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读
快速择校
重要通知: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2013)36号文件,自2014年起,原博物馆学专业在职研究生更名为博物馆学专业在职研修班,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流程及要求不变!
为适应我国对能在文物、博物馆等工作单位从事研究、管理等实际工作的考古学高级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我国在文物、博物馆等实际工作中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向爱好艺术品、现已置身于博物馆事业的人士呈现出一系列的精致课程。通过学习培养掌握坚实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了解考古学的多学科交叉发展趋势发展概况,较好掌握文物、博物馆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能够胜任较高水平业务或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
权威的师资团队 |
授课教师主要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资深教授担任,同时根据课程需要聘请考古、文博及文物经营知名专家举办专题讲座。任课老师均为专业领域内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的专家。
|
灵活的教学方式 |
课程班采用课堂讲授、集体讨论、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注重实战经验传承,全面提高学员的理论修养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
|
超值回馈与收益 |
充分发挥学院专业和学术资源优势,帮助学员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义务提供咨询意见。
|
优质的教学管理 |
为保证整体教学质量,为学员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每个班级配备了专职班主任,并制定了班级教学监督、教学质量评估、学习资料网络共享等科学的管理制度。
|
身临其境的实地考古 |
在博物馆参观考察、器物观摩等传统实践教学方式外,学员将有机会亲赴考古发掘工地观摩和体验考古发掘过程,深入考古工地库房,专享来自远古的人类文明震撼。并将根据个人研究方向安排特定考古工地进行实习。
公共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英语
专业课:
1、完整的知识体系
课程从中国考古学通论、中国考古史基础等考古学基础课程铺张展开,涵盖了博古学、艺术品投资管理、文物鉴定等专业知识,传播古韵新声,提供科学考古的方法与技巧,领学员感悟作为一名考古学家所应掌握的内涵和技术。
2、真切的实物感受
部分课程会采取实物讲解,例如在玉器鉴定、瓷器鉴定等专业课程期间,会带领学员参观国家级或地方级博物馆,有针对性地进行实物解读。
3、难得的现场体验
学员将赴洛阳等我院考古所各地工作站进行考察。考察汉魏城遗址,老师当场讲解魏晋至南北朝时期的东西向夯土墙基、二处大型夯土建筑基址等重大发现,当场指导应该如何辨认古建筑的地下夯土。考察偃师二里头考古文化遗址,观摩了石器、陶器、玉器等部分出土文物等,使学员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与田野时间相结合,将沉默的古代现实从田野中揭露,了解文物背后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
4、广阔的交流平台
安排公共交流平台,不定期组织拓展、联谊会、高端讲座、主题沙龙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带来丰富的专业知识与交友感受。
授课老师均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博导、硕导。教师专业知识扎实,在领域内享有很高声誉。像唐际根、贾文熙、陈彦堂等业内知名教授专家均会给我们授课。
1、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遵守法律、法规,品行端正,身体健康,并能坚持在职学习;
2、具备投资能力和有收藏爱好的社会人士;
3、从事于博物馆、展览馆行业的人员;
4、文化学者和演艺界名流。
1、学员提交报名申请表、个人身份证复印件、最高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复印件、1寸免冠近照4张;
2、学院审核学员报名申请资料,择优录取;
3、学院向已录取学员寄发录取通知书;
4、学员收到录取通知书后按规定方式与时间交纳学费;
5、学员在开学当日持交费凭证办理报名注册、领取相关资料,正式入学。
1、学 制:二年;
2、学习时间:每季度集中授课一次,每次8-10天;
3、招生人数:40人
学费38000元/人(含培训费、茶点费、参观费、门票、照片及结业证书费用等)
学员修完全部课程且考试成绩合格者,颁发《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课程班结业证书》(钢印、红印、统一编号)。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