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教育网,一站式的学习教育平台

同等学力申硕工商管理复习经验分享

来源:在职研究生报名网 时间:2013-03-14 09:36:35

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测评

  同等学力申硕考试还剩70天就要考试了,同等学力申硕工商管理专业考试的考生朋友们,你们的“福利”来了。中国人民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小编整理了一位理工类的考生备考同等学力申硕工商管理专业的复习经验,现在与同等学力申硕工商管理专业考生共享:

  我本科是学理工的,从小就对地理、历史这类死记硬背的内容心存恐惧。因此在复习工商综合考试时,对于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觉得怎么背也记不住,真是困难重重!

  我2005年第一次参加考试,当时报了两门,外语过了但综合没过。前年因在国外工作没能参加考试。去年综合课考了80分顺利通过,我的同等学力复习备考体会如下:

  第一、扬长避短

  一般来说学理工的人对于计算比较擅长,因此对于案例中的财务计算题一定要争取得高分。同时,案例分析和选择题也不是死记硬背的内容,也是我们拿分的重点。从试卷分数分布可以得知,选择题(单选加多选)共18分,名词解释12分,简答28分,论述22分,案例及计算共20分。

  假设我们的目标以及格分数线60分为目标,则选择题力争得 14分,案例及计算得16分,共30分,即得分率为79%。则剩下的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的62分中,只要得30分就可以及格,也就是说对于这些我们不擅长的部分,只要得分率达到48%就可以通过。当然以上得分率是最低目标,制定计划时要把标准定得高一些,这样保险系数才更大。

  根据我最终得分80分来判断,名次解释、案例及计算的实际得分率超过了80%,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的实际得分率超过了75%,都超出了我原定计划。

  第二、理解记忆

  死记硬背是我们的弱项,那就发挥我们理解能力强的特长,采取理解记忆的方式。将书多看几遍,努力将书中的内容与我们的现实工作、现实生活相联系。比如说考题中有一个名词解释是《直线职能制》,因为我们工作中的绝大多数组织都是采用这种组织结构。即使我们完全忘记了书中该名词的定义,也可以通过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或者将自己理解的职能制组织结构用一个图来表示。我想这样答题虽然不能得满分3分,估计也能得1-2分。人大在职研招生网  这次考试中对于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中很多题,我都是采用理解记忆的方式。虽然没记住书中的原话,但是因为内容理解了,不至于答不出来。

  同时,从自己得80分的角度来推断,感觉评卷老师也不是特别教条,如果觉得你是真正理解了,即使答得不是书中的原文,也会给一定的分数。借此机会,向评卷老师实事求是的态度表示感谢!

  第三、天道酬勤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回想前年考试没通过的原因,还是功夫没下到。去年从元旦后就开始复习,因为工作较忙,晚上基本上没看书,大多利用双休日时间进行复习。五一期间特意进京参加了一个培训班,真是受益匪浅。当时觉得无论最终是否能通过考试,从学习四门课知识的角度也值。因为,读研目的本来就有两个,一是拿学位,二是学知识。

  以上是此次工商综合复习的体会,希望对那些与我一样不擅长死记硬背的同等学力申硕考生朋友有所帮助!

结束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阅读全文

一站式择校服务!【免费领取】专业规划&择校方案

*学生姓名 :
*手机号码 :
*意向专业 :
 意向院校 :
*当前学历 :
免费领取 :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

用户评论
500字以内
发送
    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评测
    相关文章推荐
    2025年三所知名院校同等学力申硕即将开课,还剩最后报名机会!抓紧!
    2025年三所知名院校同等学力申硕即将开课,还剩最后报名机会!抓紧!

    2026年浙江工商大学、西南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三所知名院校同等学力申硕即将开课,均剩最后报名机会。入学需提交材料审核,申硕要满足学位等条件,三校各有商科、师...

    790评论2025-09-19 11:14:46
    2020同等学力申硕综合考试难吗?    
    2020同等学力申硕综合考试难吗?   

    同等学力申硕考试科目有综合和外语两门,关于这两门科目的考试难度,是同学们比较关心的。那么,我们来看看同等学力申硕综合

    00评论2020-04-28 09:03:18
    2019同等学力经济综合考试考点、重点分析
    2019同等学力经济综合考试考点、重点分析

    同等学力考试马上就要开始了,同学们应该紧锣密鼓的开始同等学力申硕考试的学习。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同等学力申硕经济重点考试

    00评论2019-04-19 10:54:37

    免费咨询

    在线咨询 报考资格测评
    扫码关注
    在职研究生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官方微信公众号

    电话咨询
    联系电话
    010-51264100 15901414202
    微信咨询
    用手机号进行搜索添加微信好友
    15901414202

    张老师

    15901414201

    张老师

    15811207920

    育小路

    一对一免费咨询

    张老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