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读
快速择校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成立于1951年,其前身为创建于1929年的中央研究院心理研究所。心理所的定位是:探索人类心智本质,揭示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与环境影响机制,为提高国民心理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提供重要知识基础和科技支撑,成为引领我国心理科学发展、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著名研究机构和服务国家科技创新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咨询基地。
心理所现有职工196人,其中研究人员134人(研究员34人、副研48人、助研52人),管理和支撑人员60人,外籍专家2人。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人,“百人计划”入选者1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现有在读研究生240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31人,硕士研究生109人;有在站博士后19人。
1999年,心理所通过中科院基础型基地研究所的定位认证,2002年进入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序列,2006年进入知识创新工程三期。在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的推动下,取得了快速发展:创新能力大幅提升,队伍结构不断完善,技术平台日益强大,国内外合作与交流不断拓展,体制机制不断健全,产出了一大批创新成果,形成了一支将帅人才队伍和适应科技创新的良好文化氛围。心理所已进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创新三期,心理所建议和承担了多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承担科技部项目经费总量比创新二期增长了16倍。发表的SCI/SSCI期刊论文中Q1类期刊论文占30%,学科领域顶尖期刊文章发表量比创新二期增长5倍。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开展研究,有效服务于政府宏观决策,共提交咨询报告48项,其中19项被中办国办采用,9项得到了中央或国家领导人的批示;制定国家标准11项。申请专利24项,获批16项(其中发明专利10项)。
作为国际心理学界知名的研究所,心理所的科学研究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诺贝尔奖获得者Simon教授和Kahneman教授是心理所外籍荣誉研究员;2004年心理所与中国心理学会共同在北京成功举办了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大会的主席、秘书长、组织委员会主任和科学委员会主任均由心理所专家担任;现有30余人次在国际学术组织和期刊中任职。
目前,心理所设有两个重点实验室,分别是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基于“生物-心理-社会-工程”模式,从分子、神经网络、脑功能到个体与社会行为水平,探索心理、认知、行为、遗传与健康的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机制,阐明中国人心理健康状态的群体分布和变化规律,建立心理疾患的基础数据库和数据分析平台,为心理疾病的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针对性开发心理危机干预与心理健康促进的方法和技术,为我国公共心理健康服务和国家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成为我国心理健康领域具有引领性的创新研究和应用基地。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行为科学所重点实验室旨在探索人类心理和行为及其发生、发展规律;对个体与群体行为进行描述、解释、预测和调控;为促进个人幸福与社会和谐而服务,成为我国行为科学领域具有引领性的创新研究中心。主要研究(1)人类行为的基本心理过程,包括感知觉加工、汉语语言认知、认知与情绪交互、认知行为脑机制;(2)发展、教育与创造力培养,包括儿童创造力、科学概念和社会行为的发展;(3)决策行为和社会预警,包括人格与社会环境对人的行为的影响、决策行为、社会预警;(4)人-机-现实和网络环境中的行为研究,包括人在现实和网络环境中的行为特征、机制及其仿真与数学建模,设计以人为中心的智能系统。
“十二五”期间,心理所将围绕实现“一二三”战略目标,着力加强业已形成优势的“心理疾患的早期识别与干预”和“社会预警与决策”领域的研究,力争实现重大创新突破;重点培育“灾害与创伤心理”、“网络心理与虚拟行为”和“发展、教育与创造力培养”研究方向,积极应对灾害给人类带来的心理创伤,探究网络对人类认知、情感、道德和行为的影响,满足启示教育实践、提升国民创新能力的国家战略需求,力争实现科技创新的跨越发展。
心理所现已建立了“一库两平台”的科技支撑体系,即“心理与行为基础数据库”和“心理与行为研究实验平台”、“心理学科研与服务信息化平台”。中国心理科学信息中心综合服务系统包括图书馆及网络中心。心理所图书馆为全国馆藏最为丰富的心理学专业图书馆,藏书5万余册,可利用的心理学相关数据库超过50种。心理所网络中心为充分开发利用心理科学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与共享、提升科研管理水平提供网络信息服务平台。
心理所出版三本心理学期刊,包括我国第一本英文心理学期刊《PsyCh Journal》,及两本中文心理学期刊《心理学报》和《心理科学进展》。《PsyCh Journal》发表来自世界各国的心理学研究进展,同时集中展现海内外华人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为我国心理学家和世界心理学家提供交流平台。与中国心理学会合办的《心理学报》,反映我国心理学研究水平,在中国心理学界享有最高声誉,在国际上发挥着积极影响力。心理所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心理科学进展》,主要反映心理学各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心理所积极频繁地与国际学术机构和外国研究机构进行学术交流及合作。与University of Michigan (美国)、University of Minnesota (美国)、Rutgers University(美国)、National Institute of Drug Abuse (美国)、Nijmegen University (荷兰)、VU University Amsterdam(荷兰)University of Adelaide (澳大利亚)、Munich University(德国)、Saarland University (德国)、University of Stockholm (瑞典)、Miami University (美国)等国际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在河南报读在职研究生,同等学力申硕方式是大专及以上学历可申请入学,本科有学位满三年可申硕;非全日制研究生需参加全国统考及院校复试,大专毕业满2年、本科应往届毕业...
四川在职MBA预报名时间预计为2025年9月24-27日,正式报名时间预计为10月5-25日,考试时间预计为12月倒数第二个周末。考试科目有管理类综合能力和英语...
职业技术教育学在职研究生好找工作吗?相对好找工作。可从事职业院校教师,薪资有地区差异和绩效激励,编制内稳定性高;企业培训师,新兴领域薪资高且职业灵活;教育行政管...
高等教育学在职研究生考什么?入学免试,满足大专学历可入课程班,本科有学位满3年可申硕。申硕统考仅两门,外国语难度在四六级间,教育学综合侧重理论应用,课程覆盖多数...
交过社保又去读研究生毕业后算应届生吗?算应届生,在规定年份内取得毕业证书的高校学生,一般是该年拿毕业证的学生。应届毕业生注重就业国家规定择业期为二年,有些地方延...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职研究生中,同等学力申硕上课时间为周末,可在线灵活听课,无需到校,课程还有回放。入学一般大专及以上学历即可,申硕需本科学士学位满3年,通过申硕考...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