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教育网,权威招生服务平台
微信公众号
在职研究生微信公众号

政策解读

微信小程序
在职研究生微信小程序

快速择校

在职研究生招生院校

北京师范大学易学与管理哲学博士课程班招生

来源:育路网 时间:2009-09-04 17:32:19

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测评

无标题文档

北京师范大学易学与管理哲学博士课程班招生简章

【课程背景】

   管理的变革是一种哲学思维的转变,变革时代需要新的哲学精神,企业家在经过了EMBA、MBA、DBA等西方管理理论与管理模式的洗礼后,更迫切需要从哲学的视角重新审视传统经营方式、竞争手段和发展管理模式。中国哲学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 《易经》作为中国传统哲学与文化之源,蕴含了丰富的自然哲学与辩证哲学元素,孕育了“不易、变易、简易”的辩证思维,熔铸了的天人合一的整体和谐观念,并逐渐发展成一套体现东方智慧的管理哲学。

    北京师范大学具有易学研究的悠久传统和良好氛围,鲁迅、李大钊、杨树达、钱玄同、于省吾、侯外庐、白寿彝、启功、张岱年等鸿儒硕学,或在此执鞭讲坛,或在此研读深思,在易学研究领域厚积而薄发。 北京师范大学以全新的教育方式,融合西方哲学理念与东方管理智慧,全面解读易学文化,揭示易学精髓与哲学思维,提高领导者的哲学素养,特开设“易学与管理哲学博士课程班”。

【课程特色】

  1. 横向紧密结合西方管理哲学,纵向系统梳理东方管理哲学,将东西方哲学思维融会贯通,在博古通今的基础上达到管理哲学的中西合璧。
  2. 易学文化中的象、数、理、占四要素内容紧密结合,创新性将易理教学与实践易术完美整合,进而实现大易者的重道善器。

【招生对象】
具有硕士研究生、研修生、进修生、课程研修班学历或学位,5年以上管理经验对东方管理哲学、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易学文化感兴趣的社会各界人士(具有MBA、MPA、MPM或EMBA教育背景者优先)。

【课程内容】
易学哲学基础模块
《哲学通论》《易学哲学》《堪舆易学》《管理伦理学》《易学发展史》《政治哲学与管理哲学》《儒家易学》《人学与生存哲学》《道家易学》《宗教哲学》《佛教哲学》等
易学专题讲座模块
《象术易学》《周易现代解读》《易传(十翼)》《易学与五行》《周易与现代管理学》《易学与企业文化管理》《品牌与易学文化》《易学与企业战略决策》《易经与建筑风水》《中国古代筮占》《周易与中医养生》《易学象法》《周易正义》《周易图象集解》《易学与天文历法》等
实践考察模块
《曲阜儒学专题考察》《北京十三陵易经风水专题考察》《河北柏林禅寺禅学专题考察》《河南陈家沟太极拳专题考察》《武当山道家圣地专题考察》《河北西柏坡革命圣地谋略学专题考察》《北京故宫建筑易学专题考察》《湖南凤凰古镇人文环境专题考察》《北京碧水庄园建筑易学专题考察》《北京四合院建筑易学专题考察》等。
易学文化沙龙模块
《梅花易数》《奇门遁甲》《大六壬》《形峦风水》《河洛风水》等
以上内容视教学实际有选择地开设。

【教学安排】
学制:2年,共开设是十一门主干课程。
上课方式:每月集中授课三天(周五、周六、周日),内容由一门主干课程和若干讲座构成,同时辅之以实地考察。
上课地点:北京师范大学

【颁发证书】
学生修满规定的学分,按要求提交研修结业论文,由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颁发《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博士研修生结业证书》;
符合在职申请博士学位条件者,通过审查,可向研究生院推荐考试,申请哲学博士学位。

【收费标准】:学费:48000元/两年。注:学员实践考察环节的食宿交通费用自理。

【报名资料】
毕业证书、学位证书、身份证的复印件各一份、一寸照片4张、二寸照片4张,填写完整的报名登记表,报名费为500元。

【部分师资】
各门课均由博士生导师或具有同等资格的教授、研究员任教和指导论文。 拟聘请授课的部分师资简介(排名不分先后):
韩  震: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校长,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现代西方哲学思潮、历史哲学。
唐  伟: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党委常委,研究方向:管理哲学。
杨  耕: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总编辑,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张曙光: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哲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研究方向:生存哲学。
程光泉: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管理哲学。
张世英: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西方哲学比较,哲学导论。
赵敦华: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人文学部副主任、哲学及宗教学系主任,研究方向:西方哲学、宗教学。
万俊人: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哲学系主任,人文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研究方向:西方哲学、现代伦理学。
成中英:美国夏威夷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哲学、管理哲学。
王德胜: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研究方向:自然辩证法、管理学。
周桂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研究方向:中国哲学史、中国政治哲学。
郑万耕: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国际易学研究院学术委员,研究方向:易学哲学、中国哲学。
董志铁: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逻辑学会副会长,研究方向:逻辑学。
李景林: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孔子研究会副会长,研究方向:中国儒家哲学。
廖申白: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西方伦理学。
刘清平: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西美学比较。
刘孝廷: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科技哲学。
张百春: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宗教学,东正教。
晏  辉: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伦理学、公共关系。
沈湘平: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人学、价值论。
强  昱: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道教、道家易学。
温金玉: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佛教。
徐文明: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佛教。
朱红文: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研究方向:文化哲学、设计哲学、社会科学方法论。
王  卡: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宗教研究所道教研究室主任,研究方向:中国道教哲学。
董光壁:中国科学院研究员,研究方向:文化学、科学史、社会发展。
余谋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中国环境伦理学研究会会长,研究方向:环境哲学、环境伦理学。
余敦康: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国哲学史与易学研究。
韩增禄: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易学与建筑文化方面的教学和研究。
刘  彬:清华大学博士后,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易学和古代儒学。
谭德贵: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哲学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周易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研究。
徐  坤: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当代经理人杂志副主编,北京周易研究会法人兼秘书长。徐坤教授研读易经、易学史多年,著有:《周易——东方智慧丛书》、《周易原理》、《周易八卦历》、《周易与环境学》、《周易与现代管理学》等著作。
张代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品牌与易学文化研究室常务副主任,中国国学院易学研究所研究员、教授,中华周易协会常务理事,研究方向:象术易学,易学象法,易学哲学。
汪学群: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清初易学,易学史。
郭彧(郭宝彧):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易学与科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国际易学联合会理事、秘书长助理。 研究方向:《周易》图书学,易学哲学。
张志春: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理事、河北省周易研究会会长、花山文艺出版社编审、新加坡应用易学研究所学术顾问、国际易学风水研究院(原国际易经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兼高级资格评审委员会主任、中国国情研究会研究员。研究方向:象术易学,易学哲学。
张其成: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图书馆馆长。北京易和书院院长,国际易学联合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分会主任委员,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易学与科学委员会理事长,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医哲学委员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易学哲学史、中医学术思想史。
于希贤: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文史馆馆员。主要研究方向:建筑易学,中国易学哲学史。
附件1:授课计划


授课时间

课程名称

授课师资

课时

备注

090417-19

《哲学通论》

张曙光/王成兵

24

专业基础课

090522-24

《堪舆易学》

韩增禄/刘  彬/于希贤

24

专业基础课

090619-21

《易经与建筑风水》

刘  彬/韩增禄/于希贤

16

专题讲座

《十三陵易经风水专题考察》

大易教育

8

实践考察

090717-19

《易学哲学》

郑万耕/谭德贵

24

专业基础课

090821-23

《中国古代筮占》

刘  彬/张代祥/王思翰

16

专题讲座

《北京四合院建筑易学专题考察》

大易教育

8

实践考察

090918-20

《管理伦理学》

晏  辉

24

专业基础课

091023-25

《周易现代解读》

余敦康/张  涛/刘  彬

16

专题讲座

《故宫建筑易学专题考察》

大易教育

8

实践考察

091120-22

《易学发展史》

张  涛/汪学群/谭德贵

24

专业基础课

091218-20

《象术易学》

张代祥/谭德贵/张百春

16

专题讲座

《碧水庄园建筑易学专题考察》

大易教育

8

实践考察

100115-17

《政治哲学与管理哲学》

唐  伟/程光泉

24

专业基础课

100319-21

《周易正义》

汪学群/张  涛/郭  彧

8

专题讲座

《易学与天文历法》

张代祥/于希贤/刘  彬

8

专题讲座

《西柏坡革命圣地谋略学专题考察》

大易教育

8

实践考察

100416-18

《人学与生存哲学》

沈湘平

24

专业基础课

100521-23

《易学与五行》

张百春/王思翰/张代祥

8

专题讲座

《周易与中医养生》

张其成/杨  力

8

专题讲座

《凤凰古镇人文环境专题考察》

大易教育

8

实践考察

100618-20

《儒家易学》

郑万耕/李景林/章伟文

24

专业基础课

100723-25

《易学象法》

谭德贵/张代祥/刘  彬

16

专题讲座

《曲阜儒学专题考察》

大易教育

8

实践考察

100820-22

《道家易学》

强  昱

24

专业基础课

100917-19

《周易图象集解》

郭  彧/刘  彬/张代祥

16

专题讲座

《武当山道家圣地专题考察》

大易教育

8

实践考察

101022-24

《宗教哲学》

张百春

24

专业基础课

101119-21

《易学与企业战略决策》

徐  坤/张代祥/刘彬

8

专题讲座

《周易与现代管理学》

张代祥/徐  坤

8

专题讲座

《陈家沟太极拳专题考察》

大易教育

8

实践考察

101217-19

《佛教哲学》

徐文明/温金玉

24

专业基础课

110114-16

《品牌与易学文化》

徐  坤/祝合良/王思翰

16

专题讲座

《柏林禅寺禅学专题考察》

大易教育

8

实践考察

注:个别课程或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可能有所微调。

咨询电话:010-51264100、13120419940  张老师

结束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阅读全文

一站式择校服务!【免费领取】专业规划&择校方案

*学生姓名 :
*手机号码 :
*意向专业 :
 意向院校 :
*当前学历 :
免费领取 :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

用户评论
500字以内
发送
    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评测
    相关文章推荐
    重庆在职研究生入学难度与报考条件:2种报考途径解析
    重庆在职研究生入学难度与报考条件:2种报考途径解析

    重庆在职研究生入学难度与报考条件:同等学力申硕课程班大专可入学,申硕需本科获学位满3年,免试入学,申硕统考两门60分及格;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类本科毕业满3年或大...

    760评论2025-10-14 10:18:05
    在职研究生和全日制区别在哪?过来人现身说法
    在职研究生和全日制区别在哪?过来人现身说法

    在职研究生和全日制区别主要在学习方式、报考路径、证书形式等方面。在职含非全日制、同等学力申硕、中外合作办学等形式,多周末/集中授课;全日制需脱产学习。但二者证书...

    1110评论2025-10-14 10:02:04
    在职研究生报名条件自测:看看你的学历能通过哪个路径在职读研
    在职研究生报名条件自测:看看你的学历能通过哪个路径在职读研

    在职研究生报名条件自测:在职读研有同等学力申硕、非全日制研究生、中外合作办学硕士、国际硕士、在职博士等路径。同等学力申硕大专可报课程班,本科有学位满3年能申硕;...

    280评论2025-10-14 08:00:48
    北京在职研究生证书类型与含金量分析:4类报考类型
    北京在职研究生证书类型与含金量分析:4类报考类型

    北京在职研究生证书类型:非全日制研究生获学历、学位双证;同等学力申硕有学位证与结业证;中外合作办学硕士得外方学位证及中留服认证;国际硕士仅外方学位证,部分可认证...

    870评论2025-10-13 11:02:05
    北京在职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历年汇总、26年预测
    北京在职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历年汇总、26年预测

    北京在职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分同等学力申硕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前者单科60分及格,有4次补考机会;后者有国家线/院校自划线。2023-2025年管理类国家线降,清华M...

    790评论2025-10-12 08:48:45
    2026年在职研究生报名流程已出,职场人士备考策略需注意
    2026年在职研究生报名流程已出,职场人士备考策略需注意

    在职研究生报名流程已全面更新,职场人士在紧张的备考阶段必须掌握高效策略。文章详细拆解报名流程的各个环节,包括资格审核、材料提交和考试安排,并针对在职人群的特点,...

    380评论2025-10-07 08:20:51

    免费咨询

    在线咨询 报考资格测评
    扫码关注
    在职研究生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官方微信公众号

    电话咨询
    联系电话
    010-51264100 15901414202
    微信咨询
    用手机号进行搜索添加微信好友
    15901414202

    张老师

    15901414201

    张老师

    15811207920

    育小路

    一对一免费咨询

    张老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