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教育网,权威招生服务平台
微信公众号
在职研究生微信公众号

政策解读

微信小程序
在职研究生微信小程序

快速择校

在职研究生招生院校

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复试公告:西安交通大学2025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方案已公布

来源:育路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时间:2025-01-24 20:39:00

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测评

    西安交通大学2024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方案已公布,具体内容请查看正文。更多2024研究生复试录取安排点击查看:【各省市院校非全日制研究生分数线】全国各省市院校2024年考研复试分数线汇总

研究生复试录取是学校高层次人才选拔的关键环节,是研究生考试招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的通知》(教学司〔2024〕1号)文件及陕西省考试院《关于做好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的通知》(陕试研招〔2024〕2号)相关工作要求,为全面做好2024研究生复试录取各项工作,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01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确保安全性、科学性、公平性的基础上,综合评价、择优录取,坚持立德树人、公平公正、分类选拔、以生为本的原则,科学优化复试环节,规范实施复试管理,深入推进信息公开公示,努力提升高层次人才选拔质量,确保2024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平稳有序进行。

02复试安排

学校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采取现场复试的方式,在兴庆、雁塔、创新港三个校区分时、分批、分类的有序开展复试录取相关工作。

复试环节包括综合素质测试、信息采集、现场报到、资格审查、培训演练、复试考核、调剂、录取等。

①复试时间及安排

复试时间:

2024年3月30日—2024年4月27日

复试安排:

第一阶段:3月30日—3月31日

所有学院(部、中心)在此时间段依次开展复试。

第二阶段:4月1日—4月27日(调剂)

复试学院(部、中心):招生计划有缺额的学院(部、中心)

具体复试时间详见各学院(部、中心)复试细则。

②复试内容及形式

复试内容为综合素质测试、专业知识考核、英语听力和口语测试、综合考核(含思想政治素质及品德)等。具体的考核时间、范围、要求、流程等详见学院(部、中心)复试细则。

综合素质测试按照各学院(部、中心)要求在面试前通过手机独立完成。

专业知识考核可采用笔试、面试、机试或实践等多种考核形式,其中采取笔试形式的考试时间一般不少于2个小时,采取面试形式的在综合考核中一并进行。

英语听力和口语测试一般采用面试形式,在综合考核中一并进行。

综合考核通过随机提问的方式考查考生学科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掌握程度,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潜质和创新素质。

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主要是考核考生本人的现实表现,内容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方面,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③复试及总成绩计算

复试成绩以百分制计算,由各考核内容成绩构成,各考核内容成绩所占比例及计算公式由各学院(部、中心)自主确定。

总成绩以百分制计算,由初试和复试成绩构成,复试成绩占总成绩的40%-50%,所占比例及总成绩计算公式由学院(部、中心)自主确定。会计、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专业硕士在复试期间加试思想政治理论,成绩计入总成绩。

具体复试内容、复试安排、成绩核算规则以各学院(部、中心)发布的复试细则为准。

03复试组织

1.组织机构。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各学院(部、中心)成立由单位行政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党政主要负责人、分管研究生工作负责人、学科...等为成员的招生工作组,负责本单位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各学院(部、中心)成立复试工作协调组,负责复试保障工作及考生、工作人员组织管理,并加强复试工作监督和巡查,受理考生投诉。

2.复试录取工作细则。各学院(部、中心)根据学校复试录取方案制定本单位复试录取工作细则。细则包括复试分数线、复试名单、复试信息采集、复试形式及内容、复试成绩计算公式、总成绩计算办法、复试安排、录取办法、其他事项等。

3.复试分数线。各学院(部、中心)根据招生计划、生源情况、学科专业特点,按照一般不低于120%比例差额划定复试分数线,合格生源比例不足的,按实际合格生源数组织复试。强军计划、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单独考试考生达到学校基本复试分数线直接进入复试。

         如果各位考生由于调剂院校或者专业不满意,或没有达到院校复试分数线,未来还有以下几种出路可选择:

(1)直接就业。如果家庭条件允许,可以考虑直接就业。

工作2~3年之后可以考虑选择在职研究生,继续实现自己的梦想!

(2)继续考研。如果对考研有强烈的决心和热情,可以选择再次备考。总结之前的经验教训,重点攻克自己的弱点,再次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

(3)考公务员或教师编制、银行编制、医院编制、国企等。如果体制内工作感兴趣,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准备公务员考试或事业编考试。这些考试的准备内容与考研有相关性,可以减少复习压力。 并且工作2~3年之后还可以选择在职研究生,来助力自己升职加薪!      推荐阅读: 公务员在职研究生考什么专业好?

(4)参加事业单位或企业招聘。如果不想立即投入到考研中,可以选择参加事业单位或企业的招聘考试。利用这段时间先积累工作经验,后期根据职业发展需求再考虑提升学历。

(5)创业。如果不想给别人打工,可以考虑创业。但创业需要充分的准备和家人的支持,需要谨慎考虑。

(6)出国留学。如果家庭条件允许,可以考虑出国留学。如果不想出国还想获得双证硕士,目前有一些中外合作或者国际院校,不用出国也可以在短时间拿到学历学位证书,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增加筹码。2024年热门中外合作或者国际院校招生信息查看: 2024年中外合作办学硕士招生学校有哪些

     总之,考研失败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重要的是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兴趣,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相关阅读:

     码住!2024年在职研究生复试考试内容详解


结束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阅读全文

一站式择校服务!【免费领取】专业规划&择校方案

*学生姓名 :
*手机号码 :
*意向专业 :
 意向院校 :
*当前学历 :
免费领取 :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

用户评论
500字以内
发送
    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评测
    相关文章推荐
    北京在职研究生政策变化分析:条件、材料细节需了解
    北京在职研究生政策变化分析:条件、材料细节需了解

    北京在职研究生政策变化大。非全日制研究生门槛提升,定向培养成主流,学历、工作年限要求提高。同等学力申硕宽进严出,申硕资格和考核难度升级。中外合作与国际硕士强化资...

    490评论2025-10-18 08:51:45
    西藏在职研究生证书类型与含金量,好就业的专业推荐
    西藏在职研究生证书类型与含金量,好就业的专业推荐

    西藏在职研究生证书类型有非全日制双证,用于考公、评职称等;同等学力单证,适合医护等评职称;中外合作办学证,外企、跨境文旅企业认可。好就业专业有护理、公共管理、旅...

    510评论2025-10-17 09:10:47
    临床医学在职研究生就业优势有哪些?对职场晋升有帮助吗
    临床医学在职研究生就业优势有哪些?对职场晋升有帮助吗

    临床医学在职研究生通过系统学习提升专业技能和学历,显著增强就业竞争力。就业优势体现在医疗行业的高需求岗位,如临床医师和研究员,就业率高且薪资待遇优厚。对职场晋升...

    740评论2025-10-16 10:37:35
    刑法学在职研究生报名时间及考试时间说明
    刑法学在职研究生报名时间及考试时间说明

    刑法学在职研究生报名时间全年滚动,春秋季为黄金期,热门院校或方向可能提前满额。申硕考试报名分四步,3月1日前需在信息平台注册,3月10-23日在中国教育考试网报...

    310评论2025-10-16 09:00:27
    医学在职研究生就业前景分析:晋升、评职称、转型助力
    医学在职研究生就业前景分析:晋升、评职称、转型助力

    医学在职研究生就业前景好,能助力晋升。临床岗位可突破科研短板,护理岗位助转型管理,公共卫生岗位可参与政策制定。评职称上,能缩短年限、满足科研指标,基层还有倾斜政...

    470评论2025-10-15 11:26:17
    重庆在职研究生入学难度与报考条件:2种报考途径解析
    重庆在职研究生入学难度与报考条件:2种报考途径解析

    重庆在职研究生入学难度与报考条件:同等学力申硕课程班大专可入学,申硕需本科获学位满3年,免试入学,申硕统考两门60分及格;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类本科毕业满3年或大...

    760评论2025-10-14 10:18:05

    免费咨询

    在线咨询 报考资格测评
    扫码关注
    在职研究生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官方微信公众号

    电话咨询
    联系电话
    010-51264100 15901414202
    微信咨询
    用手机号进行搜索添加微信好友
    15901414202

    张老师

    15901414201

    张老师

    15811207920

    育小路

    一对一免费咨询

    张老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