获取西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证书;
[证书含金量高]学员所获取学位证书学信网可查,证书可用于继续攻读博士学位、评职称以及公务员考试等个人职场提升用途
[学习方式灵活] 线上授课,学习方式灵活;
[申硕机会多] 申硕有效期6年。
1、申请人提交的学历证书、学位证书、论文、专著等必须真实有效,凡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立即取消申请资格。
2、申请人因个人原因中止学习,须由本人向学校提交中止学习申请书,经批准后办理相关手续,所交学费不予退还。
3、自本简章发布到资格复核前,如遇国家政策变动,以最新国家政策为准。本简章未尽事宜由学校负责解释。
1、学位证书
2、入学通知书
3、结业证书
学费: 2.5万
学制: 2年
方式: 网络班
学费: 4.5万
学制: 2年
方式: 网络班
学费: 9.8万
学制: 2年
方式: 网络班,集中班
学费: 1.8万
学制: 2年
方式: 网络班
学费: 2.8万
学制: 2年
方式: 网络班
学费: 2.0万
学制: 2年
方式: 网络班
2025-09-06 10:21:52
2025-09-06 08:20:29
2025-09-05 16:24:32
2025-09-05 14:53:24
2025-09-05 14:52:36
2025-09-05 12:12:38
2025-09-05 12:11:33
2025-09-05 11:5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