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教育网,权威招生服务平台
微信公众号
在职研究生微信公众号

政策解读

微信小程序
在职研究生微信小程序

快速择校

在职研究生招生院校

预测在职研究生考研未来的四种趋势

来源:网络 时间:2012-12-15 10:01:10

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测评

  预言1:复试地位进一步强化

  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要求,2007年研究生招生进一步强化了复试的地位和作用,增强了招生单位和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招生工作中的自主权。有专家预计,2008年后的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改革,将继续注重考查考生能力,在招生过程各环节中将继续把能力考核放在突出位置,而复试无疑是能力考查的最重要环节。

  具体来说,复试环节将更加突出对考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考核,特别是对创新精神和能力的考核,考查范围将更加全面,考查方法也将更为多样化和个性化。涉及初试科目改革的高校还将适当扩大相关学科门类的差额复试比例,并对复试科目、复试内容等相关工作做出相应调整。作为衡量考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心理健康测试的重要性将渐渐凸显出来。

  南开大学的肖老师认为,2008年复试应加强对考生本科阶段学习成绩、科研活动、课外实践情况等的审查,并将其作为录取与否的重要依据。

  总的来说,复试在研究生录取过程中之所以越来越重要,是因为每个学校的培养方向与专业设置有很大不同,只根据初试成绩,并不能全面衡量一个考生的能力,因此只有加大复试力度,才能提高高校或培育机构的招生自主性,以找到更适合的考生。同时,进一步提高考研复试的地位,也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这是我国“十一五”期间研究生招生改革的着眼点,是我国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又一重要举措。因此,2008年考研,复试地位进一步强化将是大势所趋。

  预言2:研究生收费改革继续深化

  收费改革是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重大举措之一。实际上,这次改革的核心是建立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资助制和导师负责制,这将激发研究生和导师的积极性,更有利于创新型研究生人才的培养。

  2007年,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十余所高校试点实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改革后的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将不再区分公费和自费,而采取发放奖助学金的方式资助优秀研究生。没有获得奖学金的同学,将自行承担所有学费。教育部部长周济曾表示研究生收费“肯定不会全面收费”,但也将“不是全面自费”。

  清华大学研招办相关老师表明:“清华大学2007年实行研究生收费制度,大约每年学费一万元,但是学校采取奖、助学金的方式资助优秀研究生的学费和生活费,并且获得奖、助学金人数的比例很大。这样,大多数学生获得奖、助学金后,相当于仍然享受过去的公费,2008年可能还会继续实行这项措施。”

  如今,用发放奖学金替公费已逐渐成为我国各大高校通行的措施。例如从2007年始,北京大学奖学金分学业奖学金和专项奖学金,其中学业奖学金框架参照国际上通行的研究生奖学金设置办法,就读北大的博士生将100%获得学业奖学金,硕士生获得学业奖学金的覆盖面也将高达90%以上。同时,北大还为研究生提供教学助理、管理助理和科研助理岗位,使其获得岗位津贴。

  预言3:统考改革更趋合理

  2007年教育学、历史学、心理学等3大科目第一次施行统考。此举引发了各方激烈和持久的讨论。招生工作结束后,这一已经受实践检验的政策可能会向更合理的方向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的刘老师认为,在历史学的统考中,合并了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两个通史,使原来很多只考一个通史的学校不复存在,学生们初试选择的余地没有了。在这种考试模式下,很多人放弃了考研,而如果参加考试,考生往往需要同时复习两个通史的内容,有不少一个通史成绩优秀的学生,不得不选报一般的学校,或者在理想的高校面前马失前蹄,名落孙山。教育学和心理学也传来了相对应的言论。

  有专家分析,基于这种情况,2008年历史学等3大学科的考试模式应会有所调整,使之更趋合理。统考的这种合理性应该是全国卷与各高校招生要求的有机结合,而不应该是完全的脱离。

  预言4:在职考研持续走高

  2007年关于“考研降温热”的消息不绝于报端,实际上考研人数并没有下降,只是涨幅低于往年而已。其中,在职考研人数稳中有升,从目前就业的大环境来看,2008年在职考研的人数有望持续走高。

  相较于应届生,在职考生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在职场的打拼中,他们对社会现实有了更多的了解,对考研有更理性的思考。大部分在职考研人都是基于工作的压力或自身发展的切实需要而选择考研,在当前就业的紧张形势之下,在职考研也势必愈演愈烈。

  中科院研究生院工程教育学院的卢老师认为,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有助于拓宽自己的思维,增长更多的学识;有了更高的学历,以后在工作方面选择的余地也会大一些,发展机会会多一些。“对于在职考研,还是有很大的优势的。”卢老师说道,录取人数在稳步增加,但幅度不会很大,每年报名的人数都很多,“录取主要看有无工作经验,在复试中考察专业方面的知识以及在工作中的应用。”

  在职读研继续升温,报名人数有增无减。只要社会经济结构不发生大的改变,在将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考研热还将持续存在。

结束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阅读全文

一站式择校服务!【免费领取】专业规划&择校方案

*学生姓名 :
*手机号码 :
*意向专业 :
 意向院校 :
*当前学历 :
免费领取 :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

用户评论
500字以内
发送
    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评测
    相关文章推荐
    黑龙江在职考研预报名怎么报?2026年网上报名流程及信息填写指南
    黑龙江在职考研预报名怎么报?2026年网上报名流程及信息填写指南

    黑龙江在职考研预报名是报考的关键环节,本文详细解析网上报名全流程,包括账号注册、信息录入、志愿选择和提交确认等步骤。重点指导个人信息、学历背景、报考专业等内容的...

    600评论2025-09-21 11:35:32
    山东在职考研预报名是必须的吗?2026年预报名时间安排及注意事项
    山东在职考研预报名是必须的吗?2026年预报名时间安排及注意事项

    山东在职考研预报名是考生报考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了解其是否必须以及相关安排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解析预报名的作用、具体时间节点和实用注意事项,帮助考生高效规划报考流...

    790评论2025-09-21 11:26:20
    2026安徽在职考研预报名注意事项,这些点影响报名效率
    2026安徽在职考研预报名注意事项,这些点影响报名效率

    安徽在职考研预报名是考生报考过程中的关键步骤,掌握注意事项能显著提升报名效率。本文深入解析预报名阶段的核心要点,包括个人信息准确填写、报考材料齐全准备、时间节点...

    720评论2025-09-21 11:15:51
    浙江在职研究生预报名是必须的吗?2026年预报名与正式报名有何区别?
    浙江在职研究生预报名是必须的吗?2026年预报名与正式报名有何区别?

    浙江在职研究生预报名是否必须?本文将解析预报名与正式报名的核心区别,帮助在职人员高效规划报考。预报名通常为非强制性环节,但提前了解其流程和时间节点至关重要,可避...

    1150评论2025-09-21 11:05:34
    福建省在职考研预报名需要的材料:2026年需准备身份证、学历证明和工作证明吗?
    福建省在职考研预报名需要的材料:2026年需准备身份证、学历证明和工作证明吗?

    福建省在职考研预报名需要准备身份证、学历证明和工作证明等必备材料。这些文件用于核实考生身份真实性和教育背景,工作证明则证实相关工作经验,确保报名资格符合要求。材...

    240评论2025-09-21 10:36:19
    江苏省在职人考研预报名怎么报?需注意这些流程避免错过时间
    江苏省在职人考研预报名怎么报?需注意这些流程避免错过时间

    江苏省在职人考研预报名是报考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涉及在线系统注册、个人信息填写、报考专业选择及材料上传等步骤。考生需密切关注官方发布的预报名时间窗口,避免因错过而...

    370评论2025-09-21 10:21:25

    免费咨询

    在线咨询 报考资格测评
    扫码关注
    在职研究生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官方微信公众号

    电话咨询
    联系电话
    010-51264100 15901414202
    微信咨询
    用手机号进行搜索添加微信好友
    15901414202

    张老师

    15901414201

    张老师

    15811207920

    育小路

    一对一免费咨询

    张老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