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历年考情分析(24)

来源:中华考试网 发布时间:2014-04-22

  第二十四单元 常用灸法

  考情分析

 
中医执业
A1
A2
B1
中医执业助理
A1
A2
B1
考查要点
灸法的作用
2
0
0
灸法的作用
0
0
0
灸法的种类
3
0
2
灸法的种类及适应范围
1
0
2
灸法的注意事项
0
0
0
——
 
 
 

  知识要点

  灸法的作用

  具有温通经络,行气活血,祛湿逐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等作用见表5-8。

  表5-8 灸法的分类、操作及适应证

分类
操作
适应证
艾炷灸
直接灸
瘢痕灸(又名化脓灸)
施灸时先将所灸腧穴部位,涂以少量的大蒜汁,然后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置于腧穴上,用火点燃艾炷灸。当燃尽除去灰烬,此为一壮。灸后,施灸部位化脓形成灸疮,结痂脱落后而留下瘢痕
哮喘、肺痨、瘰疬等慢性疾患
间接灸
无瘢痕灸
施灸时先在所灸腧穴部位涂以少量的凡士林,然后将大小适宜的(约如苍耳子大)艾炷,置于腧穴上点燃施灸,当艾炷燃剩2/5或1/4而病人感到微有灼痛时,即可易炷再灸。一般应灸至局部皮肤红晕而不起泡为度
虚寒性疾患,均可采用此法
隔姜灸
是用鲜姜切成直径大2~3 cm,厚0. 2~0.3 cm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将姜片置于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再将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当艾炷燃尽,再易炷施灸。灸完所规定的壮数,以使皮肤红晕而不起泡为度
因寒而致的呕吐、腹痛、腹泻以及风寒痹痛等
隔蒜灸
用鲜大蒜头,切成厚0. 2~0.3 cm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捣蒜如泥亦可),置于应灸腧穴或患处,然后将艾炷放在蒜片上,点燃施灸。待艾炷燃尽,易炷再灸,直至灸完规定的壮数
治疗瘰疬、肺痨及初起的肿疡等
隔盐灸
用纯净的食盐填敷于脐部,或于盐上再置一薄姜片,上置大艾炷施灸
伤寒阴证或吐泻并作、中风脱证等(执业 2006,助理2005)
隔附子饼灸
将附子研成粉末,用酒调和做成直径约3 cm、厚约0. 8 cm的附子饼,中间以针刺数孔,放在应灸腧穴或患处,上面再放艾炷施灸,直到灸完所规定壮数为止
命门火衰而致的阳痿、早泄或疮疡久溃不敛等
艾条灸
温和灸
施灸时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距皮肤2~3 cm,进行熏烤,使病人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处灸5~7分钟,至皮肤红晕为度。对于昏厥、局部知觉迟钝的病人,医者可将食、中二指分张,置于施灸部位的两侧,这样可以通过医者手指的感觉来测知病人局部的受热程度,以便随时调节施灸的距离和防止烫伤
多用于灸治慢性病

  (续表)

分类

 
操作
适应证
艾条灸
雀啄灸
施灸时,将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活动地施灸。另外也可均匀地上、下或向左右方向移动或作反复地旋转施灸
多用于灸治急性病
太乙针灸
雷火针灸
温针灸
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结合应用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既需要留针而又适宜用艾灸的病证。操作方法是:将针刺入腧穴,得气后并给予适当补泻手法而留针时,将纯净细软的艾绒捏在针尾上,或用长约2 cm左右艾条一段,插在针柄上,点燃施灸。待艾绒或艾条烧完后除去灰烬,将针起出
 
温灸器灸
其他灸法
灯心草灸
天灸
白芥子灸
电热灸

 

纠错

我要收藏】 【进入社区

育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