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方剂学知识要点(4)

来源:中华考试网 发布时间:2014-04-25

  第四单元 和解剂

  考情分析

 
 
中医执业
A1 
A2
B1
中医执业助理
A1 
A2
B1
考查要点
概述
0
0
0
概述
0
0
0
和解少阳
小柴胡汤、大柴胡汤、蒿芩清胆汤、达原饮
2
0
0
小柴胡汤、大柴胡汤、蒿芩清胆汤
5
0
2
调和肝脾
四逆散、逍遥散、痛泻要方
2
0
3
逍遥散、痛泻要方
0
1
0
调和肠胃
半夏泻心汤
1
0
0
半夏泻心汤
1
0
0

  在和解剂基本内容中,历年考题主要集中在和解少阳和调和肝脾代表方剂的组成药物、功效、主治证候中。

  知识要点

  概述

  1.概念 具有和解、调和等作用,治疗伤寒邪在少阳、肝脾不和、肠胃不和等病证的方剂,统称和解剂。

  2.使用注意 凡邪不在半表半里者,或虚实各有所急,不宜使用本类方剂,误用轻者贻误病情,重者引邪入里,或变生他证。

  和解少阳

  见表4-10。

  表4-10 和解少阳方的组成药物、功效、主治证候、配伍意义

小柴胡汤
组成药物
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甘草、生姜、大枣
功效
和解少阳
主治证候
少阳病。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苔白,脉弦等。亦可用治妇人伤寒,热入血室,以及疟疾、黄疸等见少阳病表现者
配伍意义
柴胡疏透半表之邪为君,黄芩清泄半里之热为臣,合而清透并用,和解少阳(助理2002/2003/2004/2005)。半夏、生姜散结和胃,降逆止呕;人参、炙甘草、大枣益胃气,生津液,既扶正以助祛邪,又实里以防邪入为佐
大柴胡汤
组成药物
柴胡、黄芩、芍药、半夏、生姜、枳实、大枣、大黄
功效
和解少阳,内泻热结(助理2006)
主治证候
少阳阳明合病。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痞硬或心下满痛,大便不解或协热下利,舌苔黄,脉弦数有力
配伍意义
重用柴胡为君,配臣药黄芩和解清热,以出少阳之邪;轻用大黄配枳实以内泻阳明热结,行气消痞为臣药。芍药柔肝缓急止痛;半夏和胃降逆共为佐药。大枣与生姜相配功兼佐使
蒿芩清胆汤
组成药物
青蒿、竹茹、半夏、茯苓、黄芩、枳壳、陈皮、碧玉散(滑石、甘草、青黛)(助理2003)
功效
清胆利湿,和胃化痰(助理2006)
主治证候
少阳湿热证。症见寒热如疟,寒轻热重,口苦胸闷,吐酸苦水,舌红苔白腻,间现杂色,脉数而右滑左弦等
配伍意义
青蒿、黄芩为君,既内清少阳湿热又透邪外出。竹茹、半夏、枳壳、陈皮清胆和胃,理气化痰共为臣。茯苓、碧玉散清热利湿,导邪从小便而去,为佐使药,体现“分消走泄”法
达原饮
组成药物
槟榔、厚朴、草果仁、知母、芍药、黄芩、甘草
功效
开达膜原,辟秽化浊
主治证候
瘟疫或疟疾,邪伏膜原证。憎寒壮热,或每日3次,或每日1次,舌边深红,舌苔垢腻如积粉

  调和肝脾

  见表4-11。

  表4-11 调和肝脾方的组成药物、功效、主治证候、配伍意义

四逆散
组成药物
炙甘草、枳实、柴胡、芍药(执业2001)
功效
透邪解郁,疏肝理脾
主治证候
阳郁厥逆证。症见手足不温,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等。肝脾气郁证。胁胀,脘腹疼痛,脉弦
配伍意义
柴胡升阳舒郁,透邪外达为君。枳实行气散结,宣通胃络;芍药益阴养血,为臣。炙甘草益气健脾,兼调和诸药为佐使。配伍特点:散敛并用,疏中兼养;升降并施,调畅气机;肝脾同调,气血兼理

  (续表)

逍遥散
组成药物
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炙甘草、烧生姜、薄荷
功效
疏肝解郁(执业2005),健脾和营
主治证候
肝郁血虚脾弱证。症见两胁作痛,寒热往来,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月经不调,乳房作胀,脉弦而虚等
配伍意义
柴胡疏肝解郁为君,当归、白芍养血柔肝,白术、茯苓健脾去湿共为臣。炙甘草益气补中,缓肝之急,烧生姜温胃和中之力益专;少佐薄荷,助柴胡疏肝郁而散肝热(执业2006),亦为佐
痛泻要方
组成药物
白术、白芍、陈皮、防风
功效
补脾柔肝,祛湿止泻
主治证候
腹痛泄泻。症见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后痛不止,舌苔薄白,脉两关不调,弦而缓等(助理2000)
配伍意义
白术补脾燥湿健运,实土以抑木为君。白芍益阴养血,滋脾柔肝,和里缓急止痛为臣。陈皮理气醒脾以调中;防风散肝舒脾而升清(执业2005),共为佐使

  调和肠胃

  见表4-12。

  表4-12 调和肠胃方的组成药物、功效、主治证候、配伍意义

半夏泻心汤
组成药物
半夏、干姜、黄芩、黄连(助理2006)、人参、炙甘草、大枣(执业2005)
功效
寒热平调,消痞散结
主治证候
寒热错杂之痞证。症见心下痞满不痛,干呕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薄黄而腻,脉弦数等
配伍意义
半夏苦辛兼备,开结消痞,和胃降逆为君。干姜辛温以散其寒,芩、连苦寒以泄其热共为臣。人参、炙甘草、大枣甘温益气以补其虚,合姜、夏、芩、连补泻兼施,邪正兼顾共为佐使

  活学活用

  半夏泻心汤的化裁运用

  1.生姜泻心汤 药物组成:半夏泻心汤减干姜二两,加生姜四两。功用:和胃消痞,散结除水。主治:水热互结,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腹中雷鸣,下利等。

  2.甘草泻心汤 药物组成:半夏泻心汤中甘草用至四两。功用:益气和胃,消痞止呕。主治:胃气虚弱,腹中雷鸣下利,水谷不化,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等。

纠错

我要收藏】 【进入社区

育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