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教育网,一站式的学习教育平台

非全日制研究生预报名时间已定,报名需要注意这些!

来源:育路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时间:2025-09-30 09:21:29

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测评

导语introduction

非全日制研究生预报名时间终于出了!”——2026年非全日制研究生预报名日程已正式公布,作为在职考生抢占考点、规避失误的关键环节,能否吃透时间节点与报名规则,直接影响后续备考节奏。本文结合研招网官方要求与最新政策,详解预报名核心信息及避坑指南,帮你一次报名成功。

非全日制研究生预报名时间

01 非全日制研究生预报名时间

  根据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最新公告,2026年非全日制研究生报名分“预报名-正式报名-网上确认”三阶段,关键时间节点已明确标注,错过不可逆:

阶段

具体时间

核心动作

关键提醒

咨询准备

2025年9月25日-28日

院校招生办咨询、专业目录核对

优先问清“定向就业要求”“同等学力附加条件”

网上预报名

2025年10月10日-13日(9:00-22:00)

账号注册、信息填报、缴费锁定名额

预报名信息正式有效,无需重复填报

正式报名

2025年10月16日-27日(9:00-22:00)

信息核对、修改错误内容

逾期无法补报,每日凌晨系统维护

网上确认

2025年11月初(各省自定)

材料上传、信息确认、图像采集

未确认则报名无效,审核仅24小时反馈

准考证打印

2025年12月中旬(考前10天)

研招网下载打印,多备2份复印件

含考试地点、座位号等关键信息

  特别提醒:预报名虽非强制,但可优先抢占热门报考点,且能提前熟悉流程避免正式报名时网络拥堵。

02 非全日制研究生预报名流程

  非全日制研究生报名唯一官方入口为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全程线上完成,每步都有易错点需规避:

提前注册学信网账号

  操作入口:研招网首页“考生登录”→“注册学信网账号”

  关键细节:

  用本人手机号实名注册,身份证号、姓名需与证件完全一致;

  已有学信网账号(如查过学历、高考报名用)可直接复用,无需重注;

  绑定本人常用邮箱,密码遗忘可快速找回。

填写考生信息

  登录后先完成“考生信息”模块,分7类内容需逐项核对:

  学籍学历:系统自动校验学历,本科结业生需勾选“同等学力”;

  户籍档案:在职考生户籍地址按身份证填写,档案地址填单位或人才市场;

  工作经历:管理类专业需准确填写“毕业时间”,确保工作年限达标(本科满3年/专科满5年);

  联系方式:填能接收短信的手机号,后期准考证打印、复试通知均靠此通知。

填报报考信息

  “报考信息”模块决定考试地点与录取资格,需对照院校简章填写:

  报考单位:精确到院系,如“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学习方式:务必选“非全日制”,选错无法修改;

  报考类别:非全日制原则上需选“定向就业”,需提前与单位沟通同意;

  报考点选择:

  在职考生选“工作地”或“户籍地”报考点,不可随意选异地;

  选考前需读报考点公告,部分考点对“工作证明”有社保缴纳要求。

提交信息并生成报名号

  所有信息填写完毕后提交,系统生成10位报名号→立即截图保存!报名号是缴费、确认的唯一凭证,丢失需重新登录查询。

网上缴费(缴费成功才算报名有效)

  缴费入口:提交信息后跳转缴费页面,支持支付宝/微信;

  费用标准:各省不同(北京138元/人、上海128元/人),缴费后不予退费;

  特殊情况:未缴费的报名号24小时后自动失效,需重新填报。

03 非全日制研究生预报名避坑指南

条件核查:管理类与非管理类差异巨大

  管理类专业(MBA/MPA等):本科毕业满3年+单位同意定向,缺一不可;

  非管理类专业(教育学/医学等):专科满2年即可报考,部分院校要求补修本科课程;

  法律硕士:“非法学”需本科专业为非法律类,“法学”需本科为法学专业(含第二学位)。

报考点选错:异地报考无证明将被驳回

  例:在上海工作但无社保,选上海报考点→网上确认时无法提交社保记录→报名无效;

  解决:提前准备工作地社保缴纳证明(近3个月),或改选户籍地报考点。

学历校验不通过:3种情况对应解决

  情况1:学历信息与学信网不符→登录学信网修改后重新校验;

  情况2:军校学历/自考未毕业→联系院校开具“学历证明”,报考点审核时提交;

  情况3:国(境)外学历→提前办理留服认证,填写认证编号。

定向就业填错:录取后无法调档

  误选“非定向”→院校会要求改定向,否则取消录取;

  解决:报名前与单位签《定向就业协议》,部分院校需在复试前提交。

信息确认后不可修改:确认前务必再三核对

  网上确认时需手动点击“信息无误,确认提交”,提交后姓名、专业、报考点等核心信息一律不改,错填只能明年重考。

材料准备:网上确认需这些原件扫描件

  11月初网上确认需上传4类材料,提前扫描保存(JPG格式,不超过500KB):

  身份证正反面(需在有效期内);

  学历证(本科毕业证,学信网下载《学历电子注册备案表》);

  工作证明(定向考生需单位盖章,模板可在报考点官网下载);

  证件照(白底免冠,近3个月拍摄,不可用生活照)。

重复报名:多报考点缴费仅1个有效

  部分考生为抢考点多填几个志愿→仅最后缴费的1个报名号有效,其余费用不退,浪费时间与金钱。

忘记缴费:报名号失效需重新填报

  预报名填完未缴费→正式报名需重新填写信息;

  缴费后显示“未支付”→检查网络,24小时后查看,仍未到账联系研招网客服。

04 现在需要做的事

  查院校简章:登录目标院校研招网,下载2026年招生简章,标记“同等学力要求”“定向协议模板”等关键信息;

  备齐材料:将学历证、工作证明等扫描件存到电脑,命名为“2026考研-姓名-学历证”;

  设时间提醒:手机日历标注10月10日预报名、11月初网上确认,避免错过。

  非全日制研究生预报名时间已进入倒计时,预报名是“试错机会”,正式报名是“最后窗口”。记住:唯一官网是研招网,报考类别选定向,报考点别瞎选,材料提前备。按本文指南操作,就能避开90%的报名风险,把更多精力放在备考上。祝你一次报名成功,明年顺利入学!

  推荐阅读:

  1. 2026各地区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简章汇总:这些信息不可漏,避坑上岸全靠它

  2. 非全日制研究生报名材料:预报名正式报名需要这些材料

结束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阅读全文

一站式择校服务!【免费领取】专业规划&择校方案

*学生姓名 :
*手机号码 :
*意向专业 :
 意向院校 :
*当前学历 :
免费领取 :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

用户评论
500字以内
发送
    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评测
    相关文章推荐
    非全日制研究生预报名时间及流程详解,提前了解不迷路!
    非全日制研究生预报名时间及流程详解,提前了解不迷路!

    非全日制研究生预报名时间每年依教育部安排调整,如2024年10月9-12日每天9:00-22:00为2025年预报名时段,非全日制考生可参与,预报名成功正式报名...

    830评论2025-09-29 16:53:49
    跨专业考非全是否需要加试?一般不需要,同等学力身份报考需要!
    跨专业考非全是否需要加试?一般不需要,同等学力身份报考需要!

    本科双证跨专业考非全日制硕士,一般无需加试,按正常流程参加初试和复试。而专科或本科同等学力身份,无论是否跨专业,报考非全通常需要加试,一般是加试2门专业相关笔试...

    470评论2025-09-29 09:35:28
    2026各地区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简章汇总:这些信息不可漏,避坑上岸全靠它
    2026各地区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简章汇总:这些信息不可漏,避坑上岸全靠它

    各地区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简章延续“统招统考、双证认可”核心规则,但院校在专业设置、培养要求上差异显著。内容涵盖招生专业与名额(专业方向精准度、招生名额波动、特色...

    750评论2025-09-26 10:44:45
    速看!2026非全日制研究生报名时间定了
    速看!2026非全日制研究生报名时间定了

    2026非全日制研究生预报名时间为2025年10月10日-13日,正式报名时间为10月16日-27日,考试时间为12月20日-21日。有众多优质院校可供选择,备...

    960评论2025-09-26 09:04:56
    2026非全日制研究生报名截止时间已确定
    2026非全日制研究生报名截止时间已确定

    2025非全日制研究生报名截止,意味着考试即将来临,考生应当在考前十天左右,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佣准考证》。每科考试时间一般为3小时,详细...

    1670评论2025-09-25 15:01:10
    非全日制研究生报名材料:预报名正式报名需要这些材料
    非全日制研究生报名材料:预报名正式报名需要这些材料

    非全日制研究生报名材料分预报名与正式报名。多数考生无需预报名,特定三类需准备对应基储身份及补充材料。正式报名要准备通用基储分类学历、非全日制专属及特殊情况附加材...

    290评论2025-09-23 10:14:12

    免费咨询

    在线咨询 报考资格测评
    扫码关注
    在职研究生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官方微信公众号

    电话咨询
    联系电话
    010-51264100 15901414202
    微信咨询
    用手机号进行搜索添加微信好友
    15901414202

    张老师

    15901414201

    张老师

    15811207920

    育小路

    一对一免费咨询

    张老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