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快速择校
导语introduction
东北大学2026年非全日制在职博士招生简章已正式发布,为在职人员提供了明确的学术进阶通道。该简章聚焦工程管理、公共管理和工商管理三大核心领域,通过系统化培养方案助力职场人士实现专业能力跃升。以下从专业设置、报考要求及培养体系等维度展开深度解析。

招生计划覆盖三个重点学科方向,具体分布如下:
| 序号 | 专业名称 | 专业代码 | 学制 | 学费标准 |
|---|---|---|---|---|
| 1 | 工商管理 | 125100 | 4年 | 86000元 |
| 2 | 公共管理 | 125200 | 4年 | 70000元 |
| 3 | 工程管理 | 125601 | 4年 | 60000元 |
聚焦企业战略决策与组织变革领域,课程体系涵盖数字化转型、全球供应链管理等前沿课题。通过案例教学与实战模拟,培养学员在复杂商业环境中的战略领导力。该方向特别适合大型企业高管及创业决策者,招生规模达305人,为三大专业中容量最大。
针对政府机构及非营利组织管理者设计,重点研究公共政策评估、社会治理创新等议题。教学强调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政策分析工作坊提升学员解决公共治理难题的能力。289人的招生计划为公共服务领域从业者提供了重要提升通道。
面向工程建设、智能制造等行业技术管理者,课程设置突出技术创新与项目管理双维度。通过系统学习精益生产、智慧建造等模块,强化学员在工程技术领域的决策把控力。182人的招生规模保障了小班化教学质量。
申请者需同时满足以下基本条件与专业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需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遵纪守法且品德良好。身体健康状况须符合国家研究生入学体检标准,无影响正常学习的重大疾病。学历要求为已获得硕士学位或硕士毕业证书者,或具有国家承认的高职(专科)毕业学历且具备5年以上工作经验者。
申请考核制考生需提交两名报考学科领域内教授级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硕博连读申请者须为东北大学在籍硕士研究生,本科阶段为普通全日制且已获学士学位,课程成绩达到优秀等级。直接攻博申请者需取得本科院校推免生资格。
培养方案采用"理论深化+实践创新"双轨模式:
标准学制为4年,采用分段集中授课方式。前两年主要完成核心课程学习,后两年进入课题研究与学位论文阶段。课程安排在周末及节假日,保障在职学员工作学习两不误。
培养过程包含三次关键考核节点:课程考核阶段重点评估专业理论掌握度;中期考核检测研究课题可行性;最终学位论文答辩采用校内外专家联合评审机制。毕业需在CSSCI或EI期刊发表至少2篇学术论文。
奖助政策参照《东北大学研究生奖助学金实施方案》执行,设立专项科研基金支持学员课题研究。录取类别分定向就业与非定向就业两种模式,定向培养学员可享校企联合培养资源。
报考需严格遵循以下时间节点与操作规范:
2025年11月30日至12月25日开放报名系统。考生需登录东北大学研究生招生网填写基本信息,上传学历证书、工作证明等电子材料。报名截止后系统自动关闭,逾期不予补报。
12月下旬进行学籍学历审查,重点核验学位证书真伪及工作年限真实性。申请材料审查由学科专家组实施,主要评估专业匹配度与研究潜力。双审未通过者将失去后续考核资格。
次年1月组织线下综合考核,包含三个维度:思想品德考核采用面谈形式;外语水平测试含专业文献翻译与口语表达;学科综合考核通过专题答辩评估专业素养。考核成绩按40%笔试+60%面试加权计算。
对于意向报考东北大学2026年非全日制在职博士招生简章的在职人士,建议提前准备研究计划书及专家推荐信。若对专业选择、报考条件或培养方案存在疑问,可通过网站在线咨询获取个性化指导。把握12月25日报名截止前的黄金准备期,合理规划报考策略将显著提升录取概率。
学费:8.1万~29万元
授课方式:周末班、集中班
学费:电询元
授课方式:周末班、集中班
学费:4.5万~12万元
授课方式:周末班、集中班
学费:2.2万元
授课方式:周末班、集中班
推荐阅读:
19
2025.08
东北大学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简章详细说明了报名时间的具体安排。预报名阶段计划在9月进行,为考生提供提前准备的机会;正式报名将于10月启动,是完成报考的关键步骤。考生需密切关注时间节点,提前整理学历证明和工作证明等材料,避免延误报考。简章还涵盖了招生政策、报考条件、专业目录等核心内容,为在职人员提供全面...
28
2024.06
东北大学在职研究生能够提升学历,通过参加相应的学习和考试,成功毕业后可以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从而有效提升自己的学历水平。这为有意深造的人士提供了重要途径,有助于其个人发展和职业晋升。...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