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择校
政策解读
导语introduction
近期,官方相继发布了针对义务教育阶段的阳光招生政策以及2025年的北京新中考政策。今年在这两项政策上也有了新的变化,影响了公立学校及私立学校的报考。本文也结合了一些教育行业从业者的观点,整理了一些个人看法,仅供大家参考。
目录
一、北京新中考政策
招生规模上的一个变化
中考有三个批次招生
预计25年中考的最大变化
二、北京阳光招生政策
录取依据
人才培养试验改革项目
招生信息公开
一类特定人群的升学支持措施
三、新政下北京私立学校择校优势
去年普高8.2w到今年普高的8.5w,增加了3千人,中职从24年的3.55w到2025年的3.3w,减少了2500人,在整体升学人口变化不大的情况下,两边增减名额接近,这就让我猜想如此巧合下,可能更贴近了现阶段教育部门大力推行的职普融通,所以25年是否会有更多职业教育开设普高班可能是有待关注的一个事情。
分别是:提前批:包含直升,贯通培养,职高中专以及部分招收少数民族以及小语种等特色校。
指标分配批:包含市级统筹一二三以及校额到校,市级统筹一就是部分城区优质高中拿出名额辐射非东西海三区的其他城区。统筹二是一些优质校的外区分校,当然也包括个别还不错的,比如通州的北京学校和海淀的民大附。统筹三是偏向于特长且和一些大学特色院校合作的项目。至于校额到校大家再熟悉不过我就不多说了。统招批次:就是大家熟知的常规中招录取了。初升高集团校直升,也就是大家所谓的0.5+3,在中考属于提前批,这部分确定的学生将会在初三上期末阶段至最晚初三下开学阶段由学校提报名单上去,提报后就等同于完成了中考录取了,后面仍然要参加中考(两考合一,只有毕业考意义,没有升学考价值),也不再参加其他批次招生录取,因此不会占用校额到校。这就是说假如一所学校的头部学生基本都走了0.5+3,那么中上水平学生就会有机会争取到一类优质校的校额到校名额。
今年中考是新中考元年,首先就是计分科目变化,计分科目少会间接导致大家更集中的去拼几个必考科目,从而加大竞争角逐。
最近多方面了解到,东城区今年将可能会拆统招的墙,来补校额和直升的墙,也就是说今年东城各个高中的统招名额减幅明显,而这就意味着进一步加大了优质示范高中在统招阶段的竞争压力,假如某校以往200人的统招投放,如果今年只有100人了,势必统招录取分数线要比往年要提高,所以对于家长们来说,可能也不能完全依靠往年统招录取区排来预估今年的情况,最好的策略就是聊到差不多的优质校的签约就知足,不可盲目依据往年区排摸高。
前阵子总是看到网上很多流传中考取消,未来普及12年义务教育的说法,很多人依据就是前阵子大会所提到的扩大高中阶段学位供给以及北京东西城落实免中考登记入学,但实际上我认为是错误的解读,扩大高中学位供给不等于全部普及高中,但未来的中考也确实会有一些和以前的不一样,主要是结构上的不同,以往主要是统招为主,其他方式兼顾,而未来随着集团化的落实以及校额到校均有化的推行,统招在整个学校录取占比上将减少,这会直接导致几类人群影响较大,一种就是只能走统招的,比如中途学籍发生变化以及中考随户跨区的人群,另一种则是中上水平,无法走直升,校额进二类不满意且希望统招能进入优质校或签约实验班的学生,统招竞争压力的加大对这类学生的影响可能会加剧竞争。
总之未来随新中考的变化,更多是多样化升学方式并存且配额拉近,例如校额和集团化直升,这也是落实了市教委提出的多渠道新载体的方向性政策。
对比了一下这两年的政策说明,给我第一个感觉就是今年的阳光招生写的更细了。
比如在录取依据这里与时俱进的更新了禁止收集视频音频等个人介绍资料。也在校园开放日这里明确了严禁以“校园开放日”等名义进行违规招生宣传或考察学生、家长。上传视频音频这个我不好说今年是否部分学校会有调整,但我觉得开放日这个2024年确实影响很大,很多学校干脆就不做开放日了。但我觉得是有些因噎废食了,政策明确写了开放日不能违规宣传,教育部门和学校干脆采取了不做开放日,导致家长们对学校一无所知盲目填报,这应该也不是阳光招生的初衷,所以,我是觉得开放日应该提供给家长走进学校了解的机会,无非就是各级部门加强监督管理就好了。
对于人才培养试验改革项目做了详细说明,要求省级审核,未通过的清理掉,同时明确不掐尖重培养,不与招生挂钩,并且严禁随意突破招生范围,其实在我看来,如果前面都做到了,也不会涉及到范围的影响,所以这段描述我理解重点就是控制范围搞人才培养试验项目,而范围我认为就两个参考依据,第一,学区范围,第二,集团校内范围。
去年提到了招生信息公开,今年没提,这方面我不知道为什么今年没提,可能也是在这种公开上确实有很多阻碍难度导致。
提到了一类特定人群的升学支持措施,原文是制定本地区多孩子女义务教育长幼随学政策,但不得含有在市、县范围自由择校的内容。这个在鼓励生育大趋势下确实合情合理,今年也有不少家长问我,比如姐姐在某初中了,那么弟弟是否也能在该初中,家长需求合情合理,今年阳光招生也提到了,但具体还得看落实,至少我觉得短期内还是有难度在京推行。正如去年我就和很多家长说过,阳光招生不可能只有一年,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所以指望着政策变化放宽口子不太现实,只能说看看学校是否会有新的变化调整了。
以上均均整理自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在北京新中考及阳光招生政策背景下,部分私立学校凭借灵活的课程设置、小班化教学和多元升学路径,成为家长关注的热点。对于2025/26年择校家庭而言,以下几所私立学校值得重点考虑(点击学校名称可查看招生详情):
北京海淀区尚丽外国语学校小初高
北京东方红学校小初高
北京市忠德学校小初
4.北京市朝阳区新亚学校小初高
5.北京市丰台区新北赋学校小初高
6.北京市通州区私立树人学校小初高
7.北京中加学校|通州华仁学校小初高
8.北京市汇贤学校小初高
9.北京新府学外国语学校(国内班)小初高
10.北京市海淀区崛起实验学校小初
11.青苗学校高中
12.北京市实验外国语学校初高
13.北京怀柔索兰诺中学高中
14.北京市新英才学校(国内班)高中
15.北京爱迪国际学校高中
16.北京市朝阳区凯文学校小初高
17.北京市朝阳区一土致知学校小初高
关于北京新中考政策及阳光招生就简单分析这么多,政策的发布标志着首都教育进入了一个更加注重公平与质量并重的新阶段。对于2025/26年面临择校的家长而言,深入理解政策内涵,客观评估孩子特点,制定长期而灵活的教育规划,将是应对变革的关键。想了解北京私立学校更多招生情况可以联系我们的在线老师进行咨询报名。
延展阅读: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经授权后方可发布,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联系邮箱:2498144268@qq.com
答就读私立学校补课需求不大,在学校老师能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查缺补漏,在私立学校就能解决家长报课外辅导的问题,孩子在学校学的...
答外地转北京上私立小学只要满足学校所在区的小学入读要求学籍也可以转。京籍从外省转回北京上小学需要提交的审核材料:①《小学申...
答家长,您好很高兴为您介绍北京民办高中,北京民办高中很多,您提到的高性价比,实际上也是根据不同家庭经济情况决定的,我们给各
答北京小升初划片入学是指根据学校分布、学生数量及教育资源状况等因素,将特定区域划分为若干个学区,每个学区内的小学毕业生在升...
答在北京上私立学校没有六年一学位的说法,六年一学位主要是针对在北京上小学、初中的孩子,目前北京大部分城区都有六年一学位的说...
答北京私立高中类型主要分为两大类,包括国内高考方向的私立高中和走出国留学方向的国际高中,对学生的培养方向不一样,家长可根据...
1999-2025 北京育路互联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京ICP备10025267号-13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989号
免费咨询
张老师
关注微信公众号
招生政策随时看
关注小程序
学校简章学费随时查
报名咨询电话:400-005-1568
育路教育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