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introduction
在职场上,不少人想通过跨专业考非全日制研究生来拓宽职业道路,可心里都犯嘀咕:跨专业考非全是否需要加试呢?其实,加试与否,和考生的学历背景密切相关,下面就为大家详细剖析。
关于跨专业考非全是否需要加试,主要看不同的情况,对于拥有本科双证(毕业证和学位证)的考生,跨专业报考非全日制硕士,一般情况下是不需要加试的。按照国家报考条件,本科毕业生可以直接报考硕士研究生。在报考流程上,和本专业报考一样,先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初试),考试科目依据报考专业而定,比如管理类专业考管理类综合能力和英语二,工科专业一般考政治、英语、数学和专业科目等。初试通过后,进入院校组织的复试,复试包含笔试和面试,笔试主要考察专业知识,面试则涉及专业素养、英语口语等方面,但不会因为跨专业额外加试。
例如,一位学市场营销专业的本科生,想跨专业报考非全的会计专业硕士,只要他符合院校的报考要求,就可以正常报名,在考试环节无需参加额外的加试科目。不过,也有少数院校的个别专业,可能会对跨专业考生有特殊要求,比如要求在复试环节加试一些基础课程,这就需要考生在报考前仔细研读目标院校的招生简章。
专科毕业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及以上,或者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非全日制硕士,无论是否跨专业,通常都需要加试。对于对于此类同学,在面对跨专业考非全是否需要加试这个问题时,答案为肯定的。
加试一般是在复试阶段进行,科目为2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以笔试形式考查。比如,专科毕业的考生想跨专业报考非全的法学专业,除了要参加正常的初试科目考试(如政治、英语、专业基础课等),进入复试后,还需要加试2门法学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像民法、刑法等。即使不跨专业,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同样要面临加试。
不同院校对于同等学力加试的具体要求也有所不同,有的院校会明确加试科目的范围和参考书目,有的则相对模糊。考生在报考时,要及时关注目标院校发布的最新招生信息,提前做好加试准备。
学校 | 学费范围 | 专业推荐 |
---|---|---|
河北工业大学 | 2.8万元-25万元 | 马克思主义理论、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土木工程、电气工程等 |
武汉科技大学 | 2.4万元-5.4万元 | 科学技术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外国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学等 |
华中科技大学 | 3.8万元-18.6万元 | 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劳动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等 |
北京林业大学 | 2.2万元 | 工商管理(MBA) |
武汉理工大学 | 3.68万元-9.68万元 | 公共管理 |
中国矿业大学 | 0.8万元-24万元 | 工商管理(MBA)、法学、工商管理、会计学、项目管理等 |
北京大学 | 9.8万元-106万元 | 工商管理(MBA)、高级工商管理(EMBA)、应用心理学、公共管理、MEM等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2.68万元 | 中医学、中药学 |
西安交通大学 | 2.64万元-33.8万元 | 工商管理(MBA)、高级工商管理(EMBA)、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会计学、MEM等 |
山西中医药大学 | 2.4万元 | 中医学、中药学 |
在决定跨专业考非全之前,要深入了解目标专业对于跨专业考生的态度。有些专业本身就鼓励跨学科人才报考,如新闻传播、社会工作等,这类专业在考试和培养过程中,更注重综合能力,对跨专业考生相对友好。而一些专业性很强的理工科专业,可能对考生的本科专业背景要求较高,跨专业报考难度较大,即使不要求加试,在后续的学习中也可能面临较大挑战。
跨专业意味着要重新学习一个领域的知识,要评估自己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应对。比如,从文科专业跨考理工科专业,需要学习大量的数学、物理等基础知识,要考虑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知识储备能否跟得上。同时,还要考虑自己的职业规划,确保跨专业考研是符合自己长期职业发展的。
选择院校时,不能只看院校的名气和专业排名,还要考虑学费、上课方式等因素。一些名校的非全学费较高,可能会给经济带来压力。此外,上课方式有周末班、网络班、集中班等,要结合自己的工作时间,选择适合自己的授课方式,以保证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跨专业考非全是否需要加试,关键看考生的学历身份。本科双证考生大多无需加试,专科或本科同等学力考生一般要加试。在决定跨专业考非全时,要全面了解报考条件、精心选择院校和专业。如果对跨专业考非全还有疑问,或者想了解更多院校和专业信息,欢迎点击右下角咨询框,专业老师会为你提供详细的报考指导,助你成功上岸。
相关阅读: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2026年非全日制研究生预报名时间为2025年10月10日-13日(9:00-22:00),还有正式报名、网上确认等阶段。报名在研招网进行,要提前注册学信网账号...
非全日制研究生预报名时间每年依教育部安排调整,如2024年10月9-12日每天9:00-22:00为2025年预报名时段,非全日制考生可参与,预报名成功正式报名...
各地区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简章延续“统招统考、双证认可”核心规则,但院校在专业设置、培养要求上差异显著。内容涵盖招生专业与名额(专业方向精准度、招生名额波动、特色...
2026非全日制研究生预报名时间为2025年10月10日-13日,正式报名时间为10月16日-27日,考试时间为12月20日-21日。有众多优质院校可供选择,备...
2025非全日制研究生报名截止,意味着考试即将来临,考生应当在考前十天左右,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佣准考证》。每科考试时间一般为3小时,详细...
非全日制研究生报名材料分预报名与正式报名。多数考生无需预报名,特定三类需准备对应基储身份及补充材料。正式报名要准备通用基储分类学历、非全日制专属及特殊情况附加材...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