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教育网,权威招生服务平台
微信公众号
在职研究生微信公众号

政策解读

微信小程序
在职研究生微信小程序

快速择校

在职研究生招生院校

中国人民大学 2009 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职攻读硕士

来源: 时间:2009-02-12 17:41:21

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测评

无标题文档

中国人民大学 2009 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职攻读

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学位专项计划招生简章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 , 我校 2009 年继续招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职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学位研究生, 2009 年拟招收 5 人。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在工作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二、招生政策

1 .招生录取工作实行“计划专用、单独划线、择优录取”的原则。

2 .考生采取在职学习的方式,考生所在单位要保证其在学期间至少一年脱产学习时间。

3 .我校不录取未报考此计划的考生。

三、报考条件

1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 .已获硕士学位。

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业务骨干教师,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5 年以上。必须与原单位签订协议书,毕业后保证回到原单位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至少 5 年。

4 .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报考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5 .年龄不超过 45 周岁。

四、报名时间及程序

1 、一律采取网上报名、网上支付报名费的方式。

网上报名网址: pgs.ruc.edu.cn

网上报名时间为: 2009 年 2 月 12 日~ 2 月 18 日

具体报名程序如下:

1 )考生登录研究生院网站,注册用户;

2 )考生在网上提交报名信息;

3 )通过网报系统的网上支付平台到网上银行交纳报名费;网上支付成功后,考生获得报名号;

考生在网上支付报名费后,一律不退报名费。

4 )网上报名成功后,考生须携带有效身份证件( 截至初试考试日期仍有效的《身份证》、《军官证》)、硕士学位证书原件于 2009 年 3 月 10 日 到我校公共教学一楼 1101 教室进行电子照相。

5 )报名材料于初试报到时交马克思主义学院。

报名材料包括:

①网上报名后生成的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

②两名与报考学科有关的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推荐书;

③硕士学位证书复印件、硕士课程学习成绩单原件和复印件、硕士学位论文;

④填写好的 2009 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职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学位专项计划考生登记表(见附件)。

⑤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所获专利及其他科研成果;

⑥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本人想致力研究的问题和设想的陈述书;

2 、 考生必须如实、准确提交报名信息,不得弄虚作假。一旦发现考生提交的报名信息不实,立即取消考生报考资格或录取资格,后果由考生本人自负。

考生身份证和户口本上的姓名、出生日期、民族、性别等信息必须一致,如不一致,请在报名前去公安部门更正。否则,何时发现,何时取消考生报考资格或录取资格,后果由考生本人自负。

考生报名信息在报名结束后,一律不得更改。

3 、请在安全场所网上报名、网上支付报名费,因考生自己操作失误或网上支付帐号和密码泄漏造成的损失,我校概不负责。

五、博士生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段,初试包括笔试和与导师见面。 初试日期为 2009 年 3 月 12 - 16 日,其中笔试日期为 3 月 14 - 16 日。考试地点:中国人民大学。

考生须在初试前一天到马克思主义学院报到,报到时须携带有效期内的身份证原件。

笔试科目: 外国语(不含听力)和两门业务课。

跨一级学科报考的考生须加试两门业务课,名称详见下表。

专业一
3 月14 日上午

专业二
3 月14 日下午

外语
3 月15 日上午

加试一
3 月15 日下午

加试二
3 月16 日上午

113- 马克思主义学说史

215- 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英俄日德法

414-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515-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六、复试日期: 2009 年 4 月 11 - 12 日; 地点: 中国人民大学

根据导师和学院意见进行差额复试,比例为 130 %~ 150 %左右。考生于 2009 年 4 月初登录研究生院网站查询是否参加复试,自行从网上下载书面《复试通知》。

复试时须提交身份证原件、硕士学历证书、学位证书原件和复印件。

复试时参加我校组织的体检,体检医院为我校校医院,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体检不合格者我校不予录取。

我校根据招生计划、考生的初试和复试成绩,综合其申请材料评价结果、思想政治品德、综合素质及身体健康状况等从参加报考此专项计划的考生中确定拟录取名单,考生可于 5 月上旬从网上查询是否录取。

七、 2009 年我校继续实行住宿收费制。

八、 我校不允许学生同时攻读两个(及以上)不同层次或相同层次的学位。

九、 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培养方案的规定内容,按照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和学位授予的相关规定,符合条件的,可被颁发相应的学历证书,并被授予博士学位。

十、 我校不举办考前辅导班。

研究生院网站: pgs.ruc.edu.cn

马克思主义学院咨询电话: 010-62513732

研招办电话: 010-62515340

2009 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职攻读

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学位专项计划考生登记表

姓名

 

性别

 

贴照片

出生年月

 

婚姻状况

 

政治面貌

 

籍贯

 

民族

 

身份证号

 

户口所在地详细地址

 

人事档案所在单位及通信地址

单位

 

邮政编码

地址

   

现工作单位

 

本人联系电话

毕业学校及专业

 

毕业时间

 

最后学位

 

最后学历

 

1 .自愿报考本专项计划。

2 .与原单位签订协议书,保证毕业后回本人所在原单位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并至少服务 5 年。

3 .同意毕业后由学校将学位及学历证书统一寄至原单位。

4 .若不按协议就业,本人按有关违约规定,支付培养成本和违约金。

注:考生和原单位若同意上述四项内容,可在考生签字一栏中签字,经所在单位盖章后,即可确认有报考资格。

考生签字

年  月  日

考生所在单位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注:本表一式三份:考生本人、考生所在单位、招生单位各留存一份

结束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阅读全文

一站式择校服务!【免费领取】专业规划&择校方案

*学生姓名 :
*手机号码 :
*意向专业 :
 意向院校 :
*当前学历 :
免费领取 :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

用户评论
500字以内
发送
    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评测
    相关文章推荐
    重庆在职研究生入学难度与报考条件:2种报考途径解析
    重庆在职研究生入学难度与报考条件:2种报考途径解析

    重庆在职研究生入学难度与报考条件:同等学力申硕课程班大专可入学,申硕需本科获学位满3年,免试入学,申硕统考两门60分及格;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类本科毕业满3年或大...

    760评论2025-10-14 10:18:05
    在职研究生和全日制区别在哪?过来人现身说法
    在职研究生和全日制区别在哪?过来人现身说法

    在职研究生和全日制区别主要在学习方式、报考路径、证书形式等方面。在职含非全日制、同等学力申硕、中外合作办学等形式,多周末/集中授课;全日制需脱产学习。但二者证书...

    1110评论2025-10-14 10:02:04
    在职研究生报名条件自测:看看你的学历能通过哪个路径在职读研
    在职研究生报名条件自测:看看你的学历能通过哪个路径在职读研

    在职研究生报名条件自测:在职读研有同等学力申硕、非全日制研究生、中外合作办学硕士、国际硕士、在职博士等路径。同等学力申硕大专可报课程班,本科有学位满3年能申硕;...

    280评论2025-10-14 08:00:48
    北京在职研究生证书类型与含金量分析:4类报考类型
    北京在职研究生证书类型与含金量分析:4类报考类型

    北京在职研究生证书类型:非全日制研究生获学历、学位双证;同等学力申硕有学位证与结业证;中外合作办学硕士得外方学位证及中留服认证;国际硕士仅外方学位证,部分可认证...

    870评论2025-10-13 11:02:05
    北京在职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历年汇总、26年预测
    北京在职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历年汇总、26年预测

    北京在职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分同等学力申硕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前者单科60分及格,有4次补考机会;后者有国家线/院校自划线。2023-2025年管理类国家线降,清华M...

    790评论2025-10-12 08:48:45
    2026年在职研究生报名流程已出,职场人士备考策略需注意
    2026年在职研究生报名流程已出,职场人士备考策略需注意

    在职研究生报名流程已全面更新,职场人士在紧张的备考阶段必须掌握高效策略。文章详细拆解报名流程的各个环节,包括资格审核、材料提交和考试安排,并针对在职人群的特点,...

    380评论2025-10-07 08:20:51

    免费咨询

    在线咨询 报考资格测评
    扫码关注
    在职研究生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官方微信公众号

    电话咨询
    联系电话
    010-51264100 15901414202
    微信咨询
    用手机号进行搜索添加微信好友
    15901414202

    张老师

    15901414201

    张老师

    15811207920

    育小路

    一对一免费咨询

    张老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