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推荐:
![]() |
|
![]() 在非母语的环境里往往有潜意识的紧张和精神上的疲乏,读一点中文书,既是让自己轻松一下,也可感受到母语所带来的快乐。 被采访人:侯牧, 2000年赴美攻读传播专业。 刘寓:到了美国还看中文书吗? 侯牧:开头两年没看,怕影响英语,还有就是忙功课,没时间看。过了两年以后开始看了。 刘寓:你赴美前,想没想过带些中文书,比如专业书或小说之类? 侯牧:首先带的是中英文字典。其实后来英语字典渐渐不怎么用了,因为网上电子词典和翻译软件很方便,另外像一些专业字词或用语,一般字典里难以找到的,相关英语专业书籍里解释得很清楚了。反倒是汉语词典更需要手头上备一本,因为到后来写个家信也提笔忘字,一旦写点中文的东西,少不了翻翻。专业书,以前大学的课本带了一些来,帮助不大。我觉得在这里攻读学位,读美国的教材、资料就足够了。中国小说没带,我嫌太沉了。在北京上飞机出关的时候, 服务人员说我带的东西超重了, 还是生活用品最重要吧。 刘寓:你前面说过,后来开始看中文书,为什么想看中文书了? 侯牧:我觉得纯粹是为了想轻松一下。再好的英文书籍,或者说自己的英文阅读能力再强也是无法替代阅读母语所带来的轻松的。英文叫:Pleasure Rea-ding。 刘寓:你一般读什么类型的中文书? 侯牧:主要是随笔、散文等短篇;也有畅销书。总的来说文学性、思想性比较强的书。 刘寓:你读的中文书是从哪里来的? 侯牧:很多大学图书馆都收集中文书刊, 我们学校也有。记得有一次到图书馆查文献,经过摆得一排排的中文书时,就有些走不动了,非要翻翻不行。在东亚文化研究方面比较强的学校收集得多而且全,像哈佛、哥伦比亚、俄亥俄州立等,跟中国大学图书馆没什么两样。全美国大学图书馆还有一个连网系统,师生可以通过网络订阅本校没有的书籍,我读过的好几本书,包括中文和英文的,就是从别的学校借的, 包括香港中文大学的书。当然也有很多书在网上就能看, 不过我还是觉得捧着书看比较舒服。 刘寓:你在国内时有业余阅读习惯吗?都喜欢读什么书? 侯牧:读课外读物从小学就开始了, 那时也叫看“闲书”。中国大部头的革命书籍都是小学四年级到六年级啃下来的,像什么《林海雪原》、《苦菜花》、《铁道游击队》、《青春之歌》等等,家里有什么,就挨个读了一遍。初高中迷恋古典文学。高二、高三时尤其喜欢诗,其中也有实际的原因,就是读一首诗不必花很多时间而又可以独自品味很久。不像小说,一旦开了头就放不下。那时有同学在课堂上偷偷看闲书,我也心里痒痒的,可是不敢,怕将来考不上大学。上大学后才体会到金庸武侠的妙处,一通恶补。我记得清华大学里有个租书店,不管男生女生都爱读金大侠的书。 工作后就爱逛北大南门外的风入松书店了,记得是哲学系王伟老师联合其余几位老师创办的,可以白看不要钱并且有座位。2000年第一次回国,不知不觉自己就进去了。 刘寓:在美国你看英文的所谓课外书吗? 侯牧:一方面没时间,一方面想, 既然是阅读英文,还不如把时间多花一些在专业书籍上。平时作为娱乐性的英语阅读,只是上网看看新闻之类。 刘寓:如果有时间,美国有哪些书你比较想读? 侯牧:有关真人真事的畅销书,比如克林顿和希拉里的自传。 刘寓:你身边的中国留学生看中文书吗? 侯牧:我认识的读比较文学专业的留学生读的中文小说和英文小说一样多,那是他们的专业。我有几个这个专业的朋友, 有时就聊聊。我觉得把美国的一些小说和中国的进行对比还是很有意思的。 许多留学生回国探亲回来,爱带几本自己喜欢的书,有时候我也借来看看。 刘寓:你在美国读过什么中文小说? 侯牧:一下子能想起来的有溥仪先生的《我的前半生》,是1964年版的,香港出的。前两天刚读完一本1993年版的小说《白鹿原》,让我想起1993年暑假我游完泳逛书店,站着看书的情景。那年暑假有两部书被炒得沸沸扬扬:陈忠实的《白鹿原》和贾平凹的《废都》。12年后坐在美国的家中, 再看同一本书,感觉不一样。有新领悟,不是文字的问题,而是我的思想有所不同。 刘寓:你怎样看在美国读中文书? 侯牧:生活在一个非母语的环境里,往往有种潜意识的紧张, 让我感觉精神上容易疲乏。读一些自己喜爱的中文文章,像朱自清、张中行、陈平原的散文,睡前翻两眼,算是自我放松吧,甚至可以说是种享受了。在我们大学里, 台湾的繁体版和大陆的简体版书籍是并排放在一起的,很多是捐的. 我看到有本70年代的捐书者,写到“不要忘记自己的母语”。我很有些感受: 其实我们这些留学生是爱自己的语言文字的,也希望自己将来能为后来的学弟学妹捐些中文书,传达一些母语给海外留学寂寞的日子带来的快乐和感悟。 |
出国留学最新热贴: |
【责任编辑:yuloo 纠错】 |
|
阅读上一篇:留学德国 |
|
阅读下一篇:爱沙尼亚塔林理工大学 |
|
【育路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