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教育网,一站式的学习教育平台

2017双证在职研究生冲刺指南:文科专业篇

来源:新东方在线 时间:2016-11-08 15:03:04

  距离2017双证在职研究生考试还有40余天,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小编整理了一些文科专业课的答题技巧,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复习。

  文科专业考试一般都会有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

  一、名词解释

  ▶总分总结构

  一般来说,把一个名词解释清楚,你需要用到"总分总"结构:开头句话开门见山,对这一名词给出一句概括性解释,截止了当地告诉阅卷老师,这是一个"什么东西";然后对这个名词展开具体论述,往往是根据教材提供的内容来,可能涉及的方面有时间、背景、内容、特点、性质、原因等,具体情况需具体分析;最后要有概括提升的结尾句,一般涉及该名字的意义、价值、影响等,既算是一个总结,也算是一种拔高。这三部分,完整连贯,缺一不可。

  ▶5~6分钟,150~200字

  正如前文所述,名词解释考查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不同于论述和分析,无需长篇大论。根据测算,一般一个名词解释用时5~6分钟,篇幅150~200字最为合适。利用上文所提到的总分总结构,一段答下来即可,无需再分段。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合理规划考场上的精力和时间,另一方面,名词解释考查的就是考生的概括能力,以简洁为上,答得事无巨细、洋洋洒洒、长篇大论,反而违背了设置这一题型的初衷。

  ▶踩点给分

  同所有的主观题一样,名词解释也是踩点给分的。一般来说,"总分总"结构的三段论基本能保证答题结构的完整,但在"分"的部分,要答的点比较多,可能会有遗漏,这就需要考生在复习过程中注意整理、全面记忆。此外,话语要简洁明了,每一句话都说得明确,说在点上,切忌模棱两可、重复啰嗦。

  ▶整理与积累

  要想答好名词解释,除了掌握考场上技巧外,还需在平时复习过程中注意整理和积累。一般来说,容易出名词解释的考点都是比较好判断的:首先必须得是名词,动词或其他词不会拿来出题;其次都是重点,比如重要的人物、事件、作品、制度、原理、法规等;其次是有话可说的,如果一个词书上只是提了一提,并没有展开论述,一般不会考,因为"无话可说"。通过以上三个特征的判断,你基本能做到对本学科的名词解释心中有数,在平时复习过程中就有意识地积累,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整理并记忆,到了考场上就会轻松许多。

  答好名词解释,既是考场上拿分的关键,又是对基础知识的整理和记忆,是文科类考研专业课必过的一关。希望小伙伴们都能重视起来,把名词解释的分稳稳握在手里,专业课妥妥通关!

  二、简答题

  简答题是诸多专业课考试常见的一种题型,要想多拿分,考生就必须掌握对不同题型的答题方法策略,有的放矢才能拿高分,下面针对简答类题型分享6大技巧,大家学习参考。

  ▶解析

  简答题一般来说位于试题的第二部分,基本考察对某些重要问题的掌握程度。难度中等偏低。这就要求考生在复习的时候要把课本重要问题梳理清楚,要比较扎实的记忆。一般来说书本看到5遍以上可以达到记忆的效果。当然,记忆也要讲究方法。

  ▶考研答题攻略:简答题定义框架答题法

  定义--》框架--》总结

  ,先把简答题题干中涉及到的最重要的1-2个名词进行阐述,类似于"名词解释"。很多人省略了这一点,无意中丢失了很多的分数。

  第二,按照要求,搭建框架进行回答。回答要点一般3-5点。

  第三,进行简单的总结。

  ▶简答题答题示范

  例如:简析绩效管理和绩效考评的区别和联系。

  1."绩效管理"和"绩效考评"的定义。

  2.区别

  3.联系

  4.总结

  ▶危机应对

  当遇到自己没有见过,或者复习时遗漏的死角。这个时候不要惊慌。只要你平时认真复习了,基本你不会的,别人也基本如此。首先要有这个自信。其次,无限的向课本靠拢,将相关的你能够想到的内容,有条理的全部列出来,把困难抛给改卷老师。

  ▶温馨提示

  ,在回答简答题的时候,一定要有头有尾,换言之,必须要进行核心名词含义的阐释。

  第二,在回答的时候字数一般在800-1000为佳,时间为15-20分钟。

  三、论述题

  论述题虽难,但答题得分思路也有迹可循。下面是几点得分策略,考生们进行参考。

  ▶解析

  论述题在考研专业课中属于中等偏上难度的题目,考察对学科整体的把握和对知识点的灵活运用,进而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现实的问题。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洞悉论述题的本质,其实回答起来还是非常简单的。

  论述题,从本质上看,是考察队多个知识点的综合运用能力。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课本的整体框架和参考书的作者的写书的内部逻辑。这一点是我们育明考研专业课讲授的重点,特别是对于跨专业的考生来说,要做到这一点,难度非常大。

  ▶答题攻略:论述题三步走答题法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1.论述题中重要的核心概念,要阐释清楚;论述题中重要的理论要点要罗列到位。这些是可以在书本上直接找到的,是得分点,也是进一步分析的理论基点。

  2.要分析目前所存在问题出现的原因。这个部分,基本可以通过对课本中所涉及的问题进行总结而成。

  3.提出自己合理化的建议。

  ▶答题示范

  例如:结合治理理论,谈谈我们政府改革。

  1.阐释"治理"的定义,然后分段阐释"治理理论的核心主张,包括理论主张和政策主张"。

  2.分析目前"政府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3.结合治理理论的理论和政策主张,并结合相关的一些理论提出自己的改革措施。我们育明考研经过长期摸索,总结了一套考研专业课答题模板。

  ▶危机应对

  万一遇到自己没有碰到的问题,特别是没有关注到的热点问题怎么办呢?其实,论述题虽然是考察考生运用知识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其核心还是在于课本知识,在于理论。因此在回答的时候一定要紧扣理论不放松。

  ▶温馨提示

  1.回答的视角要广,不要拘泥于一两个点。

  2.在回答论述题的时候一定要有条理性,但是条数不宜过多,在5-8条为主。字数在1500左右。用时为25-30分钟。

  以上三大方面的答题技巧希望大家能够结合自己的复习进度,应用到做题当中,更多双证在职研究生相关问题,请拨打24小时免费咨询电话:010-51264100

  双证在职研究生考试交流群:160991510(点击加入)

结束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阅读全文

一站式择校服务!【免费领取】专业规划&择校方案

*学生姓名 :
*手机号码 :
*意向专业 :
 意向院校 :
*当前学历 :
免费领取 :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

用户评论
500字以内
发送
    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评测
    相关文章推荐
    双证在职研究生考试时间及考试科目攻略:推测节点+科目详解+备考要点
    双证在职研究生考试时间及考试科目攻略:推测节点+科目详解+备考要点

    双证在职研究生考试时间分报名、初试、复试、录取阶段,预计10月报名,12月初试,次年3-4月复试。管理类考管综和英语二,非管理类考政治、外语加专业课。备考分基储...

    1180评论2025-11-12 09:20:16
    双证在职研究生学信网可查吗?工作党必看!影响升职加薪
    双证在职研究生学信网可查吗?工作党必看!影响升职加薪

    双证在职研究生学信网可查。双证在职研究生即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后获得的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均为国家承认,其中学历证书信息可在学信网查询,学位证书信息可在学位网查询...

    250评论2025-11-12 08:27:16
    护士考双证在职研究生专业推荐、未来职业规划分析
    护士考双证在职研究生专业推荐、未来职业规划分析

    护士考双证在职研究生专业推荐护理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工商管理(医疗健康方向)、心理学4个专业适配不同发展路径。3-5年分阶段规划,先提升学历铺垫能力,再拿证...

    1080评论2025-11-05 10:00:41
    双证在职研究生读几年?拿证要求高吗?值不值得读?
    双证在职研究生读几年?拿证要求高吗?值不值得读?

    双证在职研究生一般读2-3年,拿证需完成课程、通过考试、发表论文并答辩,要求不算低但可控。其学历学位双证含金量高,对晋升、考公等助力大,值得职场人读。

    570评论2025-11-05 08:35:01
    双证在职研究生热门专业推荐:这些专业就业趋势向好!
    双证在职研究生热门专业推荐:这些专业就业趋势向好!

    双证在职研究生热门专业推荐:有管理类(MBA、MPA、MEM),通用性强,适合企业中层等;工科类(计算机技术、土木工程等),借新基建东风,适合IT及工程从业者;...

    920评论2025-10-29 10:10:55
    双证在职研究生考试科目及大纲全解析,在职考研党必看!
    双证在职研究生考试科目及大纲全解析,在职考研党必看!

    双证在职研究生考试分初试和复试。初试中,管理类专业考管理类综合能力和英语二;非管理类专业考政治、外语、数学(部分专业)和专业课。复试含专业笔试、面试、外语测试等...

    320评论2025-10-29 09:02:30

    免费咨询

    在线咨询 报考资格测评
    扫码关注
    在职研究生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官方微信公众号

    电话咨询
    联系电话
    010-51264100 15901414202
    微信咨询
    用手机号进行搜索添加微信好友
    15901414202

    张老师

    15901414201

    张老师

    15811207920

    育小路

    一对一免费咨询

    张老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