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等学力考试网
     同等学力报名咨询热线:010-51264100  13120419940   MSN:kaoyan@yuloo.com 张老师
 考试动态 | 考试政策 | 复习指导 | 同等学力辅导课程 | 每日一练 | 资料下载 | 真题 | 考生论坛

专家谈同等学力综合学科复习备考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3-28 15:00:07  来源:

白老师谈综合学科复习备考 

        今天是2009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现场报名确认的第一天,环球卓越特别举办教师访谈会,为广大考生提供备考指导。我很高兴被邀请有机会和大家交流一下同等学力综合学科的复习!
关于同等学力考试,我个人认为综合学科比起外语,那是简单多了!综合学科是可以突击过去的,而外语如果没有一定的基础,突击是不会有好效果的!

先说说同等学力综合学科考试。因为这个考试是针对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水平的测试,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 命题难度不是很高,很多方面相比专业本科水平都要低一些。因为本科教学阶段,各个学科都是很专业性的脱产教学的,讲解都比较细致和深入;而我们在职研究生教学,都是利用业余时间提纲挈领式的教学,重在理解,讲解的精细度远不如本科生,因而考试命题是需要结合实际教学情况的,其命题的难度和深度就很一般了,很多方面相比本科生专业考试都要简单。

2、 考试所涵盖的知识面较广。毕竟是申请硕士学位的水平测试,对知识面的宽度有比较高的要求。每一个综合学科基本上都要涵盖四、五门甚至更多课程。如工商管理学科综合涵盖到管理学原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企业战略四门课程,经济综合包含社会主义经济学原理、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财政学和货币银行学,心理学就更加广泛,包含7个方面的课程,临床医学也是5个方面的课程,等等。因为涵盖的知识面比较宽泛,这就给我们考试备考增加难度。厚厚的考试大纲,很多考生看着就头大,不少学生课间问我,老师这么厚的大纲怎么背啊?我从来都是一个答案:先把书读薄,再读厚!

3、 部分学科主观题分值比较高。成人学习重在理解,掌握和运用。因此,有些学科综合,例如工商管理、心理学、经济学等等,简答、论述、案例等主观题比重较大,重在考察考生是否理解掌握,是否可以运用知识。

结合以上考试特点,我建议眼下综合学科应该采用“先薄后厚”的复习策略。所谓先薄,指的是将各个学科的知识体系搞清楚,能够建立各个学科的知识纲要,知道各个知识点分别属于那个课程那个章节,心中有数,将书读薄。所谓后厚,指的是将相应的知识点总结归纳,填充到相应的知识纲要下面,丰富整个知识纲要体系,从面到点的细化知识结构。

在综合学科复习方面,我给考生几个建议:
1、 建议考生第一不要花太多时间去搞什么知识点精讲,考试难度本身就没有那么高,搞考点精讲是费时费力费钱却未必讨好,因为考点重在把握重点的,而非全面的胡子眉毛一把抓!
2、 要很好的梳理知识结构体系,因为我们考试难度在于知识面比较宽泛,而不是知识点比较精深,因此串知识体系很重要,便于考生系统的从面上理解各个课程的主干,尤其有利于简答和论述、案例等主观题作答。
3、要从面到点把握重点,对考试的规律和趋势要了解,便于重点复习。

我在环球卓越多年讲授综合学科串讲,结合近几年学员反应,我个人认为,环球卓越的综合学科串讲班是非常适合在职考生的。这个班具备这么几个特点,非常适合在职考生:

1、 知识结构梳理得非常清晰,非常有利用考生整体系统掌握各个学科各个章节的知识体系;
2、考试重点和考试趋势把握非常准确。结合同等学力考试特点和试题研究,每年我们的重点和考点以及考试趋势都把握很准,这样就非常有利于考生把握复习重点和范围,从容备考。
3、这个班会系统的讲解答题方法和应试技巧,应试针对性强。
最后,希望我的这些讲解和建议能够对所有备考考生有所帮助!希望考生顺利通过考试。
                                           
                                                                                                                                  白老师
                                                                                                     2009年3月27日于中国人民大学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
【育路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同等学力报名咨询电话:010-51264100
学员报名服务中心: 北京北三环西路32号恒润中心18层1803室(交通位置图
咨询电话:北京- 010-51268840/41 传真:010-51418040 上海- 021-51567016/17
育路网-中国新锐教育社区: 北京站 | 上海站 | 郑州站| 天津站
本站法律顾问:邱清荣律师
1999-2010 北京五洲树人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证1004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