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在中国近代的商业文明中,晋商无疑是重要的一支。 山西地处黄河中游,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自古以来经济文化发达,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以太谷、祁县、平遥等晋中商人为代表的山西商业票号,曾“富甲华夏”,“汇通天下”,闻名于世。 过去的山西商人富可敌国,仅仅把山西几个县城中富户的家产相加,数量就超过了一亿两白银。这个数量甚至比当时国库存银还要多。这么多有钱人,在一段时间里,集中出现在一个地方,这种现象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并不多见。 如今的山西企业又是怎样? 经过一个多月的筹备,《当代经理人》记者于3月7日踏上了赴山西的旅途。在此之前,我们对山西企业的了解是肤浅的——只看过“大红灯笼高高挂”和“乔家大院”;只知道太原的本土零售业很厉害,跨国零售巨头如沃尔玛、家乐福等在本土超市如金虎便利、美特好、唐久便利等面前浑身乏术;还有山西的汾酒和老陈醋;再就是山西的煤老板。在众人心目中,煤老板等同于暴发户,他们没有文化、没有学历、素质很低,他们与矿难息息相关,他们是那种“穷的只剩下钱”的人。但通过本刊走访,其实煤老板中也不乏有学历、有能力之人。 与众多山西企业家接触以后,你会发现将企业做大、做强、做专是他们最大的梦想,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拒绝多元化。据DBI调查数据显示,在山西企业中,有92.8%的企业都是专业化发展。在众多专家对晋商的评价中,你听到最多的也是山西企业家的专注。 这与500多年的晋商文化有着本质的联系。 专注是晋商最传统的风格,也是被商界最为称道的风格。考察晋商历史,可以看到,一般情况下,晋商大起大落、朝兴而夕衰者,相当罕见。这种风格的形成,与其创业之不易有着很大关系,但更重要的是在长期激烈的竞争历练中,使他们逐渐养成了遇事不急不躁,三思而后行的品德,而这又恰是他们“守成求稳”、“稳中求进”指导思想的反映。因此,他们之中,见某一事物可速获得暴利或某种行业风头正盛,便不计后果、不思长远,而拆借巨资、改弦更张的现象,几乎不见。往往是固守旧业,循规蹈矩,稳扎稳打,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专业发展。因此,许多商号发展成为享誉国内外的名号,这不能不说是晋商成功的一个法宝。 踏着晋商悠久的历史,如今我们再去挖掘晋商专注的美德,不仅仅是为了追忆,更重要的是寄望能寻到对现代企业发展的有益启示。于是我们找到了下边的三个故事: 走进乔家大院 到过这里的人,都会被这座大院的建筑规模所震撼,进而自然会联想到这种规模所代表的巨大财富。没有钱能盖出那么恢弘又精美的大院吗?建筑是钱的艺术,是用钱堆起来的。 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北距太原54公里,南距东观镇仅2公里。它又名在中堂,是清代全国著名的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第。虽然统称为乔家大院,但并不是只有一个院落,实际上是由6个大院、19个小院构成,占地面积8700平方米,房屋313间。很多人也许并不知道,这样的建筑并不是由一代人建成的,它是乔家六代人不懈努力的结果。 从《大染坊》、《白银谷》到《乔家大院》,商人、商道,已经成为了大众的焦点。《乔家大院》之所以火,最核心的原因,即是人们对其主人乔致庸的“经商之道”的本质思考。 乔致庸是最典型的晋商代表之一,在其骨子里充满了晋商的管理之道,当然也包括企业的专业化发展。 在乔致庸的经商生涯里,他经常用“一支毛笔”的理论告诉他的后代生意要想做长久必须专业:你可以轻松驾驭一支毛笔,可以自如地写字、画画;可是当你驾驭两支毛笔时,你就很难让它们的痕迹一样;当你拿着三只毛笔写字时,你绝对写不出什么像样的字。 乔致庸“一支毛笔”的理论已经离现在很是久远,但 “一支毛笔”的道理却给山西企业很多启示,尤其是与比自己强大的企业竞争时,他们更懂得“一支毛笔”的道理。 汾酒的启示 在山西汾酒(集团)公司采访,是一种享受。占地182万平方米的面积上不仅划出设施齐备的生产区,更有景色怡然、恬淡幽雅的旅游区;更难能可贵的要算这里的酒文化博物馆,内中陈列的远古、近代、现代的酒器皿与酒文化的实物,令人震撼、心驰神往……难怪作家刘心武参观时评价说:“这是我有生所见最井井有条、最清新美丽的一所工厂。” 但十年前的汾酒集团却挣扎在痛苦的边缘。 1998年发生在山西文水的“毒液案”,给汾酒集团带来了严重影响。尽管这起事件与汾酒毫无关联,但“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汾酒、竹叶青系列产品销售严重下滑。 但据业内人士分析,当时汾酒衰落的主要原因并非“毒液案”,而是自身原因——多元化发展战略的失败。 那时,汾酒集团确定了“一业为主、多种经济、全方位拓展”的经营战略。于是,一批第三产业类的经济实体和服务网点相继建立,汾酒集团经营的领域不断扩大,触角延伸到了世界各地。由于资金的缺乏和内部管理的缺位,多元化经营非但没让汾酒再成霸业,反而分散了汾酒做好主业的精力,其销售业绩渐渐被拉开。自此,汾酒元气大伤,销售达到了最低谷,在全国白酒业的排名狂跌至十名外。 在内因和外因的交互作用下,汾酒渐渐失落,国酒的美誉被茅台占去,市场的占有率也被五粮液夺魁,“汾老大”走下神坛,渐渐成为被忘却的记忆。 幸运的是汾酒集团及时扭转了错误的多元化战略,确立了专业化发展的战略,将人力、物力、财力都回归到了白酒的主业。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回到主业的汾酒集团将主业放在全球产业格局中去规划、去盘算,从而寻找规模与利润增长点,于是我们看到了今天的汾酒集团。 汾酒集团的故事已经成为10年前的历史,但在采访山西企业家时,你会经常听到这个故事。山西的企业家牢记着汾酒的教训,不断地告诫自己要做强做专,绝不可轻易多元化。 柳巷与“老字号” 一条街道会使一个城市闻名,吸纳来自世界各地的商贾,使这个城市成为资金、商品、人才的集散地。巴黎有香榭丽舍,纽约有曼哈顿。在国内,上海有南京路,广州有北京路,北京有王府井,武汉有江汉街……太原的柳巷正起着这样的作用。 在太原采访,被提及最多的就是柳巷,因为太原的柳巷是晋商建立的一批百年不倒的老字号的象征,对支撑晋商“做强、做专”的观点有着深刻的解释。 上世纪末,国家权威机构通过严格标准在全国确定了1600多家中华老字号,但有资料表明目前全国70%的老字号都在苟延残喘,20%的老字号倒闭或者濒临倒闭,只有10%的老字号正常地生存和发展着。在极不利于老字号生存的今天,在老字号纷纷倒闭的今天,而柳巷上的老字号企业们不仅奇迹般地生存着,而且一步一步向现代化企业逼近。 柳巷的老字号象征并描述着中国已逝去的商业形式与商业繁荣,也描述和象征着中国历史的某种个性,一定程度上它的生存与发展的状况也象征着“中国传统”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存力和命运。学者们研究和总结的好,说大凡中国历史上的老字号,一般都会选择在闹市中最有利的位置,靠能人创业,管理上有祖训,经营上有绝招,生产上有绝活,但最不能忘记的就是一定要专业化发展,这是祖训中最重要的一条。“中国老字号多元化发展必死无疑”,这是专家们研究完中华老字号企业后竭尽全力强调的一句话。 柳巷的老字号们牢记着祖训,也牢记着专家们的警告,他们在努力将企业做强做专,成为百年老店、千年老店,但绝不涉及其他行业。 下面三个企业是此次山西之行,《当代经理人》记者走访的重点企业,它们在经营上各有特色,但它们却有一个共同特点:专业化发展。 |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 |
|
阅读上一篇:当中国管理遇到管理经典 |
|
阅读下一篇:晋商:专注的哲理 |
|
【育路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
常见问题 |
![]() |
|
![]() |
在职人员读研申硕指南 什么是在职研究生 |
![]() |
|
![]() |
在职研究生报名条件 考试报名时间 |
![]() |
|
![]() |
在职研非学历教育三种途径的区别与关系 |
![]() |
|
提出您的问题,我们会主动与您联系,为您答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