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教育网,权威招生服务平台
微信公众号
在职研究生微信公众号

政策解读

微信小程序
在职研究生微信小程序

快速择校

在职研究生招生院校

2013年福建师范大学在职教育硕士招生简章

来源: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时间:2013-09-24 13:38:18

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测评

  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招生简章

  根据教育部《关于2013年招收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工作的通知》(学位办〔2013〕20号)精神,结合我校实际,2013年我校继续面向全国开展教育硕士、体育硕士、公共管理硕士、艺术硕士等4个硕士专业学位和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下称职校教师)的招生工作。具体招生事项如下:

  一、招生学位类别及招生计划

  (一)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包括:教育硕士(含14个招生领域,计划招生100人)、体育硕士(含2个招生领域,计划招生50人)、公共管理硕士(含5个专业方向,计划招生100人)、艺术硕士(含3个招生领域,计划招生75人)。具体招生领域(方向)见附件1。

  (二)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计划招生70人),招生领域包括:职业技术教育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旅游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

  二、报名及考试

  (一)报考条件

  1.教育硕士

  2010年7月31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的在职普通中学、小学、幼儿园和其它中等学校的文化基础课专任教师或管理人员,以及省、市、区、县教育研究部门或政府机关教育系统中有相当于中学、小学、幼儿园教师职务的教研员或管理人员。

  2.体育硕士

  2011年7月31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具有体育运动实践经验的在职人员;或者2008年7月31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专科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具有“运动健将”及以上运动技术等级的在职人员。以专科学历报考者,应在报考前向我校研究生院提交《福建师范大学专科学历人员报考申请表》并附上相关证明,经审核合格后方可报考。专科毕业考生录取人数不得超过本校当年录取人数的10%。

  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的招生办法请登陆我校体育科学学院网站查询,或与体育科学学院联系。

  3.公共管理硕士

  2010年7月31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的在职人员。重点招收政府部门和非政府公共管理机构人员。

  符合报考条件的政府部门管理人员,考生资格审查表除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填写推荐意见外,还须按照国家公务员局的统一要求,经省级人事部门审查盖章。非政府部门管理人员录取比例不得超过本校当年录取人数的20%。

  4.艺术硕士

  2013年7月31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具有艺术创作实践经验;或者2008年7月31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专科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有5年(含)以上艺术创作实践经验并获得省部级以上创作或表演奖励者也可报考。以专科学历报考者,应在报考前向我校研究生院提交《福建师范大学专科学历人员报考申请表》并附上相关证明,经审核合格后方可报考。专科毕业考生录取人数不得超过本校当年录取人数的10%。

  5.职校教师

  2010年7月31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在职业学校从事2年以上教学工作并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在职教师,或在省、地、市级职教教研室(研究所)从事3年以上教研工作的研究人员。

  职业学校指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包括普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等;高等职业学校包括专科层次的职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资格审查表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填写推荐意见。

  (二)报名方式

  采用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考生进行报考资格自审,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在规定期限内进行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逾期不予办理。

  1.资格自审

  报考我校的考生须认真阅读报考条件,确保本人具备相关学位类别的报考资格。符合报考条件者可参加网上报名。如不符合报考条件或提供虚假信息,即使报名参加考试成绩合格,也不予录取,不退还报名费等费用,责任由考生自负。

  2.网上报名

  考生于6月20日—7月10日访问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登录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管理信息平台(以下简称信息平台),按信息平台说明和要求注册、上传电子照片(本人近期照片,上传照片格式要求见附件2)、完成网上报名,网上缴纳报名考试费,生成并打印《2013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名登记表》。

  3.现场确认

  考生于7月12日—15日持本人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或护照)、满足报考条件的最高学历、学位证书以及《2013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名登记表》,到各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现场确认点,核验并确认报名信息。报名信息经考生签字确认后,一律不得更改。

  现场确认点请关注各省教育考试院和招生单位通知。考生可于10月17日后登录信息平台下载准考证。

  4.报名注意事项

  (1)考生务必在报名前根据报考条件做好资格自审。我校只对联考成绩达到我校复试分数线要求的考生进行资格审查,具体事宜将在学校确定入学考试复试分数线后另行通知。

  (2)考生要准确填写个人信息,姓名、身份证号码、学历证书号码(证书的学校编号或电子注册号)等重要信息,务必认真校对。凡不按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造成不能考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现场确认前,考生可以随时浏览、修改网报信息。

  (3)考生应在规定的报名期限和指定的地点进行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逾期不予办理。现场确认必须由考生本人到场办理,不得委托他人代理。报名手续不齐的,报名无效。

  (4)网上报名选择的报名点即为现场确认点和考试地点。

结束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阅读全文

一站式择校服务!【免费领取】专业规划&择校方案

*学生姓名 :
*手机号码 :
*意向专业 :
 意向院校 :
*当前学历 :
免费领取 :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

用户评论
500字以内
发送
    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评测
    相关文章推荐
    企业管理在职研究生有几种报名方式?五种,满足各类人群需求
    企业管理在职研究生有几种报名方式?五种,满足各类人群需求

    企业管理在职研究生有几种报名方式?有5种报名方式。同等学力申硕适合怕联考等人群,非全日制研究生可拿双证但要参加联考,中外合作办学硕士免联考有双校资源,国际硕士适...

    740评论2025-09-23 15:22:10
    青海在职研究生考编/考公认可吗?可报硕士要求岗位!
    青海在职研究生考编/考公认可吗?可报硕士要求岗位!

    青海在职研究生考公认可吗?考编考公认可,可报硕士要求岗位。考公上,无全日制限制,合规学历均可,竞争孝晋升快。考编方面,双证单证均有效,基层岗位政策宽松。医学、教...

    420评论2025-09-23 15:02:17
    土木工程在职研究生有几种报名方式?三种报名方式,总有一款适合你!
    土木工程在职研究生有几种报名方式?三种报名方式,总有一款适合你!

    土木工程在职研究生主要有同等学力申硕、非全日制研究生、中外合作办学三种报名方式。同等学力申硕可免试入学;非全日制需参加统考;中外合作办学由院校自主招生。各方式在...

    650评论2025-09-23 11:41:58
    浙江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一览表详解——含学费、专业、简章等重要报考信息!
    浙江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一览表详解——含学费、专业、简章等重要报考信息!

    浙江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一览表涵盖多种类型。同等学力申硕如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学费2万;非全日制研究生像宁波大学工商管理,学费10万;中外合作办学有浙江传媒学...

    890评论2025-09-23 11:26:38
    安徽哪个在职研究生院校好考?都好考,因为入学均无考试!
    安徽哪个在职研究生院校好考?都好考,因为入学均无考试!

    安徽在职研究生中,安徽工业大学、皖南医学院、蚌埠医科大学相对好考。安徽工业大学招生类型为同等学力,免试入学;皖南医学院学费低且为同等学力招生;蚌埠医科大学招生类...

    1020评论2025-09-23 10:39:09
    在职研究生报考通关指南:从研读招简到复习方法,关键要点全梳理
    在职研究生报考通关指南:从研读招简到复习方法,关键要点全梳理

    本文围绕普通研究生(普研)报考,结合实用干货内容,涵盖招生简章核心要点(报考条件、专业选择、考试安排、学费学制等)、考研大纲的高效使用方法,以及在职/在读考生平...

    680评论2025-09-23 09:47:27

    免费咨询

    在线咨询 报考资格测评
    扫码关注
    在职研究生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官方微信公众号

    电话咨询
    联系电话
    010-51264100 15901414202
    微信咨询
    用手机号进行搜索添加微信好友
    15901414202

    张老师

    15901414201

    张老师

    15811207920

    育小路

    一对一免费咨询

    张老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