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择校
政策解读
随着教育竞争的日益激烈,小升初派位成为了家长们关注的焦点,包含私立初中和公立初中招生情况,在北京海淀区,小升初派位分为一派二派,虽然都是为了让孩子进入理想的初中,但两次派位在许多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区别。今天本文就来给大家分享下北京海淀区小升初一派二派区别,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应对北京海淀区小升初派位政策。
了解海淀小升初流程的家长都知道,海淀小升初拥有两次电脑派位(以下简称“一派”和“二派”),虽然派位方式都是网上填报志愿,报名人数大于招生人数时电脑随机派位录取,但是两次电脑派位却有着很大的区别,下面我们详细了解下:
两次派位时间是不同的,以2024年为例,“一派”时间为6月5日,“二派”时间为7月3日,时间上是“一派”在前;“二派”也有人称“大派位”在后面,为海淀小升初最后一种入学途径,海淀区小升初入学安排时间具体如下:
6月5日:公办初中登记入学、按比例对口直升、公办寄宿学校(班)民办学校电脑派位录取;
15:00后家长可登录“海淀区初中入学服务平台"查询录取结果
6月6日15:00前:被民办学校派位录取的学生,家长须登录“海淀区初中入学服务平台"录取结果
6月25日9:00-6月27日13:00:家长登录“海淀区初中入学服务平台"填报派位入学志愿。
7月3日:派位入学录取;15:00后家长可登录“海淀区初中入学服务平台"查询录取结果
7月上旬:各中学发放新生入学通知书
“一派”分为登记入学、公办寄宿、民办校混合填报志愿,其中九小强、公办寄宿、民办校可全区招生,招生范围相对二派要广,2024年“一派”招生划分详见《海淀区2024年小升初派位计划表》,可点击查看>>>2024年北京海淀区初中派位招生计划发布!(含公办校登记入学、公办寄宿校、民办初中校)。
“二派”则以就读小学所在招生区域为界进行统一分配,每所小学会对应几所中学,家长只能填报孩子小学对应的中学,且满额填报,也就意味着100%会被录取。
“一派”为登记入学、公办寄宿、民办校、以及对口直升4种入学途径混合填报。可以填写1-10个志愿,也可以一所都不填,往年的六位确认码也是在这个阶段产生,意味这有不被录取的可能性。
“二派”为未被前面4种途径录取的学生,均需要参加最后的派位入学,且需满额填报入学志愿,这也就意味这必然会被录取。所以填报志愿的时候可以参考“二派有保底,一派冲一冲;二派易掉坑,一派保守填。”
“一派”中海淀九小强参与招生,招生范围面向海淀全区,招生人数每年都是公开的。今年除了九所小强校外,还有三所十一系的学校也全区招生了。即十一北校区、十一龙樾(借址昌平)、十一晋元(借址石景山)。一般来说,全区招生的学校可以更大范围的获取优质生源。
“二派”中九小强仅101中学、十一学校、人大附中分校参与招生,且只针对部分学区的学校。其余的人大附中、清华附中、清华附属实验、首师大附中、北大附中、民大附中6所学校均不参与招生,且招生人数未知,具有不确定性。
以上就是“北京海淀区小升初一派二派区别”的相关内容,北京海淀区小升初第一次和第二次派位在派位时间、填报数量、学校招生数量等存在显著差异。家长们需要密切关注北京海淀区小升初派位,为孩子争取到更优质的教育资源,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北京海淀区小升初派位的信息,可以直接来联系我们。
推荐阅读>>>北京海淀2024小升初一派二派志愿填报须知盘点!附选校要点、录取规则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经授权后方可发布,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联系邮箱:2498144268@qq.com
答就读私立学校补课需求不大,在学校老师能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查缺补漏,在私立学校就能解决家长报课外辅导的问题,孩子在学校学的...
答外地转北京上私立小学只要满足学校所在区的小学入读要求学籍也可以转。京籍从外省转回北京上小学需要提交的审核材料:①《小学申...
答家长,您好很高兴为您介绍北京民办高中,北京民办高中很多,您提到的高性价比,实际上也是根据不同家庭经济情况决定的,我们给各
答北京小升初划片入学是指根据学校分布、学生数量及教育资源状况等因素,将特定区域划分为若干个学区,每个学区内的小学毕业生在升...
答在北京上私立学校没有六年一学位的说法,六年一学位主要是针对在北京上小学、初中的孩子,目前北京大部分城区都有六年一学位的说...
答北京私立高中类型主要分为两大类,包括国内高考方向的私立高中和走出国留学方向的国际高中,对学生的培养方向不一样,家长可根据...
1999-2025 北京育路互联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京ICP备10025267号-13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989号
免费咨询
张老师
关注微信公众号
招生政策随时看
关注小程序
学校简章学费随时查
报名咨询电话:400-005-1568
育路教育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