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择校
政策解读
010-51268841
400-805-3685
导语introduction
2025 年是北京中考改革的关键年,总分由 570 分调整为 510 分,国际高中的录取规则也随之变化。对于朝阳区考生而言,如何在新政下规划升学路径?本文结合政策调整、历年数据及教育趋势,为家长和学生提供分数线预测与择校建议。
2025 年北京中考总分调整为 510 分,考试科目精简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道法及体育。这一改革直接影响国际高中的录取标准:
1.分数线计算方式变化:往年以 570 分为基准的 “百分比划线法” 需重新适配。例如,2024 年朝阳区公立国际部一梯队分数线约为总分的 92.5%(570×0.925≈527 分),若按 510 分计算,预计 2025 年一梯队线将调整为 472 分左右。
2.竞争格局重塑:随着普高统招计划缩减,国际高中尤其是公立国际部的热度持续攀升,录取门槛或因报考人数增加而提高。
根据 2024 年录取数据及 2025 年招生动态,朝阳区公立国际部可分为三梯队:
八十中国际部:作为朝阳区头部国际部,2024 年 AP 项目朝阳区招生 52 人,加试线达 650 分(旧总分)。2025 年预计分数线为 472 分以上,需提供中考成绩单并通过英语加试。
北京中学国际部:2024 年朝阳区招生 72 人,加试线 644 分(旧总分),2025 年预估 470 分,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及跨文化能力。
清华附中广华学校:A Level 项目学费 12 万元 / 年,2024 年朝阳区招生 42 人,分数线 624 分(旧总分),2025 年预估 464 分。
人大附中朝阳学校国际部:依托人大附资源,2024 年加试线 639 分(旧总分),2025 年预估 468 分。
工大附中、日坛中学:部分国际班接受 450 分以上学生,需通过入学测试及面试,适合中考成绩中等但英语能力突出的学生。
相较于公立国际部,朝阳区私立国际高中对中考成绩要求更宽松,部分学校甚至无明确分数线限制:
北外同文外国语学校:2025 年 449 分可申请新生奖学金,普通批次接受 430 分以上学生,需通过英语及学科测试。
北京东方红学校:预测中考 420 分可报名,注重日语等小语种培养,适合计划留学日本的家庭。
青苗学校朝阳校区:预测接受 400 分以上学生,侧重学生创造力与领导力评估。
朝阳区外籍子女学校无硬性中考分数要求,但需提供雅思 / 托福成绩(如雅思 6.0 或同等水平),通过面试后择优录取,如北京耀中国际学校、京西等学校。
政策变动:2025 年中考改革后,国际部加试更注重英语能力与学科素养,建议考生提前准备托福 / 雅思考试(如目标公立国际部需达 90 分以上)。
招生计划:八十中、北京中学等校 2024 年招生人数稳定,2025 年或因报考热度增加而提高实际录取线。
非京籍机会:部分私立国际高中(如清华附中广华学校)允许非京籍学生申请,需提供居住证及务工证明。
中考成绩达 460 分以上的学生,优先冲刺公立国际部一、二梯队;
400-460 分区间可重点关注私立国际高中,强化英语及面试技巧;
所有考生需密切关注各校开放日及加试时间,提前准备作品集或科研项目。
2025年朝阳区国际高中录取分数线受政策调整、招生计划及报考热度多重影响。公立国际部仍以高分数段学生为主,而私立校为中等成绩学生提供了多元化选择。建议家长结合孩子的兴趣特长、经济预算及留学规划,理性选择目标学校,并关注官方发布的最新动态。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经授权后方可发布,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联系邮箱:2498144268@qq.com
答就英语成绩好点,其他科目一般可以上国际学校吗?答案是肯定的。国际学校的录取标准通常更注重综合素养,而非单一学科成绩。而且...
答家长您好!很多在择校阶段的家庭都会困惑“国际学校和普通学校该怎么驯,其实只要理清国际学校和普通学校的区别,就能结合孩子的...
答家庭收入不足百万可以上国际学校吗?可以,通过选择中低学费项目、小语种课程或公立国际部,并合理控制杂费支出,普通家庭完全能...
答什么人适合去国际学校?四类学生适合,第一类:有明确海外升学规划的学生;第二类:适应自主学习、反感“填鸭式”教学的学生;第...
答小学、初中和高中哪个阶段转学国际学校更好?小学阶段夯实语言与思维基础,初中阶段强化学术与身份过渡,高中阶段聚焦升学与专业...
答国际学校中ib和ap课程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课程定位、结构设计、适合学生、升学作用上,如果孩子适合“全面发展、培养综合能力”...
免费咨询
张老师
关注微信公众号
招生政策随时看
关注小程序
学校简章学费随时查
报名咨询电话:400-005-1568
育路教育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