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教育网,一站式的学习教育平台

专家指导:08年同等学力英语考试分析

来源:育路同等学力频道 时间:2008-07-07 11:10:58

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测评

今年同等学力英语的考题与往年相比,具有如下特点:今年题目的整体难度没有增加,但是灵活性比较强;知识面覆盖广,与往年考试不同,个别题目选材单一,选材贴进生活。总体而言,没有看不懂的题目,只有让人犹豫的选择项。
  今年的考试如果没有充分的准备,很难驾驭试题;题目灵活性在增强,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英语语感。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英语试题借鉴了不少普研的试题,这一变化也值得考生今后注意。
  1、口语交际部分:
  选择项目近似度很高。主要考语感。今年考试中增加了让人不习惯的用语,如表示“嗯”的意思的单词,出现了“why”;稍带埋怨的口气被考生理解为不合作的回答;一般认为否定含义的句子不该选择,而今次靠对不礼貌话语的理解,是出题形式的一种转变。 
  2、语词部分: 
  第1部分划线部分的难度比去年略有下降,上下文看懂,挖掘其中提示信息是做这类题的关键。相对去年而言,相同语境的不同单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几乎没考。 
  第2部分看懂句子,利用提示信息如宾语提示主语、提示动词、动词的并列提示、不定式做定语、语境名词等就能选对。
  3、阅读理解部分: 
  首先从题材上看:社会生活类的文章占据大量篇幅,比如:选美,友谊观, 兄长长幼与智力水平,与幸福,信任等。往常考察的重点:比如社会热点话题、科技的文章未涉及。
  其次从语言难度看:考察难度相当四级的水平,没有长难句。但个别句子和单词并非从字面就可理解,有语言陷阱。同时某些段落如果不仔细阅读,会产生严重的理解错误。 
  最后从选择项目来看:总体难度适中,考个别单词在文章中意思的题某些程度上属于赠分题。同时个别题陷阱设计得很隐蔽,如阅读不仔细很容易让考生误选。
  4、完型填空部分:
  健康卫生题材。要把握清楚类比关系,掌握好主题基调是:体重增加和下降,能量消耗如汽油燃料使用与汽车性能,应该就能把动词和语境名词选择对。 
  5、改错部分: 
  考察了几方面的语言结构:倒装结构2个,代词和定语从句关系代词2个,并列结构1个,时态1个,真实条件句1个,赘述1个。 
  考生比较好把握的是赘述和倒装以及句子时态。如果平时语感好,做这类题可不从语法结构上感悟到答案。 
  6、考试的第二卷
  主观题和往年相比,英语翻译汉语的难度增加,出现了3个长难句其中1个必须用到双否正说方式翻译。这对于没有经过类似题目训练或语言基础薄弱的某些同等学力考生来讲超过了他们的驾御能力。从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同等学力英语考试逐渐重视考察语感和理解深度的这一变化。
  汉语翻译英语题目相对容易,考察对倍数的翻译和带有使用比较结构的长句的翻译,只要掌握主语和动词句型以及宾语,同时收编修饰成分这一原则就可驾御这类题。 
  作文是综合型议论文章,考独生子女的养老问题,不同于以往的两面型和my view型作文,在答题时,能先分析问题的背景,并做概念性阐述,然后再提出自己的建议没,分别进行阐述。最后总结以呼吁型套话结束。
结束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阅读全文

一站式择校服务!【免费领取】专业规划&择校方案

*学生姓名 :
*手机号码 :
*意向专业 :
 意向院校 :
*当前学历 :
免费领取 :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

用户评论
500字以内
发送
    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评测
    相关文章推荐
    2025年三所知名院校同等学力申硕即将开课,还剩最后报名机会!抓紧!
    2025年三所知名院校同等学力申硕即将开课,还剩最后报名机会!抓紧!

    2026年浙江工商大学、西南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三所知名院校同等学力申硕即将开课,均剩最后报名机会。入学需提交材料审核,申硕要满足学位等条件,三校各有商科、师...

    790评论2025-09-19 11:14:46
    2020同等学力申硕综合考试难吗?    
    2020同等学力申硕综合考试难吗?   

    同等学力申硕考试科目有综合和外语两门,关于这两门科目的考试难度,是同学们比较关心的。那么,我们来看看同等学力申硕综合

    00评论2020-04-28 09:03:18
    2019同等学力经济综合考试考点、重点分析
    2019同等学力经济综合考试考点、重点分析

    同等学力考试马上就要开始了,同学们应该紧锣密鼓的开始同等学力申硕考试的学习。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同等学力申硕经济重点考试

    00评论2019-04-19 10:54:37

    免费咨询

    在线咨询 报考资格测评
    扫码关注
    在职研究生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官方微信公众号

    电话咨询
    联系电话
    010-51264100 15901414202
    微信咨询
    用手机号进行搜索添加微信好友
    15901414202

    张老师

    15901414201

    张老师

    15811207920

    育小路

    一对一免费咨询

    张老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