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教育网,权威招生服务平台
微信公众号
在职研究生微信公众号

政策解读

微信小程序
在职研究生微信小程序

快速择校

人民大学社会学专业在职研究生课程班2011年招生

来源:育路教育网时间:2011-02-20 10:15:07

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要,提高在职人员业务素质,经北京市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登记备案同意,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举办社会学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

一、专业背景:
     社会学作为二十一世纪新经济时代一门既注重理论又注重方法,既注重学术又注重实践的综合性基础学科,为我们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提供了系统思路,又是企业管理、公共管理的主要知识源泉之一,被列入国家级重点学科。具有社会学视野的管理人员将成为企业和政府一项重要资源。

    社会学专业在人民大学已有近50年的历史,许多著名社会学家来到我校工作,如陈达、李景汉、吴景超、赵承信、戴世光、陈文仙、全慰天等,为我校在上世纪80年代初恢复和发展社会学奠定了重要基础。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大学的社会学学科获得了迅速发展,人大社会学系已经成为国内重要的社会学教学与研究机构之一,为推动中国社会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在国际上享有较高的学术声望。

二、研究方向
方向一: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是一个发展蓬勃的学科,应用领域十分广泛。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西方人力资源的涌入,这一核心资源导致我们疯狂的、盲目的去学习,忽略了社会对经济发展的要求。如何在社会主义体制下充分利用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势,使社会发展与市场经济和谐运转?需要我们深挖掘社会学领域的根本知识,综合管理学方法,更好的去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
方向二: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受到来自两个学科的影响。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它揭示机能的心里,丰富我们社会的灵魂。社会心理学在社会背景中,通过探究染和环境如何相互作用而产生有意义的思想、感情和行为,社会心理学家帮助编制出丰富多彩的人性锦织,结合我们的研究智慧,投入到人际关系、应用管理等实际运用中,使我们终身受益。
方向三:管理社会学
此方向适合党政军机关、科教文卫体及大型行政部门从事高层公共管理工作者学习研究,通过运用社会科学、管理科学方法掌握综合协调管理能力,借鉴吸收许多发达国家行政管理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培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从事政策分析研究、管理规划研究、组织与人事管理、行政立法和执法、行政监督、机关事务管理等行政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方向四:社会工作
此方向通过对主干学科—社会学的学习,培养具有基本的社会工作理论和知识,较熟练的社会调查研究技能和社会工作能力,能在民政、劳动、杜会保障和卫生部门,及工会、青年、妇女等社会组织及其他社会福利、服务和公益团体等机构从事社会保障、社会政策研究、社会行政管理、社区发展与管理、社会服务、评估与操作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三、课程目的:
1、依托人大人文社会学科的雄厚学术优势,学习先进的知识成果,建设和谐企业、和谐政府乃至和谐社会。
2、 充分发挥中国人民大学的师资力量,打造企业和政府管理精英。
3、塑造企业和政府管理创新观念,提升企业和政府规划和管理水平。
四、报名条件:
1、遵守法律、法规;优秀业务骨干;身体健康,并能坚持在职学习者;
2、各级党委城市主管部门、组织部门、宣传部门、人事部门、民政部门;
3、各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有意于从事社会工作的社会各界精英人士。
4、各企业领导及人力资源管理部主管等等。
五、课程设置:
学位课程: 1、邓小平理论研究 2、社会学概论 3、西方社会学理论 4、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专业及方向课:1、社会阶层分析(应用社会学) 2、经济社会学 3、人类学概论 4、社会保障 5、组织社会学 6、社会心理学 7、心理学概论 8、当代心理学研究
9、城乡一体化社区概论 10、中国社会问题 11、婚姻家庭社会学 12、人力资源管理 13、绩效考核 14、薪酬管理与职位评估
注:以上课程安排既注重学习需求,又满足申请学位的应试需求。
教务说明:
① 考核采用撰写课程论文或随堂考核的方式,及格成绩为70分。申请硕士学位的考试方法另见相关说明。
② 凡本班学员欲旁听我校相关讲座,请注意教务通知。
③ 进修期间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讲授与自学相结合的方法。
六、报名须知:(符合条件者免试入学) 开课时间:2011年正在招生(请同学抓紧时间报名)  电话咨询010-51264100

具体方法:
1、索取并填写研究生课程班报名登记表(报名表下载)
2、本人身份证复印件、最高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复印件;
3、有论著(包括著作、论文、调查报告)者交复印件;
4、1寸免冠照片3张、小2寸免冠照片两张。
七、资格审查:
1、经我系审查通过后,发给录取通知书。
2、正式开班上课后,学员因故不能坚持上课者视作自动放弃学习,不退费用。
3、学费通过银行汇款,请在备注栏中注明“社会学系××级进修班××学费”。
4、申请硕士学位按我校有关收费标准执行。
八、学制及学费:
1、采取面授与自学相结合方式,学制二年,周末班采用隔周末上课,一次两天。其余时间在职自学、完成作业。随到随学,报名从速。
2、学费人民币17000元
3、授课地点 :中国人民大学校内
九、学籍管理:由研究生院编号管理并存档。
十、颁发证书:
1、通过考试考核后,由我校研究生院统一颁发钢印结业证书,注明达到研究生课程同等学力水平。
2、获得学士学位且欲申请学位者的学员可按我校的有关规定申请硕士学位(法学硕士)。

注: 有关申请硕士学位问题严格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1998]54号文件的规定。
申请学位的步骤:
1、 凡符合报名条件要求申请学位者要按54号文件有关规定,经我校学位办公室资格审核同意,发给《考试资格卡》;
2、 在获得《考试资格卡》后四年内,通过本校组织的全部课程的考试(必修课实行题库考试;选修课为课堂考核)和国家组织的外语、专业课综合水平考试;
3、 通过全部课程考试后一年内,提交硕士学位论文,提出论文答辩的申请。
4、 在提交论文半年内进行论文答辩,论文答辩通过后,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通过,授予法学硕士学位。
办理《课程考试资格卡》的条件
1、 申请人必须已获得学士学位,并在获得学士学位后工作三年以上,在申请专业或相近专业做了成绩。
2、 已参加我样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的学习。
申请申硕资格卡流程:
(一)申请人应在规定时间提出办理《课程考试资格卡》的申请,并提交以下材料:
①欲申办资格卡者,每年的12月30日或6月30日之前到系里领取《中国人民大学接受同等学力人员课程考试资格审核表》;回去填好表格,贴好照片,单位签署意见,加盖公章后,在规定时间内交到系里。
②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复印件。
③填写已发表或出版与社会学相关的学术论文、专著、成果一览表。省部级刊物发表的不少于5000字;公开发表的刊物不少于3000字。(经学校研究决定,没有科研成果的同志要与中国人民大学学位办签一份协议,毕业答辩之前必须提交科研成果原件。)
④一寸免冠照片2张。
⑤缴纳办理费用:200元。(此费用及考试费用由申请院系统一收取,研究生院同等学力科按专业统一开<收款票据>。不给个人。)
(二)经校学位办公室审查通过,办理《课程考试资格卡》。

咨询电话:010-51264100  陈老师,贾老师  13120419940 张老师 

中国人民大学在职研究生在线报名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

用户评论
500字以内
发送
    相关文章推荐

    16

    2025.09

    必看!中国人民大学同等学力申硕报考流程全揭秘

    中国人民大学同等学力申硕报考,先满足大专及以上学历报名课程班,提交材料审核通过入学。学完课程修满学分,本科有学位满3年可申硕,参加全国统考和学校论文答辩。通过后获硕士学位证书。...

    09

    2025.09

    中国人民大学非全日制研究生分数线:这些专业容易上岸!

    中国人民大学非全日制研究生2025年初试分数线各专业差异明显,社会工作375分居首,图书情报191分较低;金融、法律等热门专业分数多在340-365分,部分专业适用国家A类线。考生需结合分数线与专业特点,从公共课、专业课、时间规划入手高效备考。...

    03

    2025.09

    中国人民大学同等学力申硕招生专业目录:多领域可选,解决在职提升4大痛点!

    担心中国人民大学同等学力申硕专业不对口、学费高、申硕难、没时间学?其实招生专业覆盖金融、管理、心理等热门领域,学费灵活,申硕有清晰路径,还能选网络班兼顾工作,选对专业就能解决这些痛点,在职提升不难。...

    05

    2025.08

    中国人民大学与加拿大女王大学金融硕士2026级招生:8月13日面试在即

    中国人民大学与加拿大女王大学联合举办金融硕士项目,2026招生已开启,近期面试暂定于8月13日。该项目经教育部批准,学制1年,无需脱产。报名需准备身份证、学历学位证等材料,适合金融领域从业者提升。...

    01

    2025.07

    中国人民大学在职课程班条件是什么?容易达到吗?

    本文详细阐述中国人民大学在职课程班条件,涵盖同等学力申硕、非全日制研究生、中外合作办学等类型,分析学历、工作经验、专业背景等要求,结合实际探讨达成难度,为报考者提供清晰指引。...

    30

    2025.06

    想读人大同等学力申硕?先看学费到底贵不贵

    人大同等学力申硕学费因专业、学制而异,涵盖课程学习、考试、论文指导等费用。了解收费标准与报考条件,能帮助在职人士合理规划深造成本。...

    免费咨询

    在线咨询报考资格测评
    扫码关注
    在研研公众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电话咨询
    联系电话
    400-805-3660
    微信咨询
    用手机号进行搜索添加微信好友
    15901414202

    张老师

    15901414201

    张老师

    13810876422

    周老师

    15811207920

    育小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