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读
快速择校
2016年在职研究生首次纳入统考,并且,今年推免生比例持续上升;在职考生纳入统考,全日制非全日制研究生从此分野——今年考研面临诸多变化。
“65个计划只剩2个,我还要考!”
“65个招生计划只剩下2个,我还考!”在报名现场,越来越多的考生感叹,随着“推免生”政策的改革,推荐优秀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不再设置留校限额,考研竞争日趋白热化已是不争的现实。
昨天下午1点多,在南京市招办报名确认现场,报名的考生已经排成了长龙。南京工业大学消防工程专业应届生小蔡报考了广东某大学新闻传播专业硕士,他告诉记者,去年该专业有80多个名额待选,今年就只有不到40个了,考上几率直接降了一半。同他一起来报名的安全工程专业应届生小王说,自己报考中科大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招65个,今年推免生就有63个,也就剩下2个名额了,“难度前所未有,可还是要拼一拼”。
记者浏览南京大学网站,发现很多专业留给“考研党”的只剩下了个位数。南大文学院语言及应用语言学等6个专业共招收87人,保研与考研比接近3:1。这让“考研党”有些迷茫,尤其是非名校的“考研党”。来自南京一所独立学院的小祝愁眉苦脸地说:“保研名校学生机会多,保研调剂都认‘985’,笔试面试还要跟一帮名校学生比拼,水深火热啊!”
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推免生的增加,可能也是对过去一些高校的“纠偏”。“近年来一些高校在鼓励本科生考研方面,做得偏激、偏颇,而忽视了本科阶段的基本能力的培养。有些考上了研究生的本科生,连最基本的实验都不会做。这样考上来的研究生,考研应试能力很强,但综合能力较差,今后发展潜力不大。”熊丙奇说,考研的目的是选拔优秀人才,而不只是学历教育或应试教育,将来文凭会变得越来越不值钱,而能力越来越值钱。
熊丙奇认为,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实行“两推制度”改革,是今后的大势所趋,这就倒逼着地方二本、三本院校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提高整体高校的教学质量。
竞争激烈,考研热度不减
考研难度增加,考研热有没有退烧?南大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主任陈谦说,从目前报名情况来看,比往年增加了1000人左右。南京市招办副主任赵荣飞介绍说,他们这个考点今年考生有1.6万多人,而去年是1.3万多人。
专家分析,一方面是考研热度不减;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今年还有一大变化——不再组织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全国联考;在职研究生,全部纳入到统考。
南京审计大学数学专业女生小徐说,自己选择考研就是为了未来能更好地就业。“我们班九成以上同学都考研了。数学这个专业工作难找,不考个研究生基本找不到工作。”
考上了研究生,未来能找到更好的工作。抱着这样目的参加考研的学生不在少数。南京工程学院网络工程专业的男生小王和小许瞅准了上海的一家“211”高校,“考上‘211’,将来去招聘会的时候底气更足一点。”
昨天,记者在报考现场看到,不少学生边排队边捧着书或电子复习资料。记者了解到,报考者中近80%的同学都上过培训班。小王和小蔡刚报完名,就匆匆赶往培训班补习数学。
毕业证将注明“非全日制”
今年可谓是在职和非在职研究生的分水岭。从2017年起,硕士招生计划的“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将分别编制和下达,毕业证书上也会区分标注。
证书有区别,这会不会影响在职考研族的热情?陈谦告诉记者,2017考研网报南京大学的考生约为2.5万人,其中报考在职研究生的考生为2000余人,报名人数与往年基本持平。在职“考研族”大部分因为对目前的职业满意度低,或为提升自身水平、改变工作环境而“战”。
南京审计大学毕业生朱同学去年考研失败,已工作一年,但仍决定再考研。朱同学认为,一年的职场体验让自己不断体会到专业知识和学历的重要性。伴随着就业门槛的不断变高,以及用人单位对于员工个人能力要求的提升,一纸研究生文凭将会增加自己的职场砝码。
中国海洋大学胡乐乐博士解释,在职考生纳入统考,虽然难度增加,但可以获得双证,这说明在职考研越来越规范化。“非全日制”含金量是否会低于“全日制”,还有待市场检验,这也倒逼在职研究生和培养单位注重培养质量,“混文凭”将成为历史。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在职研究生报名入口主要为研招网,2025年报名分预报名和正式报名阶段。预报名一般在9月下旬,正式报名在10月中下旬,需在规定时间登录研招网完成信息填报。报名时要...
适合在职人士考研的专业排名:临床医学是基层医疗晋升刚需;经济法学契合数字经济法律需求;公共管理利于体制内晋升;软件工程是数字化转型关键;应用心理学满足社会心理服...
广西在职研究生有同等学力申硕和非全日制研究生两种报考方式。广西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同等学力申硕课程班大专及以上可报,医学类部分专业有特殊要求,申硕需学士学位满3年...
北京在职研究生报名入口详解,全面汇总不同报考方式的官方入口信息。涵盖非全日制研究生、同等学力申硕、中外合作办学等多种途径,详细解析每种方式的报名步骤、操作流程及...
在职研究生就业率高的专业,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跨行业就业强;人工智能“AI+行业”复合型人才受青睐;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技术壁垒高、政策红利足;MBA是晋升管理层跳...
在职研究生深造关键信息汇总涵盖三大核心内容:教师在职研究生的三类报考条件(非全日制研究生、同等学力申硕、中外合作办学,各有学历、年限及入学方式要求)、高校延长在...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