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教育网,权威招生服务平台
微信公众号
在职研究生微信公众号

政策解读

微信小程序
在职研究生微信小程序

快速择校

在职研究生招生院校

新增加的专业硕士学位凸显我国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求

来源:海文 时间:2010-05-22 09:23:06

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测评

日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近日通过了金融硕士包括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保险、资产评估、警务、应用心理、新闻与传播、出版等19种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同时,还指出此次公布的19种硕士专业学位要求实践教学时间不少于半年。

  这一消息的公布是继2009年国家从应届本科毕业生中增招了3.8万名专业学位硕士生之后,再次对专业研究生教育的革新政策。那么,这一新政在当下教育大背景下有着如何意义呢?对于关注考研的人士,以及将要考研的百万学子们又意味着什么呢?应该如何解读这一政策,笔者认为,这一政策的出台无疑跟国家人才培养战略和市场就业趋势有着很大的关系。

  国家:需求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所谓的拔尖创新人才就是指在各个领域特别是科学、技术和管理领域,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有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国家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带头人和杰出人才。这几年来,无论是北京奥运会上一个个中国式图景的展现、一个个中国式精神的显现,还是当下上海世博会“东方之冠”凝结的中国人智慧结晶,都说明了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不仅如此,据美国科学基金会的调查,美国50%以上的高科技公司中,外籍科学家和工程师占公司科技人员总数的90%,在美国硅谷工作的高级工程师和科技人员有33%以上是外国人。德国、法国、英国、日本、俄罗斯、韩国、新加坡、印度等,也都纷纷出台了加强培养和引进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战略规划。

  总之,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世界,谁拥有更多高素质的拔尖创新人才,谁就将在21世纪雄踞世界科技与经济的制高点,谁就能在竞争中取得主动,赢得未来。能否培养出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在经济、科技等领域缩小与世界发达国家差距的关键性因素,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刻不容缓的重要战略任务。

  因此,国家推出增加专业硕士学位的举措,指出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目标,正是迎合了国家重视人才的战略。

  企业:倾向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不仅国家是这样,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也视人才为自己的核心砝码,也更加倾向于吸取具有创新能力、实践应用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社会学家分析,21世纪第一层次的职业当属于高智力集团,因此,近几年国内企业不惜以年薪50万、100万招聘高级知识人才,组成企业高智力集团,由此可见新的职业结构对高级人才的素质要求愈来愈高。所以,此次公布的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都要求学生的实践教学时间不少于半年,在学习的同时都要辅以一定的科研训练,重视实践教学和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这些都可以说是与就业市场需求紧密相关的可行性措施,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高层人才荒的问题,对于缓解就业压力也可以起到推动作用。

  高校:专业学位教育培养模式创新摇篮

  大学可以说是造就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大学特别是一流大学,对培养和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肩负着义不容辞的历史重任。据统计,在世界荣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及理论成果有70%是在大学中产生的,特别是在世界一流的大学中产生的,大学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摇篮。近些年来,我国的大学陆续启动和实施了“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工程”、“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等一系列重大的政策措施,逐步形成了人才聚集和成长的良好环境。然而,高等学校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方法、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教学制度、人事与管理体制的改革,还很不适应我国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特别是我国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表现出相当的局限性。例如人才培养规格过于单一、专业和知识面比较狭窄、实践环节薄弱等等,大学在整体上还没有能够很好形成有利于各类专门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良好环境。

  因此国家教育领导部门为进一步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陆续设置了以培养应用型高层次人才为目标的专业学位,如工程硕士、临床医学硕士、工商管理硕士、法学硕士等,据有关部门估计,社会对这类专业硕士的需求已达到对整个研究生教育需求的70%。如今,国家又在之前的政策上再进一步,不仅批准设置了38种专业学位,更是开展19种类别的研究生专业学位试点,使得具有研究生专业学位授予权的培养单位已达476所,累计招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85万人。从此次政策还可以看出,教育部更是在政策上给予试点高校重点支持,除了一定的经费支持,还会适当增加专业学位研究生推荐免试生名额和招生计划,而且在其他有关政策中予以支持。这都充分体现了国家利用高校这一摇篮,希望在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培养模式创新和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实现较大突破,以积累可推广的成功经验的愿望。

  学生:锻炼自己成为高层次的专业型人才

  那么,对于逐年增多的百余万考研学生来说,这一政策的实施又意味着什么哪?那就是除了在专业选择上要更加侧重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之外,跟要深入的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努力通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把自己锻炼成高层次的专业型人才,至少要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作为一名研究生,不仅要学好课堂上、书本上、网络上的知识,还要意识到在实践中学习是更为重要的学习,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单纯地埋在书本里,一味的知识获取书本上的单一知识,与社会脱轨,而是应该要多去参加生产和社会实践,学会主动地、创造性地在实践中学习。这样,无论对于自身的成长、全方位发展,还是今后选择就业来说都是切实可行的办法所在。

  黑格尔说过:“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我们很高兴看到国家出台的这一举措,看到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被提上日程并受到重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全社会定会建立起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充分发挥个人创造才能和潜力的良好环境和用人制度,高层次的专业型人才辈出,群星灿烂的时代也一定会到来!

结束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阅读全文

一站式择校服务!【免费领取】专业规划&择校方案

*学生姓名 :
*手机号码 :
*意向专业 :
 意向院校 :
*当前学历 :
免费领取 :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

用户评论
500字以内
发送
    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评测
    相关文章推荐
    西藏在职研究生证书类型与含金量,好就业的专业推荐
    西藏在职研究生证书类型与含金量,好就业的专业推荐

    西藏在职研究生证书类型有非全日制双证,用于考公、评职称等;同等学力单证,适合医护等评职称;中外合作办学证,外企、跨境文旅企业认可。好就业专业有护理、公共管理、旅...

    510评论2025-10-17 09:10:47
    临床医学在职研究生就业优势有哪些?对职场晋升有帮助吗
    临床医学在职研究生就业优势有哪些?对职场晋升有帮助吗

    临床医学在职研究生通过系统学习提升专业技能和学历,显著增强就业竞争力。就业优势体现在医疗行业的高需求岗位,如临床医师和研究员,就业率高且薪资待遇优厚。对职场晋升...

    740评论2025-10-16 10:37:35
    刑法学在职研究生报名时间及考试时间说明
    刑法学在职研究生报名时间及考试时间说明

    刑法学在职研究生报名时间全年滚动,春秋季为黄金期,热门院校或方向可能提前满额。申硕考试报名分四步,3月1日前需在信息平台注册,3月10-23日在中国教育考试网报...

    310评论2025-10-16 09:00:27
    医学在职研究生就业前景分析:晋升、评职称、转型助力
    医学在职研究生就业前景分析:晋升、评职称、转型助力

    医学在职研究生就业前景好,能助力晋升。临床岗位可突破科研短板,护理岗位助转型管理,公共卫生岗位可参与政策制定。评职称上,能缩短年限、满足科研指标,基层还有倾斜政...

    470评论2025-10-15 11:26:17
    重庆在职研究生入学难度与报考条件:2种报考途径解析
    重庆在职研究生入学难度与报考条件:2种报考途径解析

    重庆在职研究生入学难度与报考条件:同等学力申硕课程班大专可入学,申硕需本科获学位满3年,免试入学,申硕统考两门60分及格;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类本科毕业满3年或大...

    760评论2025-10-14 10:18:05
    在职研究生和全日制区别在哪?过来人现身说法
    在职研究生和全日制区别在哪?过来人现身说法

    在职研究生和全日制区别主要在学习方式、报考路径、证书形式等方面。在职含非全日制、同等学力申硕、中外合作办学等形式,多周末/集中授课;全日制需脱产学习。但二者证书...

    1110评论2025-10-14 10:02:04

    免费咨询

    在线咨询 报考资格测评
    扫码关注
    在职研究生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官方微信公众号

    电话咨询
    联系电话
    010-51264100 15901414202
    微信咨询
    用手机号进行搜索添加微信好友
    15901414202

    张老师

    15901414201

    张老师

    15811207920

    育小路

    一对一免费咨询

    张老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