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快速择校
随着在职研究生教育受到了各大单位的认可,许多在职人员为了提高自身综合能力,从而选择攻读在职研究生课程。其中报考国际贸易学在职研究生的人员较多。那么该专业的学费高吗?下文为大家介绍。

国际贸易学专业学费不高
目前开设国际贸易学专业的热门院校有山东大学、湖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南开大学等,这些院校采用的招生类型均为同等学力,该类型的学费相对来说较低。不同院校的学费也不同,如山东大学的学费是2万;湖南大学的学费是1.6万;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学费是3万等。对于想报考的人员来说学费并不高,可以承担,不会给大家造成很大经济压力。
学费性价比较高
虽然需要付出一定费用,但是学员可以享受与全日制研究生一样的师资待遇,以及相对专业知识培训。最重要的是,该专业注重实践,学员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受到相应的专业培训,可以更好的将知识融入到实践当中。该专业的学习方式是以不脱产的形式进行的,学员可以利用部分时间工作,部分时间学习,从而有一定的经济收入,减轻学费压力。总体来说,学费性价比较高。
据了解,国际贸易学在职研究生主要是通过同等学力的方式进行招生的,该方式不仅考试难度低通过率高,而且对学员的入学要求还比较低。
同等学力研修班考试通过率
同等学力研修班是允许学员免试入学的,也就是学员在进校前无需参加任何考试就可直接进校学习。待学员完成全部学业之后,需要参加院校自行组织的结业考试,因该考试为院校自主命题,所以考试难度非常低,而且通过率比较高,学员在考试方面无需有太大的压力。
同等学力申硕考试通过率
参加申硕考试的学员,需要满足一定的学历及工作经验才可进行报名,待院校审核通过后,学员即可在规定时间参加全国统考。多数院校可以为学员单科成绩保留至少4年,考试科目较少,并且分数线还比较低,致使考试难度并不大,而且这些优势足矣证明本次考试的通过率比较高。
据相关资料显示,国际贸易学在职研究生的学制一般为学制为2年和学制为2-3年,学员可以根据自己得意愿来选择。
学制为2年
国际贸易学这门专业的学制比较全面,想要在较短的时间有成效,可以选择学制为2年的学校,这样不耽误学员的其他事情,招生院校也比较多,一般有南开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大学,都是比较知名的,授课时间也相对比较灵活,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来调整学习计划。
学制为2-3年
学制为2-3年的招生院校也是比较多的,想要以这样方式攻读国际贸易学在职研究生,可以选择招生院校为山东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而2-3年的学制可以让报考学员有充足的时间去学习专业知识,让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都有一个新高度的提升,这是非常重要的,报考学员可以在这方面放心。
学费:20000.00元
学制:2年
招生条件、学费学制等信息点击>>>2024年山东大学国际贸易专业方向课程研修班招生简章
学费:28000.00元
学制:2年
招生条件、学费学制等信息点击>>>2024年华东师范大学国际贸易方向在职研修班招生简章
学费:28900.00元
学制:2年
招生条件、学费学制等信息点击>>>2024年山东大学国际贸易学方向课程研修班招生简章
学费:35000.00元
学制:2年
招生条件、学费学制等信息点击>>>2024年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贸易学在职课程培训班招生简章
以上就是关于国际贸易学在职研究生需要读几年的相关介绍,有意向的学员可以放心报考,如果还想了解更多关于在职研究生的信息,可以向网站老师咨询。
推荐阅读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海关管理硕士好考吗?相对来说比较容易。目前主要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上海海关学院开设,采用MPA公共管理硕士形式招生。上海海关学院报录比约4:1,远低于其他热门专...

本文深入探讨医学在职研究生的含金量问题,从学历认可度、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优势多角度解析其实际价值,并评估同等学力申硕是否适合在职人士,包括学习灵活性、考试难度...

公共管理在职研究生好考的院校分为同等学力申硕和非全日制两类。同等学力申硕推荐东北师范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免试入学,申硕考试难度适中;非全日制推荐重庆大学、河北...

会计学在职研究生备考方法因类型不同有所差异:非全日制需考管理类综合(数学、逻辑、写作)和英语二,建议系统刷题+技巧训练;同等学力申硕考外语和会计学综合,侧重知识...

中国古代史同等学力申硕报考流程同等学力申硕是中国古代史在职研究生主流的报考方式,核心逻辑为“先参加课程学习,达到条件后申

本科毕业后可以报考在职研究生。若报考同等学力申硕,本科可以直接进校学习,有学士学位满3年条件,可以申硕;若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本科学历满3年可报考管理类专业,本...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