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教育网,权威招生服务平台
微信公众号
在职研究生微信公众号

政策解读

微信小程序
在职研究生微信小程序

快速择校

在职研究生招生院校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研究生复试公告: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2025考研复试录取工作实施细则已公布

来源:育路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时间:2025-01-26 22:01:00

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测评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2024复试录取工作实施细则已公布,具体内容请查看正文。

根据《中国农业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办法》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订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实施细则。具体方案如下:

一、组织管理

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由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分管研究生工作的副院长、学院纪检工作人员、系主任、中心主任和导师代表等组成。学院以专业(中心)为单位成立复试小组,在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指导下确定复试考核的具体方式、考查内容、评分标准、考核程序,并具体组织实施,同时负责处理招生过程中考生提出的质疑和申诉。复试组在招生工作过程中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和科学选拔的录取原则,全面衡量考生情况,按需招生、择优录取,做到及时公布复试分数线、实施细则、复试结果及拟录取名单等信息,确保2024年招生复试录取工作规范有序进行。

二、复试分数线及复试名单

招生专业 总分要求 单科要求
政治 外语 业务课一 业务课二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090101) 310 50 50 80 80
作物生理学(0901Z2) 310 50 50 80 80
作物遗传育种(090102) 340 50 50 80 80
种子科学与技术(0901Z1) 320 50 50 80 80
生物质工程(0903Z3) 310 50 50 80 80
农艺与种业(095131) 285 45 45 75 75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 符合学校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注:

1、符合上述条件的考生均可参加复试(附件1)。

2、请各位考生在复试阶段保持手机畅通。

三、复试安排及相关要求

(一)复试信息确认

一志愿达到复试分数线的考生,须于3月25日16:00前进入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报考服务系统(https://yzk.cau.edu.cn,使用PC端,浏览器建议选用360)点击“确认参加复试”按钮,提交复试审查材料并缴纳复试费。逾期未进行复试确认的,视为考生自愿放弃复试资格。

(二)考生复试资格审查

考生于3月25日16:00前通过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报考服务系统(https://yzk.cau.edu.cn)提交准考证、身份证(正反面)、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往届生)、学生证(应届本科毕业生)、手写签字版《诚信复试承诺书》(见附件2)等相关材料,学院根据考生提交的以上材料进行审查核验,同时考生复试前需认真阅读《复试考场规则》(见附件3),避免替考及复试违规等情况发生。

(三)复试费

参加复试的考生需在报考服务系统中交纳复试费100元。申请多个调剂志愿的考生,在对每个调剂志愿进行复试确认时都需缴纳复试费。

(四)复试时间

一志愿考生复试时间拟于3月27日开始。各专业(中心)具体复试安排另行通知,请考生随时关注农学院网页通知公告。

(五)复试方式

现场复试。考生应根据学院的复试安排携带身份证件和《准考证》到指定地点参加复试。

(六)复试规则

1、实行差额复试。根据上线生情况,各专业(中心)复试人数一般不低于招生规模的120%。复试成绩为复试各项目考核成绩之和,复试成绩不合格者,不予录取。复试过程中有违规行为,一经查实,取消复试和录取资格。

2、成绩构成:总成绩满分100分,初试成绩占总成绩50%、复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

3、复试内容:

复试成绩满分100分(60分及格),构成如下:

(1)综合能力笔试:满分20分(闭卷,90分钟)。

(2)英语听力及口语测试:满分10分。

(3)综合面试:满分70分,主要考察专业素质、综合素质、实验或调研分析技能测试、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等。其中,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结果分为合格及不合格,考核结果不合格者不得被复试专业拟录取。

(4)心理健康测试。测试时间及地点另行通知,本项考核不作量化计入综合成绩。

4、综合面试过程

(1)随机确定复试顺序。

(2)身份验证。考生开始复试前,应按要求出示准考证和身份证配合复试工作人员进行身份验证,身份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复试。

(3)采用考生个人汇报、专家提问的形式。考生主要汇报本科阶段课程学习、毕业论文、科研情况以及本学科(专业)以外的学习、科研、社会实践(学生工作、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或实际工作表现等,以课程学习和科研情况为汇报重点。复试专家根据考生汇报情况进行提问,考生口头作答,复试专家根据考生既往和表现情况给出得分。

(4)各专业根据学科特点自设考核:如抽取题库作答、实验或调研分析技能测试等。每位考生综合面试时间不少于20分钟。

注意事项:考生不得在相关科目考试未全部结束前泄露考题信息,不得将复试内容上网或告知他人。

如果各位考生由于调剂院校或者专业不满意,(或没有达到院校复试分数线),未来还有以下几种出路可选择:

(1)直接就业。如果家庭条件允许,可以考虑直接就业。

工作2~3年之后可以考虑选择在职研究生,继续实现自己的梦想!

(2)继续考研。如果对考研有强烈的决心和热情,可以选择再次备考。总结之前的经验教训,重点攻克自己的弱点,再次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

(3)考公务员或教师编制、银行编制、医院编制、国企等。如果体制内工作感兴趣,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准备公务员考试或事业编考试。这些考试的准备内容与考研有相关性,可以减少复习压力。并且工作2~3年之后还可以选择在职研究生,来助力自己升职加薪!

(4)参加事业单位或企业招聘。如果不想立即投入到考研中,可以选择参加事业单位或企业的招聘考试。利用这段时间先积累工作经验,后期根据职业发展需求再考虑提升学历。

(5)创业。如果不想给别人打工,可以考虑创业。但创业需要充分的准备和家人的支持,需要谨慎考虑。

(6)出国留学。如果家庭条件允许,可以考虑出国留学。如果不想出国还想获得双证硕士,目前有一些中外合作或者国际院校,不用出国也可以在短时间拿到学历学位证书,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增加筹码。

总之,考研失败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重要的是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兴趣,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结束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阅读全文

一站式择校服务!【免费领取】专业规划&择校方案

*学生姓名 :
*手机号码 :
*意向专业 :
 意向院校 :
*当前学历 :
免费领取 :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

用户评论
500字以内
发送
    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评测
    相关文章推荐
    北京在职研究生政策变化分析:条件、材料细节需了解
    北京在职研究生政策变化分析:条件、材料细节需了解

    北京在职研究生政策变化大。非全日制研究生门槛提升,定向培养成主流,学历、工作年限要求提高。同等学力申硕宽进严出,申硕资格和考核难度升级。中外合作与国际硕士强化资...

    490评论2025-10-18 08:51:45
    西藏在职研究生证书类型与含金量,好就业的专业推荐
    西藏在职研究生证书类型与含金量,好就业的专业推荐

    西藏在职研究生证书类型有非全日制双证,用于考公、评职称等;同等学力单证,适合医护等评职称;中外合作办学证,外企、跨境文旅企业认可。好就业专业有护理、公共管理、旅...

    510评论2025-10-17 09:10:47
    临床医学在职研究生就业优势有哪些?对职场晋升有帮助吗
    临床医学在职研究生就业优势有哪些?对职场晋升有帮助吗

    临床医学在职研究生通过系统学习提升专业技能和学历,显著增强就业竞争力。就业优势体现在医疗行业的高需求岗位,如临床医师和研究员,就业率高且薪资待遇优厚。对职场晋升...

    740评论2025-10-16 10:37:35
    刑法学在职研究生报名时间及考试时间说明
    刑法学在职研究生报名时间及考试时间说明

    刑法学在职研究生报名时间全年滚动,春秋季为黄金期,热门院校或方向可能提前满额。申硕考试报名分四步,3月1日前需在信息平台注册,3月10-23日在中国教育考试网报...

    310评论2025-10-16 09:00:27
    医学在职研究生就业前景分析:晋升、评职称、转型助力
    医学在职研究生就业前景分析:晋升、评职称、转型助力

    医学在职研究生就业前景好,能助力晋升。临床岗位可突破科研短板,护理岗位助转型管理,公共卫生岗位可参与政策制定。评职称上,能缩短年限、满足科研指标,基层还有倾斜政...

    470评论2025-10-15 11:26:17
    重庆在职研究生入学难度与报考条件:2种报考途径解析
    重庆在职研究生入学难度与报考条件:2种报考途径解析

    重庆在职研究生入学难度与报考条件:同等学力申硕课程班大专可入学,申硕需本科获学位满3年,免试入学,申硕统考两门60分及格;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类本科毕业满3年或大...

    760评论2025-10-14 10:18:05

    免费咨询

    在线咨询 报考资格测评
    扫码关注
    在职研究生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官方微信公众号

    电话咨询
    联系电话
    010-51264100 15901414202
    微信咨询
    用手机号进行搜索添加微信好友
    15901414202

    张老师

    15901414201

    张老师

    15811207920

    育小路

    一对一免费咨询

    张老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