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教育网,权威招生服务平台
微信公众号
在职研究生微信公众号

政策解读

微信小程序
在职研究生微信小程序

快速择校

在职研究生招生院校

2014年福建农林大学MPA(双证)常见问题解答

来源:在职研究生报名信息网 时间:2013-11-06 10:37:44

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测评

  1、什么是MPA?

  答:MPA是公共管理硕士(Master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的简称,目标是培养从事公共事务、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研究与分析等方面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政府部门和非政府公共机构培养具有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政策素养、掌握先进分析方法及技术,精通某一具体政策领域的专业化管理者和政策分析者。

  2、MPA专业学位与统招研究生获得的硕士学位是否一样?

  答:硕士学位证书由国务院学位办公室统一印制,硕士专业学位和统招研究生获得的硕士学位是等价的,只是类型不同。比较而言,专业学位的硕士论文必须结合工作实践来撰写,偏重应用性;统招硕士生的学位论文理论性较强,偏重学术性。

  3、什么是MPA(双证)?

  答:“全日制”MPA研究生通过每年1月份的“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招收,在完成规定学业后,MPA毕业生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学历(毕业证书)和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俗称为“双证”。

  4、读MPA(双证)的意义是什么?

  答:(1)可以提升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水平。由校内外导师共同授课。(2)为晋升职称奠定基础。据最新文件《福建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试行)》(闽教职改[2010]7号),40周岁以下的教师晋升副高和45周岁以下的教师晋升正高,必须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3)可拓展人脉关系。实行校内、外各一位共同指导的双导师制,校外导师为政府资深领导,而且学员多数来自行政事业单位等公共部门,可以加强部门之间的交流。

  5、报考MPA要具备什么条件?

  答:基本条件一: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4)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只准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硕士生。

  基本条件二:

  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2011年9月1日前获得毕业证书);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6、什么是国家承认的学历?

  答:报考硕士研究生一般只有学历要求,没有学位要求。

  国家承认的学历有二类。第一类为国民教育系列,指在教育部颁发毕业证书范围内的全日制毕业生,自学考试毕业生,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函授毕业生。除了统招生外,成人教育和自学考试本科学历也是国家承认的。第二类为国外或境外学历。凡在国外或境外大学或高等教育机构攻读正规课程所获学位证书,均须经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并在复试时出具书面认证材料原件,否则不予复试。

  党校学历不符合报考MPA研究生的学历条件。

  7、MPA考试科目都有哪些?

  答:MPA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两个部分。

  (1)初试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考试科目为:①英语二(总分100分,题型包括完形填空、阅读题解、英译汉、写作),难度相当于大学英语四级水平。②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总分200分,包括数学75分、逻辑60分、写作65分。三部分内容不单独切线)。

  具体考试内容以教育部当年公布的大纲为准,考试辅导教材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当年出版,各地书店有售。

  (2)复试由福建农林大学和公共管理硕士(MPA)教育中心共同组织。复试形式分为笔试和面试,复试内容①笔试科目:公共管理学、政治;②英语(含口语、听力);③面试内容:公共管理基本理论与实务。

  8、MPA录取分数线如何划定,录取率有多大?

  答:录取分数线是根据当年国家的指导分数线结合各招生院校考生的具体考试成绩,由各招生院校自行确定。

  近三年,福建农林大学MPA考生复试基本分数线按照国家复试分数线(A类)划定。第一志愿报考我校MPA且达到国家(A类地区)复试分数线的上线考生,经过复试都被我校录取。

  2013年全国A类地区考生进入复试分数线:英语二41分,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82分,总分155分。

  2012年全国A类地区考生进入复试分数线:英语二41分,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82分,总分150分。

  2011年全国A类地区考生进入复试分数线:英语二45分,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90分,总分165分。

  9、学习方式、学习年限、报考类别有哪些规定?

  答:MPA研究生学习方式分为“脱产”和“非脱产”两种。“脱产”学习指脱离工作岗位,与一般在校学生一样,全时在学校学习的学习方式。“非脱产”学习指不脱离工作岗位,利用业余时间或假期到学校进行学习的学习方式。

  福建农林大学录取的MPA研究生采取“非脱产”方式进行学习,即不脱离工作岗位,主要利用周末、公假等时间到学校进行学习的学习方式。新生入学时不转户籍、工资关系和档案到我校。毕业时无《报到证》。

  学习年限为2.5-4年,实行学分制(中期考核优秀的学生,可以申请2年毕业)。

  报考类别为定向。

  10、MPA研究生获得硕士学位前是否还要参加全国的外语水平考试?

  答:MPA研究生是通过全国联考录取的,只要在学习期间修满学分,又通过了学位论文答辩,即可获得MPA专业学位,不需要参加全国的外语水平考试。

  11、考前辅导

  社会培训机构有开设专门的辅导课程(包含考前各复习阶段的名师讲授课程),配有教材、习题、模拟试卷等。其中上海泰祺培训学校杭州分校对报考福建农林大学MPA考生有考前辅导价格优惠。

  看了以上内容,您或许对以下推荐感兴趣:

  当前热点:2013年GCT复试调剂信息 ♦历年GCT国家线 ♦GCT全程复习时间安排

  考前辅导:环球卓越GCT英语保过学苑教育10月联考辅导新东方通关协议班

结束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阅读全文

一站式择校服务!【免费领取】专业规划&择校方案

*学生姓名 :
*手机号码 :
*意向专业 :
 意向院校 :
*当前学历 :
免费领取 :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

用户评论
500字以内
发送
    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评测
    相关文章推荐
    在职研究生报考通关指南:从研读招简到复习方法,关键要点全梳理
    在职研究生报考通关指南:从研读招简到复习方法,关键要点全梳理

    本文围绕普通研究生(普研)报考,结合实用干货内容,涵盖招生简章核心要点(报考条件、专业选择、考试安排、学费学制等)、考研大纲的高效使用方法,以及在职/在读考生平...

    680评论2025-09-23 09:47:27
    河南在职研究生考编/考公认可吗?深度剖析来啦!
    河南在职研究生考编/考公认可吗?深度剖析来啦!

    河南在职研究生考编/考公通常是认可的,像同等学力申硕、非全日制研究生,证书在学信网可查。但具体要求依招考单位而定,部分岗位可能对学历性质、专业、毕业年限等有特殊...

    240评论2025-09-23 09:41:07
    机械工程在职研究生有几种报名方式?三种报名方式一文为你解析透彻(含无需参加统考方式)
    机械工程在职研究生有几种报名方式?三种报名方式一文为你解析透彻(含无需参加统考方式)

    机械工程在职研究生主要有同等学力申硕、非全日制研究生、中外合作办学三种报名方式。同等学力申硕可免试入学;非全日制需参加全国统考;中外合作办学由院校自主招生,各方...

    1170评论2025-09-23 09:25:19
    艺术学在职研究生好找工作吗?高薪就业方向分析
    艺术学在职研究生好找工作吗?高薪就业方向分析

    艺术学在职研究生好找工作吗?好找工作。双证在体制内吃香,单证在民企等也有用。高薪方向有数字媒体艺术、艺术管理、游戏美术、艺术教育、文创IP开发。报考要选对方向,...

    490评论2025-09-22 15:02:20
    历史学在职研究生就业前景好吗?怎么样?
    历史学在职研究生就业前景好吗?怎么样?

    历史学在职研究生就业前景好。正规项目学历国家和企业认可,考公、评职称与全日制无异,企业更看重能力。可从事教育、文博、文旅文创、公务员行政等工作。择校时要选对学习...

    890评论2025-09-22 14:39:01
    河南如何报读在职研究生全攻略在此!可以点击收藏!
    河南如何报读在职研究生全攻略在此!可以点击收藏!

    在河南报读在职研究生,同等学力申硕方式是大专及以上学历可申请入学,本科有学位满三年可申硕;非全日制研究生需参加全国统考及院校复试,大专毕业满2年、本科应往届毕业...

    310评论2025-09-22 10:25:33

    免费咨询

    在线咨询 报考资格测评
    扫码关注
    在职研究生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官方微信公众号

    电话咨询
    联系电话
    010-51264100 15901414202
    微信咨询
    用手机号进行搜索添加微信好友
    15901414202

    张老师

    15901414201

    张老师

    15811207920

    育小路

    一对一免费咨询

    张老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