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研究生网
 在职研究生咨询热线:010-51264100  13120419940   MSN:kaoyan@yuloo.com 张老师
 在职博士 | 在职MBA | 高级研修班 | 同等学力辅导 | 在职攻读硕士学位 | 在职研究生 | 考生论坛 | 上海在职研究生网

股市的近忧和远虑

作者:   发布时间:2008-01-17 10:07:40  来源:
  股市再次展示了它的血腥,在股评师们高呼冲上3500点的喧嚣声中,2月27日大盘倾泻而下,彻底砸碎了股民们的新年憧憬。在市场没有任何明确利空消息之下,上证综指急跌268.81点、创中国股市十年来单日最大跌幅。
  在一个成熟的市场,股指日跌幅9%,一般要载入金融安全史的灾难簿,并促使人们对金融市场进行反省。但令人诧异的是,国内众多市场权威人士却纷纷评论这是市场的正常反映。那么,这是市场的正常反应吗?如果不是,中国的股市究竟为何如此脆弱?
  这需要探询这轮牛市的源头。2006年初,长期低迷的中国股市在股权分置改革的政策性利好下开始步入快速上升的通道,其时,许多大型蓝筹股的平均市盈率尚不足10倍。此后,人民币开始升值,宏观经济快速发展,牛市氛围渐渐确立,赚钱效应吸收了众多的社会资金进入,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开始显现,资金的注入推动了股指的暴涨,而股指的快速突破又吸引了更多的资金。
  毕竟,中国拥有16万亿元的居民储蓄,而股市实际流通市价仅3万亿元。为此,扩容成了中国股市的重要任务,在香港上市的H股在2007年将大规模回归内地,这一扩容的政策为股市孕育了巨大的风险。
  众所周知的是,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沪深股市由于股权分置等众多遗留问题,难以承受大盘股的发行和上市。但国内的大公司迫切需要通过资本市场融入资金,于是纷纷在香港上市,不过在H股云集的国际资本对中国公司并没有现在的这种认知,普遍存在偏见,在H股上市的中国公司定价水平也普遍低于国际正常水平。当初巴菲特购买中国石油时只用了1元多的港币价格。
  如今,中资板块受到了国际资本的强烈关注,随着H股高价在境内的发行上市,H股价格在香港联交所出现泡沫性上涨,中国银行、中国人寿等只要公布或传出H股将要回归沪深股市,这些股票价格就会出现暴涨。其后果必然是,随着H股纷纷登陆A股市场。境内广大投资者纷纷以高出原先几倍的价格接手回归的H股。
  这为投资于H股的国际资本提供了一次机遇难得的暴利兑现机会。购买H股中国公司股票的国际资本盈利惊人,他们随时可能撤走资本兑现,导致国内股市暴跌。
  而从宏观环境分析,更令人担忧的是,2007年中国的流动性正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国内因为投资回落而需求减少,涌向外贸部门的过剩产能导致顺差新增,这样的直接后果是流动性的加大刺激股市投资,资金大量在体外循环,企业现在已经不再完全依赖信贷,各种金融创新和民间借贷早已突破了存款利率上限,传统的调控手段货币和信贷已经无法显示出巨大的威力,影响力大幅减弱。特别对股市的调控上,金融手段影响力并不明显。
  在这种环境下,扩大上市公司供给本身也可能孕育着极大的风险,因为如果实体投资回报率以及利率不如股市的回报水平,公司一个理性的选择就是大型企业相互持股票,从中牟利。正如日本曾经的泡沫危机,上市公司增加后,大型企业也投入到炒股中来,他们争相持股由此带来更多资金投入股市,助长泡沫盛行。
  遗憾的是,在市场风险加大,经历过“黑色2.27”的巨大打击下,投资者依然没有认识到目前股票市场的脆弱性,市场依然在传播各种美丽的前景,如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人民币持续升值,企业投资收益率提高等等。但问题在于,这些理由或许确实存在。但是,这些理由决定的股票价格最终必须与股票的未来收益相对称。如果不对称,这些股票的价格最终会下跌,就如同泡沫最终会破灭。
  可以预见,目前的3000点左右依然不是股市的高点,随着H股的逐渐回归,沪深股市还将继续上涨,大盘股依然会如2006年4季度一般,一个个跟随上涨,而境内的投资者也不会因为平均30倍以上的市盈率而拒绝接盘。投资者需要思考的是,这些高市盈率股有大幅度股本扩张的能力吗?它给投资者以目前价格对应的现金红利,能够支撑目前大盘股股价吗?
  或许,“2.27黑色星期二”仅是预演!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
阅读上一篇:公司责任的根本
阅读下一篇:人物
【育路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在职研究生报名咨询电话:010-51264100
常见问题
 
在职人员读研申硕指南  什么是在职研究生
在职研究生报名条件    考试报名时间
在职研非学历教育三种途径的区别与关系
提出您的问题,我们会主动与您联系,为您答疑
您的问题
您的姓名
您的电话
学员报名服务中心: 北京北三环西路32号恒润中心18层1803室(交通位置图
咨询电话:北京- 010-51268840/41 传真:010-51418040 上海- 021-51567016/17
育路网-中国新锐教育社区: 北京站 | 上海站 | 郑州站| 天津站
本站法律顾问:邱清荣律师
1999-2010 北京五洲树人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证1004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