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教育网,权威招生服务平台
微信公众号
在职研究生微信公众号

政策解读

微信小程序
在职研究生微信小程序

快速择校

南京医科大学研究生复试公告:南京医科大学2025研究生复试公告已公布

来源:育路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时间:2025-01-26 22:38:00

南京医科大学2024研究生复试公告已公布,具体内容请查看正文。

一、复试形式

我校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实施现场复试。

二、复试内容及录取成绩

1.复试内容

复试内容应针对不同类型有所侧重,着力加强对考生专业素质、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创新精神和职业素养等方面的考查。既重视初试成绩,也重视既往学业表现和潜在能力素质。对于学术学位考生,着重考查考生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对于专业学位考生,针对专业学位培养的要求,着重考查考生职业素养和专业综合能力。复试考核内容一般包括英语应用能力、专业基础知识、临床综合能力或科研能力(含实践能力)(含OSCE)和综合素质四个部分。

另外:

(1)公共管理硕士(MPA)的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在复试中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

(2)同等学力考生须参加加试:加试科目为生理学、生物化学、免疫学及病理学。每个考生选考两门科目(只能选择与自己所报专业不同的科目,并在复试确认时将所选科目报研究生院审核)。

以下同等学力考生均须参加加试:

①专科生:有专科毕业证书且到2024年9月1日前满两年以上的。

②本科结业考生。

(3)报考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考生需在复试阶段进行OSCE,OSCE考核合格方能进入复试后续环节,并且考核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

临床医学专硕复试各阶段0SCE均由各二级培养单位按要求统一组织,考核要求及具体安排以学院通知为准。

2.录取成绩计算

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各占50%。复试成绩不合格者(未达60分),不予录取。录取成绩计算公式:录取成绩(满分100分)=初试总分(满分500分)/5×0.5+复试成绩(满分100分)×0.5。

三、线上资格审核

第一批复试考生应于3月21日10:00前登录系统http://yzks.njmu.edu.cn:8080/logon完成复试确认、缴费和上传资格审查材料。

学院将对考生提交材料进行严格审核,逾期未上传材料或材料审核未通过者将无法参加后续复试。

注:提交材料截止时间并非审核截止时间,请耐心等待审核结果,并及时补充材料;

如材料有问题可联系报考学院,学院联系电话可查下方网址:https://yjszs.njmu.edu.cn/2022/0921/c10177a221821/page.htm

请考生务必按照要求准备清晰有效的扫描材料,并按顺序合成PDF文档,以备提交系统审核,考生提交材料包含:

1.必需材料(PDF1)

(1)初试准考证

(2)有效身份证件(正反面),同时提供一张考生本人手持身份证拍摄的照片

(3)应届生须提供“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有效验证期内)

(4)往届生须提供“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教育部学历认证报告”原件

(5)境外学历的考生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如果各位考生由于调剂院校或者专业不满意,(或没有达到院校复试分数线),未来还有以下几种出路可选择:

(1)直接就业。如果家庭条件允许,可以考虑直接就业。

工作2~3年之后可以考虑选择在职研究生,继续实现自己的梦想!

(2)继续考研。如果对考研有强烈的决心和热情,可以选择再次备考。总结之前的经验教训,重点攻克自己的弱点,再次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

(3)考公务员或教师编制、银行编制、医院编制、国企等。如果体制内工作感兴趣,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准备公务员考试或事业编考试。这些考试的准备内容与考研有相关性,可以减少复习压力。并且工作2~3年之后还可以选择在职研究生,来助力自己升职加薪!

(4)参加事业单位或企业招聘。如果不想立即投入到考研中,可以选择参加事业单位或企业的招聘考试。利用这段时间先积累工作经验,后期根据职业发展需求再考虑提升学历。

(5)创业。如果不想给别人打工,可以考虑创业。但创业需要充分的准备和家人的支持,需要谨慎考虑。

(6)出国留学。如果家庭条件允许,可以考虑出国留学。如果不想出国还想获得双证硕士,目前有一些中外合作或者国际院校,不用出国也可以在短时间拿到学历学位证书,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增加筹码。

总之,考研失败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重要的是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兴趣,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南京医科大学在职研究生报考咨询
相关文章推荐

19

2025.01

南京医科大学2025非全日制研究生分数线 附历年考研复试基本分数线已公布

根据教育部《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经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202...

免费咨询

在线咨询报考资格测评
扫码关注
在研研公众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电话咨询
联系电话
400-805-3660
微信咨询
用手机号进行搜索添加微信好友
15901414202

张老师

15901414201

张老师

13810876422

周老师

15811207920

育小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