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教育网,权威招生服务平台
微信公众号
在职研究生微信公众号

政策解读

微信小程序
在职研究生微信小程序

快速择校

在职研究生招生院校

牡丹江医学院2025年考研调剂信息 附历年非全日制研究生调剂专业

来源:育路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时间:2025-02-02 19:25:00

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测评

分数不够,调剂上岸也需要抢位。牡丹江医学院2024年考研调剂信息公布,建议调剂信息多找,遇到合适的尽早申请,调剂是最后的上岸机会。这里推荐大家让有经验的老师帮忙代找,可在最短时间内锁定目标院校。(关于管理类等辅导、提面辅导可在线咨询老师联系)

牡丹江医学院2024年考研招生调剂公告已公布,具体内容请查看正文。点击查看:【各省市院校非全日制研究生分数线】全国各省市院校2024年考研复试分数线汇总

一、调剂专业及计划数

招生专业代码 招生专业名称 研究方向代码 研究方向名称 调剂计划
071003 生理学 01 不区分研究方向 2
071007 遗传学 01 不区分研究方向 1
07101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01 不区分研究方向 7
083100 生物医学工程 01 不区分研究方向 5
107200 生物医学工程 01 不区分研究方向 4
105300 公共卫生 01 不区分研究方向 16

调剂专业近期还有增加,以研招网网上调剂发布的专业及计划数为准。

二、调剂系统开放时间及复试时间

第一轮调剂4月12日12:00陆续开放第二轮调剂系统,系统开放时间不低于12个小时。第二轮调剂复试采取网上远程复试,面试平台使用钉钉云面试,复试时间为4月14日-16日,具体时间已复试通知为准。。

三、调剂原则

1、考生初试成绩必须符合第⼀志愿报考专业对应的学科门类的A类地区复试基本分数要求,同时必须符合拟调剂专业对应的学科门类的A类地区复试基本分数要求。

2、报名参加调剂考生的学历获得形式应为“普通全日制”,不接收同等学力考生的调剂申请。

3、报名参加调剂考生应为本科学历(包括全日制专升本),不接收专科学历考生的调剂申请。

4、考生初试统考科目与调⼊专业应相同或相近,专业课为统考科目的考生可调入专业课为自命题科目的专业,专业课为自命题科目的考生不可调入专业课为统考科目的专业。

(1)生物学各专业(专业代码0710开头)接收初试报考医学类(专业代码10开头)和理学类(专业代码07开头)的考生调剂;

(2)基础医学各专业(专业代码1001开头)接收初试报考医学类(专业代码10开头)的考生调剂,其中初试专业课为“306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的考生优先发送复试通知;

(3)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各专业(专业代码1051XX)只接收初试报考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各专业(专业代码1051XX)的考生调剂,其中全日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的考生调剂不受限制,其他专业如精神卫生学、眼视光科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等专业只可调剂到与本科专业对应的专业;

(4)公共卫生(专业代码105300)专业接收初试报考医学类(专业代码10开头)的全日制本科预防医学、妇幼保健学和临床医学的考生报考,当以上专业生源不足时接收全日制本科卫生检验检疫和医学检验的考生;

(5)护理(专业代码105400)专业接收初试专业课为349护理综合的全日制本科护理学和助产学考生;

(6)药学(专业代码105500)专业接收初试报考医学类(专业代码10开头)的全日制本科药学,制药工程,药物制剂,临床药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的考生;

(7)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代码083100)接收初试报考工学(专业代码08开头)各专业调剂;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代码107200)接收初试报考医学(专业代码10开头)各专业调剂;

5、不接收在协议规定的服务期内的“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和正在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人员。

6、三年内退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人员或已获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的人员不可申请调剂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各专业。

四、调剂办法

1、调剂复试比例不低于为1:2,即每个调剂名额至少发放给两名调剂考生复试通知;

2、在我校发布的调剂通知规定的截止时间之前,凡是达到我校调剂分数线的考生可以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上调剂”系统,填报调剂志愿报名调剂我校。

3、每名考生同一轮次只能申报一个调剂志愿,申请调剂两个及两个以上学科(专业、领域、方向)均视为无效。

4、每轮调剂时间截止后,由研招办工作人员对报名参加复试的考生进行学籍、学历信息验证,将符合我校招生条件的考生加入复试备选库。

5、根据各专业调剂名额和调剂复试比例,在复试备选库中以研究方向分组,按照初试分数由高到底依次发送复试通知。发放复试通知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确认参加复试,逾期视为放弃复试资格。

6、当出现放弃复试资格的考生时,则在本专业复试备选库中顺序递补考生继续发送复试通知,直至确认参加复试的考生数量满足调剂复试比为止。

7、各招生学院安排调剂考生进行复试,并将复试成绩整理报研究生处。

8、研究生处根据招生计划按照总成绩由高到低确定拟录取名单,并通过网上调剂系统发送待录取通知。

9、接到待录取通知的调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通过“网上调剂”系统确认待录取通知,逾期未确认待录取的考生,学校取消其待录取资格。

10、如第一轮调剂后仍有学科未能完成招生计划,将通过研招网调剂系统继续发布信息,进行下一轮调剂工作,直至完成全部招生计划为止。

更多牡丹江医学院2024年考研调剂信息,大家及时关注官方动态。另外,复试留给我们只有不到三个月的时间,我们要去了解复试的流程,收集好复习资料去准备笔试、面试、简历和自我介绍以及需要提前联系导师,给导师发送邮件等。时间紧任务重,而且复试的时候被刷下来,前面初试做的努力都白费。现在可以辅导专业课复试的辅导班不多,线上一对一是最方便的选择!如果大家感兴趣,请详细咨询本站在线老师,获得更为细致的报考信息!

结束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阅读全文

一站式择校服务!【免费领取】专业规划&择校方案

*学生姓名 :
*手机号码 :
*意向专业 :
 意向院校 :
*当前学历 :
免费领取 :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

用户评论
500字以内
发送
    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评测
    相关文章推荐
    黑龙江在职考研预报名怎么报?2026年网上报名流程及信息填写指南
    黑龙江在职考研预报名怎么报?2026年网上报名流程及信息填写指南

    黑龙江在职考研预报名是报考的关键环节,本文详细解析网上报名全流程,包括账号注册、信息录入、志愿选择和提交确认等步骤。重点指导个人信息、学历背景、报考专业等内容的...

    600评论2025-09-21 11:35:32
    山东在职考研预报名是必须的吗?2026年预报名时间安排及注意事项
    山东在职考研预报名是必须的吗?2026年预报名时间安排及注意事项

    山东在职考研预报名是考生报考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了解其是否必须以及相关安排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解析预报名的作用、具体时间节点和实用注意事项,帮助考生高效规划报考流...

    790评论2025-09-21 11:26:20
    2026安徽在职考研预报名注意事项,这些点影响报名效率
    2026安徽在职考研预报名注意事项,这些点影响报名效率

    安徽在职考研预报名是考生报考过程中的关键步骤,掌握注意事项能显著提升报名效率。本文深入解析预报名阶段的核心要点,包括个人信息准确填写、报考材料齐全准备、时间节点...

    720评论2025-09-21 11:15:51
    浙江在职研究生预报名是必须的吗?2026年预报名与正式报名有何区别?
    浙江在职研究生预报名是必须的吗?2026年预报名与正式报名有何区别?

    浙江在职研究生预报名是否必须?本文将解析预报名与正式报名的核心区别,帮助在职人员高效规划报考。预报名通常为非强制性环节,但提前了解其流程和时间节点至关重要,可避...

    1150评论2025-09-21 11:05:34
    福建省在职考研预报名需要的材料:2026年需准备身份证、学历证明和工作证明吗?
    福建省在职考研预报名需要的材料:2026年需准备身份证、学历证明和工作证明吗?

    福建省在职考研预报名需要准备身份证、学历证明和工作证明等必备材料。这些文件用于核实考生身份真实性和教育背景,工作证明则证实相关工作经验,确保报名资格符合要求。材...

    240评论2025-09-21 10:36:19
    江苏省在职人考研预报名怎么报?需注意这些流程避免错过时间
    江苏省在职人考研预报名怎么报?需注意这些流程避免错过时间

    江苏省在职人考研预报名是报考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涉及在线系统注册、个人信息填写、报考专业选择及材料上传等步骤。考生需密切关注官方发布的预报名时间窗口,避免因错过而...

    370评论2025-09-21 10:21:25

    免费咨询

    在线咨询 报考资格测评
    扫码关注
    在职研究生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官方微信公众号

    电话咨询
    联系电话
    010-51264100 15901414202
    微信咨询
    用手机号进行搜索添加微信好友
    15901414202

    张老师

    15901414201

    张老师

    15811207920

    育小路

    一对一免费咨询

    张老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