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证在职研究生考试时间已明确2025年12月20日至21日,预报名将于10月10日开启,距离现在仅剩两周准备时间。对渴望兼顾工作与深造、拿“学历+学位”双证的职场人而言,此刻正是厘清政策细节、锁定报考方向的黄金窗口期。本文结合教育部最新规定与在职考生专属需求,拆解双证在职研究生考试时间节点、报名要点、备考策略三大核心问题,帮你精准踩准每一步。

双证在职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执行统一招生政策,报名、考试、录取全流程由教育部统筹,时间节点具有刚性约束,错过即需再等一年。以下是2025年不可错过的关键日程:
| 流程阶段 | 具体时间 | 核心事项与注意要点 |
|---|---|---|
| 网上预报名 | 2025年10月10日至10月13日 | 在职考生可提前填报信息、抢占报考点;往届生除川、辽、内蒙古外均可参与,无需等正式报名 |
| 正式报名 | 2025年10月16日至10月27日 | 预报名信息可修改完善,需完成缴费才算报名成功;逾期无法补报,信息修改通道关闭 |
| 网上确认 | 11月前两周(各省自定) | 需上传身份证、学历证明、异地报考者附社保/居住证;材料审核不通过需24小时内补传 |
| 准考证打印 | 考前10天左右 | 研招网下载,正反面打印不得涂改;留存电子档备用,考后复试仍需使用 |
| 初试考试 | 2025年12月20日至21日 | 12月20日上午8:30-11:30思想政治理论或管理类综合能力;12月20日下午14:00-17:00外国语;12月21日上午8:30-11:30,业务课 |
特别提醒:预报名虽非强制,但对在职考生意义重大——热门城市报考点考位紧张,提前填报可避免正式报名时网络拥堵或考位告罄的风险。2025年各省考位新增15%-20%,但核心城市竞争仍激烈,建议预报名阶段完成填报。
在职考生因“异地报考”“工作证明”“信息填写”等问题被卡的案例每年都有,掌握以下实操要点可直接规避90%的风险:
双证在职研究生报考需同时符合教育部统一要求与院校专业特殊规定,缺一不可:
基础学历条件:本科毕业;或专科毕业满2年(部分院校要求达到本科同等学力);
工作年限要求:管理类专硕需本科满3年、专科满5年;其他专业通常无强制工作经验要求;
特殊专业限制:法律硕需本科非法学专业;医学类专业多要求从业背景或执业资格证。
建议报名前登录“学信网”查询学历备案表,未通过学历校验的需提前办理认证报告,避免报名时卡壳。
报考点选错将直接导致报名无效,在职考生需按“户籍/工作地”二选一原则选择:
户籍地报考:需准备户口本户主页及个人页(集体户口仅需个人单页),网上确认时上传电子版;
工作地报考:非户籍地考生需提供近3个月社保缴费凭证(北京、上海要求6个月)+单位盖章的工作证明(需注明详细地址),社保断缴将影响审核。
典型案例:山东临沂考生在青岛工作,报考山东大学MPA,需选择青岛的报考点,网上确认时提交青岛社保记录与工作证明,无需回临沂报考。
报名信息经确认后不可修改,以下核心内容需反复核对:
报考类别:必须选“定向就业”,网报时需填写工作单位,部分院校要求网上确认时提交单位同意报考说明;
学历信息:毕业学校、专业、毕业时间需与毕业证完全一致,专升本考生需注明“普通全日制专升本”;
联系方式:填写常用手机号并关闭短信拦截,研招网后续通知均通过短信发送。
若需修改报考单位、报考点等关键信息,需撤销原有报名信息重新填报,且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记录。
缴费截止:提交信息后需在10月28日22:00前完成网上支付,未缴费则报名无效,网上确认期间不接受补缴费;
材料审核:重点准备4类材料:①身份证正反面;②学历备案表/认证报告;③户籍/社保材料;④报考专项计划的附加材料。
初试仅剩3个月,2025年考试大纲的细微调整直接影响复习方向,在职考生需针对性调整策略:
英语(一/二):仅删除“coke”等个别词汇,核心考点不变。建议每天30分钟高频词背诵,每周2篇阅读精读;
管理类联考:数学新增“幂函数”“椎体”考点,逻辑加强论证有效性分析考查。可通过专项题库突破新增考点,写作部分需避免模板化,多引用企业案例增强说服力;
政治:时政部分聚焦2024-2025年重大政策,11月后结合肖四肖八进行主观题背诵,在职考生可利用通勤时间听时政微课。
专业课由院校自主命题,需结合目标专业特点复习:
文科类:梳理核心理论框架,结合热点案例准备论述题;
理工类:强化公式应用与计算题训练,参考院校近年真题总结高频考点;
财经类:结合CPA、中级职称考点交叉复习,提升专业适配度。
“预报名只给应届生,在职生不能报?”错!全国31个省份中28个开放往届生预报名,仅四川、内蒙古、辽宁明确限制,山东考生可正常参与;
“工作证明随便开就行?”不行!部分院校会核查工资流水、社保记录,虚假材料将取消录取资格;
“报名完就等着考试?”不可!需在11月前完成网上确认,去年北京有3000余人因未确认导致报名失败。
双证在职研究生的核心价值在于“学历学位双认证”——毕业证可用于考公落户,学位证助力评职称涨薪,这也是其报名热度逐年攀升的关键原因。如今双证在职研究生考试时间在即,与其纠结“能否考上”,不如先完成报名锁定资格,再用3个月时间高效冲刺。职场进阶从来不是“等准备好再出发”,而是“出发了才会更从容”。
推荐阅读: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双证在职研究生考试时间分报名、初试、复试、录取阶段,预计10月报名,12月初试,次年3-4月复试。管理类考管综和英语二,非管理类考政治、外语加专业课。备考分基储...

双证在职研究生学信网可查。双证在职研究生即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后获得的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均为国家承认,其中学历证书信息可在学信网查询,学位证书信息可在学位网查询...

护士考双证在职研究生专业推荐护理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工商管理(医疗健康方向)、心理学4个专业适配不同发展路径。3-5年分阶段规划,先提升学历铺垫能力,再拿证...

双证在职研究生一般读2-3年,拿证需完成课程、通过考试、发表论文并答辩,要求不算低但可控。其学历学位双证含金量高,对晋升、考公等助力大,值得职场人读。

双证在职研究生热门专业推荐:有管理类(MBA、MPA、MEM),通用性强,适合企业中层等;工科类(计算机技术、土木工程等),借新基建东风,适合IT及工程从业者;...

双证在职研究生考试分初试和复试。初试中,管理类专业考管理类综合能力和英语二;非管理类专业考政治、外语、数学(部分专业)和专业课。复试含专业笔试、面试、外语测试等...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