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教育网,一站式的学习教育平台

2012同等学力申硕工商综合管理学原理(2)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时间:2012-04-20 13:12:09

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测评

  第二章 组织管理原理

  个体行为的假设

  1)经济人假设(泰罗的科学管理,古典管理理论) 2)社会人假设 (人际关系学说) 3)管理人假设(第四章决策中提到的“决策人”,有限理性,满意决策)

  4)复杂人(领导/管理权变理论,领导的生命周期理论)

  如何理解个体的行为和特征/行为与学习的关系(在企业中的作用)

  1)行为和学习是组织生活中个体的两个基本特征。2)行为关系到现阶段的企业状态,学习则更多地对将来的企业发展起影响作用。3)通过现时的行为,可以促进成员的学习,学习的结果又会提高未来的行为能力,二者是相互促进的。

  组织生活中个体的两个最基本的特征

  1)行为 :决策决定方向,心理力量决定强度;

  目标、知识、思维方式制约决策,情感影响心理力量,与努力程度相关;

  2)学习

个体层次的基本要素

基本范畴 决定因素 进一步的制约因素
行为 决策 目标、知识、思维方式
学习 心理力量 情感

  学习过程—组织层次的学习

  组织中由两部分知识构成。一部分是个人知识的储备,其中一部分是直接为组织所利用的;另一部分,是属于组织的或大家共享的。组织中知识情报不是一个不变的量,而是经常发生变化的。变化的过程就是组织的学习过程。组织的学习过程,也可以从两个层次上去衡量。第一层次,是个人层次的学习过程。第二层次,是组织层次上知识获得的过程。

  补充:从组织层次上知识的获得有两种方法――个人知识转化为组织共有的知识;借助于信息沟通过程和决策过程,使个别的、零散的知识加工综合成为系统的知识。

  『心理能量』心理力量是促使人意识到自己的需求和主体性,驱使人采取适当行为的心理力量。

 表2-2 组织整体力量的形成:

A C 1)个人潜在能量的表面化
B D 2)个人能量的有效化
3)组织给予的影响 4)个人之间的相互作用

  心理能量定义;

  学习和心理能量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二者有较强的相关性。一方面心理能量对学习的促进作用要适度,另一方面不同的学习需要不同的心理能量。

  组织中学习与心理能量的相互作用有两条:

  1) 个体层次轨迹:学习-情报蓄集-成功-能量改变

  2) 集体层面:学习-情报共有-相互激励-能量集团

  『正式组织』

  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人的有意识地加以协调的行为或力的系统。

  正式组织三个基本要素

  A.协作意愿 B.共同目标 C.信息沟通

  『非正式组织』

  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人的无意识的体系化、类型化了的多种心理因素的系统。

    考前须知:申硕考试时间安排 准考证下载入口 英语写作模板汇总 历年同等学力真题

    入门须知什么是在职研究生 在职读研六大方式 在职研报考条件 读在职研有用吗

结束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阅读全文

一站式择校服务!【免费领取】专业规划&择校方案

*学生姓名 :
*手机号码 :
*意向专业 :
 意向院校 :
*当前学历 :
免费领取 :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

用户评论
500字以内
发送
    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评测
    相关文章推荐
    2025年三所知名院校同等学力申硕即将开课,还剩最后报名机会!抓紧!
    2025年三所知名院校同等学力申硕即将开课,还剩最后报名机会!抓紧!

    2026年浙江工商大学、西南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三所知名院校同等学力申硕即将开课,均剩最后报名机会。入学需提交材料审核,申硕要满足学位等条件,三校各有商科、师...

    790评论2025-09-19 11:14:46
    2020同等学力申硕综合考试难吗?    
    2020同等学力申硕综合考试难吗?   

    同等学力申硕考试科目有综合和外语两门,关于这两门科目的考试难度,是同学们比较关心的。那么,我们来看看同等学力申硕综合

    00评论2020-04-28 09:03:18
    2019同等学力经济综合考试考点、重点分析
    2019同等学力经济综合考试考点、重点分析

    同等学力考试马上就要开始了,同学们应该紧锣密鼓的开始同等学力申硕考试的学习。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同等学力申硕经济重点考试

    00评论2019-04-19 10:54:37

    免费咨询

    在线咨询 报考资格测评
    扫码关注
    在职研究生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官方微信公众号

    电话咨询
    联系电话
    010-51264100 15901414202
    微信咨询
    用手机号进行搜索添加微信好友
    15901414202

    张老师

    15901414201

    张老师

    15811207920

    育小路

    一对一免费咨询

    张老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