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科之间的均衡性
每科都是20分,和司法考试不一样。这意味着,民法刑法并不具有绝对重要的地位。
2、通过做题技巧得分的可能性。
60%的分值都是主观题。而主观题是很有可能通过技巧来得分的。
(1)合理推测:比如,刑法的名词解释经常考某些罪名,那么对这些罪名你可能没复习到,但仍有可能得分,因为根据犯罪构成理论,一个罪名有四个要件,你从罪名中至少可写出两个要件,客体、主观,而客观和主体两个要件可进一步猜出来。
(2)踩点给分要求多踩点,简答题、论述题尤其如此,组织答案的时候要尽可能地将相关要点写进去。比如2010年的一道论述题,试论《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意义和主要特色。超纲题,很多同学一看就懵了,为什么?超纲了,怎么办?开天窗吗?注意,两个采分点,一是意义,二是特色。意义指的是有什么作用,你发散思维啊,首先,对公民权利的保护怎么样了?更全面了,对吧,其次,对原来分散的立法怎么样了?完善了,对吧,等等
(3)怎么踩点?——围绕命题中的采分点发散,按由大到小的方法答题,比如,不成文宪法的名词解释,怎么答?书上就一句话,没有统一宪法典表现形式的宪法。怎么延展?首先,不成文宪法是和成文宪法对应的概念,是宪法的一种传统分类。其次,它的定义和特点。再次,不成文宪法的代表国家,英国。
3、各科命题规律的共同性和差异性。
共同特点:记忆型考试,考记忆力。
但由于命题人的原因,各科的命题规律是不同的。
宪法的特点:宪法的内容包括宪法理论和宪法法条两部分,重点是第二部分。从考试范围看,相当于司法考试的范围,仅靠教材很难得高分。例如,2010考了“不成文宪法”的名词解释,而这个名词解释在教材上只有一句话,如果只答这一句话是得不了全分的。因此,我们要扩展复习范围,按司法考试的要求来复习,才能得到高分,那么我们的课程也正是按司法考试的范围来设计的。取法其上,得乎其中。
法理的特点:中规中矩。用教材就行了。
法制史的特点:考点非常分散,要求全面复习。
民法的特点:贴近时代,2010年侵权责任法的意义和特点。
刑法的特点:论述题都在总论,名解和简答则总分都有,吃透教材即可。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同等学力申硕考试科目有综合和外语两门,关于这两门科目的考试难度,是同学们比较关心的。那么,我们来看看同等学力申硕综合
同等学力考试马上就要开始了,同学们应该紧锣密鼓的开始同等学力申硕考试的学习。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同等学力申硕经济重点考试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