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教育网,权威招生服务平台
微信公众号
在职研究生微信公众号

政策解读

微信小程序
在职研究生微信小程序

快速择校

在职研究生招生院校

人民大学社会心理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来源:育路网 时间:2010-01-16 09:56:16

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测评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专业在职研究生课程班 

    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要,提高在职人员业务素质,经北京市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登记备案同意,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举办社会学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

一、专业背景:

社会学作为二十一世纪新经济时代一门既注重理论又注重方法,既注重学术又注重实践的综合性基础学科,为我们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提供了系统思路,又是企业管理、公共管理的主要知识源泉之一,被列入国家级重点学科。具有社会学视野的管理人员将成为企业和政府一项重要资源。

社会学专业在人民大学已有近 50 年的历史,许多著名社会学家来到我校工作,如陈达、李景汉、吴景超、赵承信、戴世光、陈文仙、全慰天等,为我校在上世纪 80 年代初恢复和发展社会学奠定了重要基础。 50 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大学的社会学学科获得了迅速发展,人大社会学系已经成为国内重要的社会学教学与研究机构之一,为推动中国社会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在国际上享有较高的学术声望。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师资力量雄厚。科研专长互补,拥有多位曾赴英、日、美、德、俄等国家以及香港地区留学或进修的归国学者,全系现有教职工 28 人,其中教授 15 人,副教授 9 人 , 讲师 4 人;博士生导师 7 人,硕士生导师 16 人。兼职教师 29 人。拥有社会学、人类学两个博士点,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

二、研究方向: 方向一、人力资源管理 方向二、社会工作  方向三、公共事物管理 方向四、社会心理学

三、课程目的:

1 、依托人大人文社会学科的雄厚学术优势,学习先进的知识成果,建设和谐企业、和谐政府乃至和谐社会。
2、 充分发挥中国人民大学的师资力量,打造企业和政府管理精英。
3 、塑造企业和政府管理创新观念,提升企业和政府规划和管理水平。

四、报名条件:

1 、遵守法律、法规;优秀业务骨干;身体健康,并能坚持在职学习者;
2 、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的在职人员;

五、课程设置:

学位课程: 1 、邓小平理论研究 2 、社会学概论 3 、西方社会学理论 4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核心及方向课程: 1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2 、绩效考核与管理 3 、薪酬管理与职位评估 4 、心理学概论 5 、社会保障 6 、应用心理学 7 、社会心理学 8 、人类学概论 9 、组织社会学 10 、婚姻家庭社会学 11 、中国社会问题

注: 以上课程安排既注重学习需求,又满足申请学位的应试需求。

教务说明:

① 考核采用撰写课程论文或随堂考核的方式,及格成绩为 70 分。申请硕士学位的考试方法另见相关说明。
② 凡本班学员欲旁听我校相关讲座,请注意教务通知。
③ 进修期间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讲授与自学相结合的方法。

六、报名须知:

符合条件者免试入学。具体方法:

1 、索取并填写研究生课程班报名登记表
2 、本人身份证复印件、最高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复印件;
3 、有论著(包括著作、论文、调查报告)者交复印件;
4 、交 1 寸免冠照片 3 张、小 2 寸免冠照片两张。

七、资格审查:

1 、经我系审查通过后,发给录取通知书。
2 、正式开班上课后,学员因故不能坚持上课者视作自动放弃学习,不退费用。
3 、学费可通过银行汇款,请在备注栏中注明 “ 社会学系09年课程班××学费 ” 。
4 、申请硕士学位按我校有关收费标准执行。

八、学制及学费:

1 、采取面授与自学相结合方式,学制二年。周末班采用隔周末上课,一次两天。
2 、学费人民币 17000 元
3 、授课地点 :中国人民大学校内

九、学籍管理: 由研究生院编号管理并存档。

十、颁发证书:

1 、通过考试考核后,由我校研究生院统一颁发钢印结业证书,注明达到研究生课程同等学力水平。
2 、获得学士学位且欲申请学位者的学员可按我校的有关规定申请硕士学位(法学硕士)。具体详看附注。

银行汇款: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分行紫竹院分理处   户 名:中国人民大学   帐 号: 0200007609026400244

附注:

有关申请硕士学位问题严格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1998]54 号文件的规定,申请学位步骤:

1 、 凡符合报名条件 1 、 2 项要求申请学位者要按 54 号文件有关规定,经我校学位办公室资格审核同意,发给《考试资格卡》;
2 、 在获得《考试资格卡》后四年内,通过本校组织的全部课程的考试(必修课实行题库考试;选修课为课堂考核)和国家组织的外语、专业课综合水平考试;
3 、 通过全部课程考试后一年内,提交硕士学位论文,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4 、 在半年内,通过论文答辩,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通过,授予法学硕士学位。

申请申硕资格卡流程:

(一)、申请人应在规定时间提出办理《课程考试资格卡》的申请,并提交以下材料:

①欲申办资格卡者,每年的 12 月 30 日 或 6 月 30 日 之前到系里领取《中国人民大学接受同等学力人员课程考试资格审核表》;回去填好表格,贴好照片,单位签署意见,加盖公章后,在规定时间内交到系里。
②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复印件。
③填写已发表或出版与社会学相关的学术论文、专著、成果一览表。省部级刊物发表的不少于 5000 字;公开发表的刊物不少于 3000 字。(经学校研究决定,没有科研成果的同志要与中国人民大学学位办签一份协议,毕业答辩之前必须提交科研成果原件。)
④一寸免冠照片 2 张。
⑤缴纳办理费用: 200 元。(此费用及考试费用由申请院系统一收取,研究生院同等学力科按专业统一开 < 收款票据 > 。)

(二)、经校学位办公室审查通过,办理《课程考试资格卡》。

报名咨询电话:010-51264100 或者登陆网站查看信息

结束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阅读全文

一站式择校服务!【免费领取】专业规划&择校方案

*学生姓名 :
*手机号码 :
*意向专业 :
 意向院校 :
*当前学历 :
免费领取 :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

用户评论
500字以内
发送
    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评测
    相关文章推荐
    在职研究生异地报考政策全解析:不同报考方式怎么报、注意事项一文说透
    在职研究生异地报考政策全解析:不同报考方式怎么报、注意事项一文说透

    在职研究生异地报考政策:同等学力申硕流程极简,申硕考试可自选地点;非全日制研究生要盯紧细节,按工作或户口所在地选报考点并备齐证明材料;中外合作办学硕士重点在审核...

    580评论2025-11-04 08:10:32
    上海在职研究生招生类型及方式:免考、免联考更适配在职者!
    上海在职研究生招生类型及方式:免考、免联考更适配在职者!

    上海在职研究生招生类型及方式有同等学力申硕、中外合作办学硕士、非全日制考研三种。同等学力申硕免考入学,申硕统考简单,适合基层员工等拿学位;中外合作办学硕士免联考...

    660评论2025-11-03 10:10:00
    医学在职研究生双证认可度及用途分析
    医学在职研究生双证认可度及用途分析

    医学在职研究生双证认可度需项目正规备案且报考资质合规。在公立医院晋升定岗、私立外资医院岗位薪资、职称评审科研及考公落户深造等场景认可度高。对不同阶段医护人员用途...

    1110评论2025-11-03 10:00:09
    经济学在职研究生招生政策变化解读:条件、考试内容等重点关注
    经济学在职研究生招生政策变化解读:条件、考试内容等重点关注

    经济学在职研究生招生政策变化呈“门槛放宽、考核务实、专业升级”趋势。报考条件学历与专业限制放宽,但部分专业设专项限制;考试内容重应用实操;招生专业聚焦前沿,学费...

    1040评论2025-11-03 09:50:32
    怎样申请在职研究生?必须要经过考试嘛?需要哪些条件?学费贵吗?
    怎样申请在职研究生?必须要经过考试嘛?需要哪些条件?学费贵吗?

    目前,主流的报读形式有非全日制研究生、同等学力申硕和中外合作办学硕士。这三种形式各有特点,适合不同需求的人群。

    350评论2025-11-03 08:18:52
    在职研究生有年龄限制吗?多所院校明确:没有!什么时候考都不晚
    在职研究生有年龄限制吗?多所院校明确:没有!什么时候考都不晚

    在职研究生没有全国统一的年龄限制,多所院校如华东理工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海南医学院西英格兰学院等均明确表示报考无年龄门槛。无论你是职场新人还是行业资深人士,只...

    540评论2025-11-01 18:22:56

    免费咨询

    在线咨询 报考资格测评
    扫码关注
    在职研究生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官方微信公众号

    电话咨询
    联系电话
    010-51264100 15901414202
    微信咨询
    用手机号进行搜索添加微信好友
    15901414202

    张老师

    15901414201

    张老师

    15811207920

    育小路

    一对一免费咨询

    张老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