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推荐:
![]() |
|
![]() 约翰·杨介绍说:“苏格兰在中国工作的主要目标是进行国家高等教育文凭的认证工作,它的缩写是HND。作为职业证书,HND在苏格兰已经有80多年的历史了,它包括有三百多项高等教育方面的项目,也涵概工程、艺术、科学、卫生等领域。我们做的这些证书,都是按照一种非常规范的标设计的,它们都是创业就业不可缺少的技能。” 新西兰学历评估委员会的负责人格雷斯·温斯坦利专门就中国与新西兰教育合作项目的质量保证进行了说明。他说:“新西兰政府在2004年5月宣布了一整套国际教育策略,以支持并拓展新西兰的国际教育事业。该策略特别推出了海外教育促进计划,并为这个计划提供经费支持。”他还说,新西兰对所有提供海外教育的机构除了必须接受学历评估委员会在注册、课程审批、资质认证、监督和质量评估等五个方面的管理外,还要向学历评估委员会提供其与海外教育机构合作的附加信息,并对其实施监督。 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教育、科学与培训参赞韩柏龄女士利用该国的数据库,提供了截止到2004年12月的最新数字,分析了中国学生在澳学习的状况。她说:“目前澳大利亚的海外学生总数为202714人,其中中国大陆学生为45197人,占海外学生总数的22.5%。2004年,中国赴澳学生比2003年增加了18%,其中本科生上涨了51%,研究生上涨了14%。”她还说,澳大利亚已经开通了电子招生系统,要求学校建立对每个海外学生的汇报机制,每月更新。这样就可以随时掌握在每个澳学习的海外学生的情况,以便根据情况的变化进行适时管理。 外国银行卡向中国卡“叫板” 在展会上,除各个国家教育机构频繁的讲座和说明会之外,最忙碌的恐怕就是金融机构了:招商银行在英国教育展区内派了两名部门负责人,专门向观众讲解新推出的“金葵花”计划及其它国际卡;中信实业银行则推出了专为留学生设计的STAR信用卡,附带保险的信用卡涉及面很宽:不仅可以在境内外消费还款,24小时旅游交通意外保险和24小时免费入院医疗保险,还可以在挂失后有最长56天的免息还款。 国内机构推销银行卡虽然占尽了地域优势,但是外资金融机构的攻势一点也不示弱:首次来中国参展的某国外银行就很明确表示:中国很多银行卡到了国外不能取现金,丢了也不能报失。而直接在中国办理我们的国际卡,不仅能刷卡,也能报失和方便的提现金。这些都可以通过我们设在中国的办事处办理。唯一一家在中国设立分行的澳大利亚/新西兰银行,打出了能为赴澳学生提供离境前、后,抵澳/新时和回国后的服务,并提出,凡在“2005中国国际教育巡回展”期间,向本行提出留学生服务申请的留学生,会给予50%的办卡优惠。 除了国外银行,有些专业团体如澳大利亚会计师公会也在展会上亮相,为中国学生在选择澳公会认可的课程及入会政策方面提供咨询。更刺激的是,澳大利亚航空公司以抽奖活动的方式,为这次巡展的上海站提供4张往返澳大利亚的免费机票,不由得你不心动。 ![]() 出国留学办理机构趋向多元化 在这场主办单位独家垄断,不允许其它留学中介参加的教育展上,留学服务的途径丝毫没有减弱,反而有和中介机构一争天下的势头:除了银行在逐渐增加留学出国方面的办理手续外,最明显的就是使馆下属机构的参与。比如,由法国大使馆面向中国高校211工程名单中各高校今年毕业额定理工科本科学生,发起了MS10计划,帮助法国10所院校招生。 在现场的法国语言与学术评估中心办公室陈丽清向记者介绍,中心除了进行语言与学术评估面试外,还帮助法国的高等院校有计划地招收中国学生。凭借其在中国各地的办事机构和对中法两国大学情况的了解,语言与学术评估中心能够为法国大学在中国招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并且,在评估中心办理出国留学,还省去了中介费,比在中介办理要划算得多,在可信度上家长也大可放心了。 在中国的使馆所属机构可以说是近水楼台,但这些推荐的学校目前仅限于国外的公立大学,私立学校的招生还得自己想办法。与法国大使馆语言与学术评估中心一板之隔的法国某国际学校的参展代表明确解释:自己虽然没纳入使馆所属机构的帮助计划,但是国外私立院校的权威性是很多人都知道的,况且,我们有足够的实力每年能拿出一大笔在中国做招生宣传费用,这是一些没实力亲自来中国招生的公立院校不能比的。其实,在现场,记者发现即使招生不错的私立学校,也还是迫不及待地想和更多的中介机构建立联系,在展台最明显的位置还挂出了“诚招合作伙伴”的广告。 从展会上诸如此类的动作可以看出,使馆和国家机构的亲自参与无形会给国内的中介机构带来强有力的竞争。无疑,比质量、比信息、比服务会成为留学服务市场下一轮竞争热点。 数字反映各国争取中国学生各有侧重 根据教育部国际交流司曹国兴司长披露的最新数据:从1978年到2004年,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815,000人,目前仍在国外的有617,000人,其中在校学生为427,000人。他们中大约36.4%左右在美洲,主要是美国,欧洲占28%。目前欧洲的留学人员数已经逐步接近、甚至可能超过在美国的留学人数。 ![]() 展会期间,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邵巍博士在解读近25年来我国留学政策的演变与自费出国留学的发展时也提供了一系列最新数字,这些数字不仅反映出我国自费出国留学的基本态势,也能看出近年来各国在争取中国学生上的侧重点。 从上世纪90年开始,自费出国留学逐渐成为每年出国留学生的主体。特别是2000年以后的5年中,每年的自费生都占到了当年出国留学总人数的90%左右。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00年度,出国留学的总人数为39,000人,自费生占83%;2001年度,出国留学的总人数为84,000人,自费生占91%;2002年度,出国留学的总人数为125,000人,其中自费生117,500人,占93%;2003年度,出国留学的总人数为117,300人,其中自费生109,200,占93%;2004年度,出国留学的总人数为114,663人,其中自费生104,281人,占90.94%。 如此庞大的自费留学生群体,正是各国教育输出的主要目标人。 根据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业务工作的统计数据,1991至2004年,到中心进行国外学历学位认证的留学回国人员共计25,352人,其中硕士学位获得者18,029人,占认证总人数的71.11%。仅就2004年而言,办理认证的留学回国人员共计11,843人,其中硕士学位获得者8,156人,占总数的68.90%。 以2004年度为英国留学回来的人员办理落户派遣手续为例,677人中的621人是硕士学位获得者,占总数的91.72%。此外,从留学服务中心所属嘉华世达公司办理的自费出国留学情况来看,有一半留学生选择出国攻读硕士学位。 很显然,国外特别是美洲和欧洲等西方国家,在研究生教育上有着比我国明显的优势,是他们的“强项”。当然,主要英语国家的语言教育及后续的本科和职业教育也正在成为吸引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的重要因素。 |
出国留学最新热贴: |
【责任编辑:yuloo 纠错】 |
|
阅读上一篇:美教育官员:留学美国不要只考虑签证 |
|
阅读下一篇:赴英签证开辟新通道 |
|
【育路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