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读
快速择校
关于2011年招收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工作的通
学位办[2011]2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学位委员会、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中国人民解放军学位委员会,有关招生单位:
现就2011年招收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包括法律硕士(J.M)、教育硕士(Ed.M)、工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MBA)、农业推广硕士(MAE)、兽医硕士(VMM)、公共管理硕士(MPA)、公共卫生硕士(MPH)、军事硕士、会计硕士(MPAcc)、体育硕士、艺术硕士(MFA)和风景园林硕士(MLA)。
(二)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
(一)报考条件
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考条件分别见附件2、附件3。
(二)报名方法
采用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
网上报名工作启用全国统一报名平台。考生在7月1日至14日期间登录“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以下简称“学位网”,http://www.chinadegrees.cn),按要求提交报名信息和上传本人电子照片。考生网上报名成功后,打印报名系统生成的《2011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名登记表》(样表见附件5),在7月15日至18日期间到各省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现场确认点缴纳报名费、验证、确认报名信息。
现场确认时,考生须持规定的身份证件(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或护照)至现场确认点,由工作人员核验,通过第二代居民身份证鉴别仪验证报名信息,并拷贝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内数码照片文件(持护照者除外),本人在报名系统打印生成的《2011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名登记表》上签字确认。报名信息一经签字确认,一律不得更改。
现场确认工作完成后,省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检查汇总有效报名数据,为考生编制准考证,并将相应数据回传至学位网。
10月15日后,考生可在学位网下载准考证。
考试成绩发布后,通过招生单位公布的复试分数线的考生登录学位网下载本人《2011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资格审查表》,本人签名后将该表交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或档案管理部门,下同),核准表中内容、填写推荐意见,并在电子照片上加盖公章,然后按要求将《2011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资格审查表》、相关学历、学位证书交报考单位研究生院(处、部)进行资格审查。如考生持境外学历、学位报考,资格审查时须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
招生单位在录取前须对考生的报考资格进行审查,不得录取不符合报考条件或提供虚假信息的考生。必要时,招生单位可委托权威认证部门对考生的学历、学位证书进行认证核查。
录取工作结束后,我办将随机抽查部分考生的报考资格,检查各招生单位的资格审查工作。
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的时间为2011年10月29日、30日。
考试科目分别见附件2、附件3。
(五)考务工作
全国联考命题、考务工作委托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以下简称“学位中心”)组织,各省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负责所辖考区具体考务工作。有关各科考试的具体时间、命题、考务及阅卷工作的安排由学位中心另行通知。
学位中心和各省级主考部门要对考试的组织工作加强管理,严肃考风、考纪,保证考试工作顺利进行。
三、招生限额
(一)各招生单位招收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招生限额详见附件1。
(二)各招生单位招收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招生学科、专业及招生限额详见附件3。
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的录取工作由各招生单位自行组织,录取分数线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划定。各招生单位根据考生入学考试成绩(含复试),择优录取。
为保证培养质量,便于在职人员兼顾工作、就近入学,各类别专业学位录取调剂工作,限在考生报考院校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院校之间进行,不进行跨省(自治区、直辖市)院校之间的调剂录取。
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不进行跨校调剂录取;校内跨专业调剂原则上从严掌握,且仅限于相同一级学科下的不同二级学科之间。
录取工作具体事宜另行通知。
五、其它事宜
(一)2011年全国联考各科目考试成绩一年有效。
(二)各招生单位要严格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严禁举办考研辅导班的通知》(教学厅〔2004〕15号)要求,除考试大纲外,招生单位不得以其他形式划定考试范围,不得举办任何形式的考研辅导班;招生单位教师不得以任何形式参与考研辅导活动(包括社会上的考研辅导活动)。
(三)自行组织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等)命题和阅卷工作的招生单位,务必保证专业课考试工作的严肃性、权威性、保密性。专业课试卷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在启用并使用完毕之前属机密级材料,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对外或向考生泄露。有关招生单位在专业课试卷传递过程中,要按照学位中心的统一部署,认真负责,安全准确,避免发生误递、迟递或错递。
(四)各招生单位应在下达的总招生限额内,根据社会需求,统筹考虑教学资源和培养条件,实事求是地确定招生规模。
(五)为保证培养质量,除经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在异地设置校区的招生单位外(且仅限在该校区所在地办学),其他单位禁止异地办学。
附件:
1.2011年各招生单位招收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招生限额.xls(第6~18页)
2.2011年招收在职人员攻读法律硕士等专业学位工作的具体事宜.doc(第19~67页)
3.2011年招收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工作的具体事宜.doc(第68~71页)
4.2011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类别及代码、全国联考考试大纲.doc(第72~73页)
5.2011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名登记表(样表).doc(第74页)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
二〇一一年四月二十七日
报考指南:什么是在职研究生 ♦在职读研六大方式 ♦在职研报考条件 ♦读在职研有用吗
复习指导:在职联考备考专题 ♦历年真题 ♦如何利用真题 ♦辅导班:环球卓越 学苑教育
重点院校:人大 ♦外经贸 ♦首经贸 ♦中央财经 ♦北大 ♦清华大学 ♦北师大 ♦中国传媒
热门专业:金融学 ♦国际贸易 ♦人力资源 ♦ 企业管理 ♦ 经济学 ♦MBA ♦EMBA ♦法学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北京在职研究生报名入口详解,全面汇总不同报考方式的官方入口信息。涵盖非全日制研究生、同等学力申硕、中外合作办学等多种途径,详细解析每种方式的报名步骤、操作流程及...
在职研究生就业率高的专业,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跨行业就业强;人工智能“AI+行业”复合型人才受青睐;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技术壁垒高、政策红利足;MBA是晋升管理层跳...
在职研究生深造关键信息汇总涵盖三大核心内容:教师在职研究生的三类报考条件(非全日制研究生、同等学力申硕、中外合作办学,各有学历、年限及入学方式要求)、高校延长在...
在职研究生高薪专业推荐金融、数据科学、人工智能、法律、医疗健康管理等,解析各领域薪资水平、课程特点与报考条件,结合行业趋势提供适配建议,助力职场人通过学历提升实...
在职研究生报名分四类:非全日制需参加全国统考,10月15-28日网报,12月下旬考试;同等学力申硕免试入学,3月10-23日统考报名;中外合作办学免统考,提交材...
在职研究生双证毕业后不算应届生。这类教育属于非全日制研究生,采用定向培养模式,学校不接收档案,毕业时无报到证,不具备应届生身份;而全日制研究生因非定向培养、档案...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