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教育网,权威招生服务平台
微信公众号
在职研究生微信公众号

政策解读

微信小程序
在职研究生微信小程序

快速择校

在职研究生招生院校

人大计算机取证与司法鉴定在职研招生简章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 时间:2011-03-13 14:20:44

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测评

    中国人民大学工程硕士(计算机取证与司法鉴定)在职硕士研究生2011年招生简章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通知精神,2011年我校将继续招收在职人员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学位代码430100,工程领域名称:软件工程,工程领域代码:430113)。计划招收150人。

    一、专业介绍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学科类别较为齐全,拥有8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33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均居。几十年来,中国人民大学共培养了近18万各类人才。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软件工程学科对于其他学科的渗透力逐渐增强,对于提升传统学科的研究水平以及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应用具有重大的意义。在浓厚的人文社会学科背景下,软件工程专业学位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依托我校现有的学科优势,软件工程专业将在企业管理、金融、证券、保险精算、信息系统与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等领域培养出高层次实用型、复合型软件工程技术和软件工程管理人才。

    工程硕士培养依托单位信息学院创建于1978年,其前身是我国最早用信息来命名学科的经济信息管理系。信息学院在数据库领域,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涌现了以萨师煊教授、王珊教授、杜小勇教授、孟小峰教授和陈红教授为代表的数据库创新团队。近30年间,在数据库领域做出了的成就,使得我校的数据库教学和研究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目前拥有教育部数据库与商务智能工程研究中心、数据工程与知识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及北京市数据库产业化基地等多个省部级的研究机构,成为我校文理交叉的一个典范。信息学院在长期的教学科研实践中,与许多企业以及科研院所建立了紧密的联系。这些企业与中国人民大学签署了校企合作协议,建立了人才输送、培训、教学实习、奖学奖教金、联合实验室等项目,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实习、项目合作以及技术开发的基础条件。

    二、研究方向计算机取证与司法鉴定方向::是涉及法学、侦查学和计算机科学的文理结合的交叉学科,是建立良好的社会安全保障体系和良好的社会法制环境的科学保障,关系到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安全、和谐与稳定。中国人民大学软件工程领域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设立计算机取证与司法鉴定方向,主要面向公、检、法、司等部门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社会急需的计算机取证与司法鉴定专业人才。

    该方向依托数据工程与知识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软件工程核心课程之外,开设计算机取证与司法鉴定、数据恢复技术、中国电子证据立法研究等特色课程,培养适应当前计算机取证与司法鉴定特殊需求的专门性人才。

    实验室数据恢复与计算机取证研究与试验平台拥有多台专业设备和数名专职研究人员,正在办理国内高校家计算机证据鉴定中心,通过实践教学和实战训练,让学员在实务工作中能够迅速掌握和灵活应用。

    三、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

课程类别

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合计



公共课

1

自然辩证法

3

15

2

工程硕士英语

3

3

工程硕士数学

3

4

信息检索

3

5

知识产权

3





专业基础课

6

软件工程与方法(必修)

3

18学分
(选9 分)

7

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必修)

3

8

软件架构

3

9

金融业务与金融信息化

3

10

计算机取证

3

11

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

3






专业选修课

12

数据库管理系统原理与实现

2

 

22学分
(至少选8分)

13

信息系统安全

2

14

金融时间序列分析

2

15

网络金融

2

16

电子证据法

2

17

数据恢复

2

18

中间件实现技术

2

19

IT服务管理

2

20

人机界面

2

21

IT项目管理

2

22

ERP原理与实施

2

选修课

23

计算机组成原理

4

见注

 24

数据库系统概论

4

 

    四、报名条件:1、具有相关实践经验或有志于从事相关工作的广大人员。

    2、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一般应有学士学位)并取得学历证书。

    3、本专业不受工作年限的限制,可招收应届本科毕业生。

    被录取为工程硕士生的,在修完研究生课程并结合本工程领域实际需求完成学位论文(设计)后,可进行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设计)答辩,答辩通过后获得人民大学硕士学位。

    五、报名时间:2011年3月至2011年7月中旬

    六、学习方式及年限:

    1、学习方式:采取进校不离岗的培养方式。课程学习采取周末或利用假期集中授课的办法,实行学分制。

    2、学习年限:培养年限一般为2-3年,最长不超过4年。

    七、培养方式及培养费用:培养方式:按照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执行。 培养费用:3.6万元 学习期间不转档案、人事、工资、户口关系,学校不提供住宿。

    八、学位授予: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培养方案的规定内容,按照中国人民大学学位授予的相关规定,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可授予硕士学位。

    九、参考书目:参考书目为《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指南(2005年版)》(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

    十、申请硕士学位办法有关申请硕士学位事宜严格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1998]54号文件的规定办理。申请硕士学位的步骤如下:1. 凡符合报名条件中第1项和第3项要求申请学位者可按54号文件有关规定,经我校学位办公室资格审核同意,发给《考试资格卡》。

    2. 在获得《考试资格卡》后四年内,通过本校组织的全部课程的考试(必修课实行试题库考试;选修课为课堂考核)和国家组织的水平考试(外语水平考试;学科综合水平考试)。

    3. 通过全部课程考试后一年内,提交硕士学位论文,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4. 在提交论文后半年内,学院组织申请人完成学位论文答辩,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通过,授予工学硕士学位。

    5. 已完成全部学位课程考试,但未在规定期限内提交学位论文并完成学位论文答辩者,按照国务院学位办文件规定,本次学位申请无效。

    6.其他有关规定参照《中国人民大学关于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学位实施细则》。

结束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阅读全文

一站式择校服务!【免费领取】专业规划&择校方案

*学生姓名 :
*手机号码 :
*意向专业 :
 意向院校 :
*当前学历 :
免费领取 :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

用户评论
500字以内
发送
    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评测
    相关文章推荐
    收藏!口腔医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汇总
    收藏!口腔医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汇总

    口腔医学在职研究生有专业型硕士和学术型硕士,专业型需有口腔医学专业学历且有执业医师资格等,学术型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等。多所院校招生,不同院校专业学费不同,同等学...

    270评论2025-09-14 10:07:57
    天津双证在职研究生院校一览表!为你升职加薪提高保障!
    天津双证在职研究生院校一览表!为你升职加薪提高保障!

    天津双证在职研究生院校有河北工业大学、天津大学等。双证指非全日制研究生,需参加全国统考,每年10月报名,过国家线有机会录取,毕业获学历证与学位证,学信网可查,认...

    420评论2025-09-12 11:24:50
    金融学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与要求是什么?对毕业年限有要求吗?
    金融学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与要求是什么?对毕业年限有要求吗?

    金融学在职研究生报考,非全日制方式要求本科毕业或专科毕业满2年,初试与全日制考试科目相同;同等学力申硕方式,大专及以上学历可报名课程学习,本科有学位满3年可申硕...

    970评论2025-09-12 10:27:44
    北京在职研究生录取分数线:2025年高校招生政策最新调整要点
    北京在职研究生录取分数线:2025年高校招生政策最新调整要点

    北京在职研究生录取分数线迎来新变化,高校招生政策调整直接影响录取机制。新政策聚焦分数线设定标准、专业招生比例优化等核心要素,旨在提升教育质量。这些变动对在职考生...

    820评论2025-09-12 09:24:33
    在职医生怎么报考医学在职研究生?2026级备考攻略与注意事项
    在职医生怎么报考医学在职研究生?2026级备考攻略与注意事项

    在职医生报考医学在职研究生常面临工作与学习平衡的挑战。本文提供全面攻略,详细解析报名流程、资格审核和考试准备策略,包括高效复习方法和时间管理技巧。注意事项部分强...

    1070评论2025-09-12 09:14:04
    信息与通信工程在职研究生考哪几门?
    信息与通信工程在职研究生考哪几门?

    信息与通信工程在职研究生若通过同等学力申硕方式,入学无需考试。申硕阶段考试一般考外语(如英语、法语等)和专业课(涵盖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等)。考试通过标准为及格...

    380评论2025-09-11 10:49:44

    免费咨询

    在线咨询 报考资格测评
    扫码关注
    在职研究生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官方微信公众号

    电话咨询
    联系电话
    010-51264100 15901414202
    微信咨询
    用手机号进行搜索添加微信好友
    15901414202

    张老师

    15901414201

    张老师

    15811207920

    育小路

    一对一免费咨询

    张老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