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读
快速择校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1、专业概况
本专业是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点,由缪朗山、赵澧、茅于美、王金陵等老一代学者在1960年代建立,当时是国内最早培养导师制研究生的单位。本专业于1963年开始招收“外国文艺理论史”研究生;1981年又成为全国高校最早的三个“世界文学”硕士点之一;1996年以后开始招收“西方文艺理论”、“比较诗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等专业的博士生;2001年以后开始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2008年被评为北京市重点学科。经过几代学者的努力,本专业已经日趋成熟,并形成了一支学有专攻、精通外语(包括英、法、德、俄、日、希腊、拉丁等语种)并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的学术队伍。本专业特别突出文学、文论与宗教、哲学的跨学科研究,并以这一特色和相对优势贯穿各研究方向。
2、研究方向
比较诗学与西方文论
比较文学与欧美文学
比较文化与艺术批评
3、研究内容
比较诗学与西方文论:包括专题研究、通史研究、原典译介等三个分支。近年的研究特色和重点,主要在于当代西方人文学术的交叉概念、欧陆学术经典、神学诠释学等。
比较文学与欧美文学:包括文学史研究、作家研究、比较研究等三个分支。近年的研究特色和重点,主要在于西方文学中的宗教意识、西方现代批评中的经典文学诠释等。
比较文化与艺术批评:包括中西思想与文化精神研究、中西艺术与宗教精神研究、文化对话与文化传统研究等三个分支,近年的研究特色和重点,主要在于中西文化、宗教、艺术的比较研究。
4、培养目标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帮助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较高的外语水平、较强的文字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成为能够独立从事专业研究或文化、宣传等相关工作,成为高层次、高素质的专门人才。
5、师资力量
本专业教师大多有在国外长期学习或从事研究的经历,其中2人在海外获得博士学位,5人在国外从事过博士后研究。其中:
杨慧林教授,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兼任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国家社科基金专家评审组成员。
耿幼壮教授,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曾在美国俄亥俄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等攻读博士学位并从事研究,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兼任国家社科基金专家评审组成员。
雷立柏教授,哲学博士,奥地利籍学者,精通德语、英语、汉语以及拉丁文、古希腊文等。
杨恒达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在德国波恩大学留学。
高旭东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兼任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
梁坤教授,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曾在俄罗斯莫斯科大学等从事访问研究。
范方俊副教授,文学博士,并曾从事博士后研究。
夏可君副教授,哲学博士,曾在德国、法国从事博士后研究。
王以培副教授,曾在法国从事访问研究。
陈倩讲师,文学博士。
李丙权讲师,哲学博士,曾在比利时鲁汶大学留学并获得硕士学位,在香港中文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本专业近年来完成的学术成果中,包括英文著作2部、A&HCI检索论文9篇。同时本专业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8项,省部级项目9项,国际合作项目4项;获国家级奖励2项,省部级奖励6项;主办学术辑刊《基督教文化学刊》(已出版25辑并被列入CSSCI核心期刊数据库)、《世界汉学》(已出版3辑),主编学术月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外国文学研究》。
6、对外学术交流
本专业与国外20多所大学和相关研究机构保持着长期的学术合作关系,每年均有多位教师应邀出国、出境参加学术会议、参加博士论文答辩或从事访问研究,并有多名在读研究生被派往美国、加拿大、英国、意大利、香港等地的大学或研究机构进修。自2004年以来,本专业每年暑期均与国外机构合作举办国际学术研讨班,面向全国各高校的中青年教师,邀请北美、欧洲、港台和中国大陆的著名学者举办高水平的学术讲座。
7、主要专业课程
1)硕士生课程:
现当代西方文论原著研读
古典西方文论原著研读
跨学科研究专题
西方文学-艺术与宗教研究
比较文学专题
比较艺术专题
欧陆美学与文论专题
俄罗斯美学与文论专题
东方文化与人文学术研究专题
海外汉学研究专题
2)博士生课程
西方人文学术的问题与方法
当代西方人文学术原典选读
西方现代批评中的经典文学诠释
比较诗学与西方文论专题
比较文学与欧美文学专题
比较文化与艺术批评专题
西方人文学术的前沿理论专题
东方文化与人文学术研究专题
8、毕业生去向
除出国深造者外,本学科毕业生主要分布在高校、研究机构、政府部门、新闻传媒等单位,也有部分毕业生担任国企或外企的高级文秘、宣传策划、教育培训等工作。
硕士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
1、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外国文学研究》(近一年)。
2、 《西方文艺理论史:从柏拉图到尼采》,章安祺、黄克剑、杨慧林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 《外国文学名著批评教程》,章安祺、梁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博士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
1、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外国文学研究》(近三年)。
2、 《西方文艺理论史:从柏拉图到尼采》,章安祺、黄克剑、杨慧林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 《外国文学名著批评教程》,章安祺、梁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导师介绍:
杨慧林、杨恒达、梁坤、耿幼壮、高旭东
点击查看:中国人民大学在职研究生2012年招生简章
09
2025.09
中国人民大学非全日制研究生2025年初试分数线各专业差异明显,社会工作375分居首,图书情报191分较低;金融、法律等热门专业分数多在340-365分,部分专业适用国家A类线。考生需结合分数线与专业特点,从公共课、专业课、时间规划入手高效备考。...
03
2025.09
担心中国人民大学同等学力申硕专业不对口、学费高、申硕难、没时间学?其实招生专业覆盖金融、管理、心理等热门领域,学费灵活,申硕有清晰路径,还能选网络班兼顾工作,选对专业就能解决这些痛点,在职提升不难。...
05
2025.08
中国人民大学与加拿大女王大学联合举办金融硕士项目,2026招生已开启,近期面试暂定于8月13日。该项目经教育部批准,学制1年,无需脱产。报名需准备身份证、学历学位证等材料,适合金融领域从业者提升。...
01
2025.07
本文详细阐述中国人民大学在职课程班条件,涵盖同等学力申硕、非全日制研究生、中外合作办学等类型,分析学历、工作经验、专业背景等要求,结合实际探讨达成难度,为报考者提供清晰指引。...
30
2025.06
人大同等学力申硕学费因专业、学制而异,涵盖课程学习、考试、论文指导等费用。了解收费标准与报考条件,能帮助在职人士合理规划深造成本。...
26
2025.06
人大加拿大女王大学金融硕士面试是在职人士深造的重要契机。该项目免联考,采用全中文面试,无英语成绩要求且全程中文授课。7月9日的面试针对满足学信网可查学历、金融或财会类工作满7年条件的考生,学制一年,毕业后能获加方硕士学位及中留服认证,在考博、晋升等方面助力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