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读
快速择校
南京大学坐落于钟灵毓秀、虎踞龙蟠的金陵古都,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百年名校。其前身是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此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第四中山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等历史时期,于1950年更名为南京大学。1952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南京大学调整出工学、农学、师范等部分院系后与创办于1888年的金陵大学文、理学院等合并,仍名南京大学。校址从四牌楼迁至鼓楼金大原址。
在一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中,南京大学及其前身与时代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谋国家之强盛、求科学之进步,为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作为教育部直属的重点综合性大学,南京大学又在崭新的历史机遇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各个领域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各项办学指标和综合实力均位居全国高校前列。1994年,南京大学被确定为国家“211工程”重点支持的大学;1999年,南京大学进入国家“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行列;2006年,教育部和江苏省再次签订重点共建南京大学的协议;2011年,教育部和江苏省签署协议继续重点共建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目前拥有鼓楼、浦口、仙林三个校区,有28个直属院系,各类学生总计50000余人。全校设本科专业86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1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不含一级学科覆盖点)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0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不含一级学科覆盖点)3个,博士后流动站35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8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3个;有国家实验室(筹)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7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13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29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4人,俄罗斯科学院院士1人,加拿大皇家科学学院院士1人,“千人计划”创新人才26人、创业人才14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67人、讲座教授2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86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0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9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17人,973计划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31人次,“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27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212人,国家人事部、教育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人选9人,国家人事部、教育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人选17人。
春风化雨、桃李芬芳。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中,南京大学在各个历史阶段培养和造就了众多中华英才,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建功立业、成就卓著。南京大学确立了“吸引一流生源、给予一流培养、造就一流人才”的指导思想,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高素质创新能力的拔尖领军人才为目标,坚持“融业务培养与素质教育为一体、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为一体、融教学与科研为一体”的方针,大力推进“基础性人才和高科技应用人才的培养与国际接轨、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培养与社会接轨”,在教育教学改革中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形成了许多重要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在国内外高等教育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南京大学的前身即“以科学名世”,格物致知、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和传统始终贯穿于南京大学的发展史中,成为南京大学办学最重要的特色。一代又一代的南大人孜孜求索、攀高攻坚、为国争光、为民造福,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科研成果,蜚声国内外学界。今日南京大学以“加强应用、注重基础、发展边缘、促进联合”为方针,以“基础研究面向国际学术前沿,应用研究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致力于解决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指导思想,调整科研布局、加强科研组织,全力推进科学研究工作,将南京大学建成我国重要的科学研究中心。
自上个世纪初建校以来,南京大学就一直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最活跃的中国大学之一,与世界上众多一流大学和高水平科研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协作关系。其中,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南京大学-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迄今已成功举办二十多年,它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最早实施的高等教育国际合作长期项目,为中美文化交流事业培养了众多骨干人才,在海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目前,南大正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大力推进各种宽领域、多渠道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全面提升办学的国际化水平。
当前,南京大学的办学事业已经掀开新的百年篇章,全体南大人正在为把南京大学建设成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数据截止时间:2013年4月30日)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企业管理在职研究生有几种报名方式?有5种报名方式。同等学力申硕适合怕联考等人群,非全日制研究生可拿双证但要参加联考,中外合作办学硕士免联考有双校资源,国际硕士适...
青海在职研究生考公认可吗?考编考公认可,可报硕士要求岗位。考公上,无全日制限制,合规学历均可,竞争孝晋升快。考编方面,双证单证均有效,基层岗位政策宽松。医学、教...
土木工程在职研究生主要有同等学力申硕、非全日制研究生、中外合作办学三种报名方式。同等学力申硕可免试入学;非全日制需参加统考;中外合作办学由院校自主招生。各方式在...
浙江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一览表涵盖多种类型。同等学力申硕如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学费2万;非全日制研究生像宁波大学工商管理,学费10万;中外合作办学有浙江传媒学...
安徽在职研究生中,安徽工业大学、皖南医学院、蚌埠医科大学相对好考。安徽工业大学招生类型为同等学力,免试入学;皖南医学院学费低且为同等学力招生;蚌埠医科大学招生类...
本文围绕普通研究生(普研)报考,结合实用干货内容,涵盖招生简章核心要点(报考条件、专业选择、考试安排、学费学制等)、考研大纲的高效使用方法,以及在职/在读考生平...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