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研究生网
 在职研究生咨询热线:010-51264100  13120419940   MSN:kaoyan@yuloo.com 张老师
 在职博士 | 在职MBA | 高级研修班 | 同等学力辅导 | 在职攻读硕士学位 | 在职研究生 | 考生论坛 | 上海在职研究生网

人民大学工程硕士(基础软件方向)在职硕士研究生2010年招生简章

作者:   发布时间:2010-04-27 17:48:05  来源:育路网

中国人民大学工程硕士(基础软件方向)在职硕士研究生2010年招生简章

    工程硕士与工学硕士处于同一层次,但侧重不同。其培养目标是使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掌握所从事工程领域的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担负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

    为适应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基础软件产业发展的需求,中国人民大学软件工程领域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设基础软件方向。依托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在数据库技术、系统与信息安全方面具有的传统学科优势,面向国产基础软件开发和应用企业对高端人才的需要,除软件工程核心基础课程之外,将开设数据库实现技术、数据仓库、操作系统实现技术、中间件实现技术等基础软件方面的课程。培养基础软件核心开发人才、基础软件平台应用软件开发人才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通知精神,我校招收在职人员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学位代码340100)。我校工程硕士的领域名称是软件工程。

一、报名条件:
   企业、科研院所、中国人民解放军和高等学校等有关单位的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员中符合规定的在职人员,本领域不受工作年限的限制,可招收应届本科毕业生。被录取为工程硕士生的,在修完研究生课程并结合本工程领域实际需求完成学位论文(设计)后,可进行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设计)答辩。

二、 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

课程类别

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合计



公共课

1

自然辩证法

3

15

2

工程硕士英语

3

3

工程硕士数学

3

4

信息检索

3

5

知识产权

3





专业基础课

6

软件工程与方法(必修)

3

18学分
(选9 分)

7

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必修)

3

8

软件架构

3

9

金融业务与金融信息化

3

10

计算机取证

3

11

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

3






专业选修课

12

数据库管理系统原理与实现

2

 

22学分
(至少选8分)

13

信息系统安全

2

14

金融时间序列分析

2

15

高级网络金融

2

16

电子证据法

2

17

数据恢复

2

18

中间件实现技术

2

19

IT服务管理

2

20

人机界面

2

21

IT项目管理

2

22

ERP原理与实施

2

选修课

23

计算机组成原理

4

见注

 24

数据库系统概论

4

三、报名时间:2010年3月至2010年6月底

四、学习方式及年限:
1、学习方式:采取进校不离岗的培养方式。课程学习采取周末或利用假期集中授课的办法,实行学分制。
2、学习年限:培养年限一般为2-3年,最长不超过4年。

五、培养方式及培养费用:
培养方式:按照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执行。 培养费用:3.6万元 学习期间不转档案、人事、工资、户口关系,学校不提供住宿。

六、学位授予: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培养方案的规定内容,按照中国人民大学学位授予的相关规定,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可授予硕士学位。

七、参考书目:参考书目为《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指南(2005年版)》(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

八、申请硕士学位办法
有关申请硕士学位事宜严格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1998]54号文件的规定办理。申请硕士学位的步骤如下:
1. 凡符合报名条件中第1项和第3项要求申请学位者可按54号文件有关规定,经我校学位办公室资格审核同意,发给《考试资格卡》。
2. 在获得《考试资格卡》后四年内,通过本校组织的全部课程的考试(必修课实行试题库考试;选修课为课堂考核)和国家组织的水平考试(外语水平考试;学科综合水平考试)。
3. 通过全部课程考试后一年内,提交硕士学位论文,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4. 在提交论文后半年内,学院组织申请人完成学位论文答辩,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通过,授予工学硕士学位。
5. 已完成全部学位课程考试,但未在规定期限内提交学位论文并完成学位论文答辩者,按照国务院学位办文件规定,本次学位申请无效。
6.其他有关规定参照《中国人民大学关于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学位实施细则》。

招生电话:010-51264100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
【育路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在职攻硕招生报名咨询电话:010-51264100
学员报名服务中心: 北京北三环西路32号恒润中心18层1803室(交通位置图
咨询电话:北京- 010-51268840/41 传真:010-51418040 上海- 021-51567016/17
育路网-中国新锐教育社区: 北京站 | 上海站 | 郑州站| 天津站
本站法律顾问:邱清荣律师
1999-2010 北京五洲树人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证1004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