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读
快速择校
在教育、人事主管部门的领导下,我国公共管理硕士( MPA )专业学位教育自 2001 年启动,连续 5 年招生,始终收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首届 MPA 学员将于 2004 年初陆续毕业, MPA 教育已接近完成一个周期。 2003 年 9 月,国务院学位办在原有 24 所 MPA 试点院校的基础上,又新批 23 所部属和地方院校,使试点院校增加到 47 所,共覆盖 24 个省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如何推动 MPA 专业学位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特别是建立和完善与之配套的政策措施,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MPA 专业学位是国际通行的学位,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如美英等国, MPA 与 MBA (工商管理硕士)、 JM (法律硕士)成为文科高层次职业研究生教育的三大支柱。
我国 MPA 专业学位是继 1990 年我国开展 MBA 专业学位教育、 1995 年开展 JM 专业学位教育后,经教育、人事主管部门及有关专家认真调查研究和充分论证,于 1999 年 5 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讨论通过设立的。在我国, MPA 专业学位教育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这是人们的普遍共识:
一. MPA 专业学位是适应我国现代公共管理的需要,即党的十五大提出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国家公共事务和行政管理干部队伍而设置的,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有强劲的生命力。
二. MPA 专业学位自 1924 年在美国创立以来,历经 80 年的发展,被证明是最适合政府公务员攻读,也最适合培养政府公务员及公共管理人才的专业学位,目前 MPA 已经成为很多国家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公共管理人才的主要途径之一。而当代公共管理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日益突显,其研究范围不断扩展,科技含量显著增高,职能不断分化,使各国政府更加重视 MPA 专业学位教育和专业人才的培养。
三.我国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干部的学习和培训,而广大公务员和公共管理人员也有强烈的学习愿望。按照有关部门提供的数字,我国有近 800 万公务员,近 2000 万公共管理人员,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渴望进一步深造,这是 MPA 专业学位教育广泛、坚实的社会基础,也是 MPA 专业学位教育必然发展的依据。
四.各级政府、人事部门和高等院校都普遍高度重视 MPA 教育。从 MPA 专业学位的论证,到 MPA 教育实施过程中推荐学员和面试、授课、专题讲座、论文开题及答辩等,政府及政府官员都积极参与,其参与的广度和深度是学校教育和其它专业学位教育所不曾有过的。而首批 24 所 MPA 试点高校也倾全力努力办好 MPA 教育,在学科重组、师资培训、硬件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国家增设第二批 MPA 试点院校的过程中,全国竟有 101 所大学申报,数字居其它专业学位申报院校之首。可见,高校举办 MPA 教育的积极性是空前的。
综上所述,我国 MPA 专业学位教育无论从客观还是主观方面来看,都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也应该看到,刚刚起步不久的 MPA 专业学位教育在前进过程中确实存在着一些急待认真研究、妥善解决的问题,无视或者回避这些问题,就会阻碍 MPA 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这些问题主要是:
一.从 MPA 报考人数上看,三年连续呈下滑趋势: 2001 年全国报考 11846 人, 2002 年全国报考 9530 人, 2003 年全国报考 6732 人,每年递减 2000 多人。
二.从深层原因上分析, MPA 专业学位属在职学习,只有学位,没有学历。而当前组织人事部门对干部的待遇及填写的表格则偏重学历,甚至没有填写学位的栏目。有的地方组织部门因此取消了与当地高校合作培养 MPA 的计划,在校学习的 MPA 学员普遍担心的也是 MPA 专业学位的社会价值,特别是在组织、人事部门的认可程度。
三. MPA 专业学位的学习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如学习的时间、费用等。 MPA 专业学位以在职学习为主,但完全占用业余时间和节假日学习,是学员特别是政府公务员难以承受的。 MPA 的学费普遍在 3 万- 3.5 万之间,加上学习期间的差旅、食宿等费用, 2 - 3 年的学习一般需花费 5 万元,这对政府公务员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在读的 MPA 学员们反映,政府公务员到党校、行政学院学习,都有时间保证;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都有经费支持。为什么 MPA 做为国家学位,完全成了一种个人行为,在学习的时间和费用上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甚至反而放任自流了呢?
四. MPA 专业学位与职业衔接问题。专业学位的重要特点,是与职业、工作岗位紧密衔接。建筑、工程硕士、临床医学硕士等专业学位成功发展的重要原因,即在于该学位是获得职业资格和上岗证书的重要条件。而 MPA 专业学位目前除了在教学方面体现出职业特点和岗位要求以外,与职业接轨的政策可以说是一无所有。原来仅有的由各省、市、自治区人事厅推荐公务员考生,并予以优先录取的做法,也在 2003 年的招生工作中取消了。
总而言之, MPA 专业学位是培养政府公务员和公共管理专门人才的,这个专业学位既有所有专业学位都具有的共性,即专业学位的一般特点;又有自己的个性,即它不同于其他专业学位的特殊性, MPA 教育的各个方面,尤其是与职业接轨的政策配套措施,都需要得到政府的支持。 MBA (工商管理硕士)是靠进入市场实现自身价值的, MPA (公共管理硕士)必须进入政府和公共管理领域,首先取得政府的认可,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如前所述,如果没有政府相关配套政策的支持, MPA 专业学位自身也是难以成立的。
为了及时解决 MPA 开办初期出现的问题,以保证 MPA 教育长期、稳定、系统地发展下去,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尽快解决学位与学历问题。 MPA 只有学位,没有学历,学历问题成为困扰 MPA 专业学位发展的瓶颈。而众所周知的是,计划经济重学历,市场经济重学位,国际上和西方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公认学位,学位体现学习者的水平与能力,而不知道还有什么学历问题。所以,我们组织人事工作应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明确认同 MPA 专业学位,而不再拘泥于学历。或者,鉴于 MPA 学员在学校经历了必要的学习时间与过程,由培养院校同时颁发学历证书。
二.学习与使用相结合,构建 MPA 专业学位与职业相衔接的政策机制。如 MPA 专业学位列入公务员录用、考核、晋升、培训的内容和条件;获得 MPA 专业学位的非政府公务员可以不再通过统一的公务员任职资格考试,而由用人单位直接考核即录用为政府公务员。也就是说, MPA 专业学位与国家公务员考试打通,建立由 MPA 进入政府的“直通车”。因为 MPA 专业学位的获得,显然比国家公务员考试难度大很多。
三.学习时间与费用。政府公务员参加 MPA 专业学位的学习,应纳入干部培训的管理机制,如同上党校学习一样,给予一定的学习时间保证,而不仅仅是利用业余和节假日时间。例如,每年给 4 - 6 周时间,再加上干部的两周年休假,比较适宜。同时,做为对在职干部的培养,给予一定的学习费用和支持,比如,获得学位后由单位报销三分之一或一半的学费,这就可以在公务员工资水平不高的现实情况下,减轻公务员个人的经济负担。
四.报考条件适当放宽。这对当前西部和地方院校培养基层广大政府公务员及公共管理人员,尤为重要。例如,大学本科毕业,由 4 年工作经历降低到 2 或 3 年以上工作经历的,即可报考(其它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只要求 2 年工作经历)。也可以考虑大专毕业者,有 6 年以上工作经历的,按照同等学历可以报考。这不仅更加适应社会需要,而且只要规范入学考试,也不会给 MPA 专业学位教育的质量带来不利影响。
MPA 专业学位教育应当在探索中前进,而及时解决探索中出现的重要问题是在探索中前进的必要条件。我们希望政府主管部门重视上述问题,尽快研究、解决上述问题。
中国政法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课程班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北京在职研究生证书类型:非全日制研究生获学历、学位双证;同等学力申硕有学位证与结业证;中外合作办学硕士得外方学位证及中留服认证;国际硕士仅外方学位证,部分可认证...
北京在职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分同等学力申硕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前者单科60分及格,有4次补考机会;后者有国家线/院校自划线。2023-2025年管理类国家线降,清华M...
在职研究生报名流程已全面更新,职场人士在紧张的备考阶段必须掌握高效策略。文章详细拆解报名流程的各个环节,包括资格审核、材料提交和考试安排,并针对在职人群的特点,...
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全国有统一基础要求,如学历与工作经验限制等,各地区又有补充差异。报考流程统一但各环节时间、材料、审核方式不同。政策福利包括落户积分、学费补贴、...
贵州在职研究生预报名是报考流程中的重要环节,了解其是否必须能帮助考生提前规划,避免正式报名时的拥堵。备考阶段需严格把控报名截止日期、考试时间安排、复习进度及成绩...
重庆在职人考研预报名时间确定为10月10日至13日,在渝考生需在此期间完成报名操作。错过预报名期将无法参加后续考试,影响升学计划。本文详细解析报名步骤,包括系统...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